【聚焦十九大】全球媒體貼身解讀十九大報告-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聚焦十九大 > 最新报道

【聚焦十九大】全球媒體貼身解讀十九大報告

2017-10-19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商報網訊】中共十九大開幕受到全球媒體高度關注。習近平在大會上作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報告,成為世界各大媒體十九大報道的重中之重。

  俄羅斯衛星新聞網、新加坡聯合早報網以及美聯社、路透社、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等媒體均對當天的大會進行了滾動播報,對習近平所作報告的重要內容在第一時間進行了整理、摘編和分析。有關媒體注意到習近平用近三個半小時的時間宣讀報告,報告中使用「新時代」一詞達30餘次。

  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等媒體的報道說,習近平在報告中首先定下了大會的主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報道說,習近平在報告中充分回顧了過去五年「在廣泛領域取得的重要成果」。國外媒體特別矚目於中共在打擊貪腐和脫貧政策等方面取得的成績。英國廣播公司記者注意到,習近平在報告中講到有關反腐敗的部分時,會場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路透社報道說,習近平在報告中不僅詳述了十八大以來從嚴治黨的成果和繼續完善的決心,也對中國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的多個領域給出明確政策信號,包括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反腐敗決心不動搖等。

  習近平在報告中指出中共已經形成「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他就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進行的闡述,成為國際媒體集中報道的重要內容,新加坡《聯合早報》、路透社等媒體對此進行了歸納和總結。

  英國《金融時報》發表題為《中國進入新時代》的文章,指出隨著中國經濟企穩和國際形勢的變化,中共充滿信心。

  路透社的分析文章指出,習近平在報告中對「中國夢」給出了更詳細的實現路徑,明確指出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國際媒體的一些報道同時也認為,中國目前仍面臨諸多課題,如經濟發展的質量有待提高,創新能力有待增強等;習近平在報告中也直面這些課題和挑戰,推出了相關的舉措予以應對。

   外籍語言專家看十九大報告

  俄文專家鳳玲

  中國共產黨黨紀之嚴出乎我的意料,過去幾年在反腐斗爭中的空前力度和成績令世人矚目。

  阿拉伯文專家葉海亞:

  中國共產黨正以更加嶄新的面貌展示自己。十九大邀請外籍人士參與工作報告的翻譯和核校,是高度自信的體現,也是中國共產黨毫無隱瞞、公開透明態度的體現!

  德文專家呂寧:

  十九大報告里對實現中國夢的部署和中國夢由哪些方面構成進行了具體的描述。中國出現了許多新的政治風尚,風清氣正,公開透明,積極向上。

  葡萄牙文專家拉法埃尔:

  人民總是被放在第一位,這一點在十九大報告中體現得非常明確。

  老撾文專家拉姆恩·喬維吉:

  一切從人民出發,當人民提出某一個問題,黨就立即研究考慮并解決。

  英文專家桃李:

  即使是外國人,我也能感受到十九大報告背后的決心以及其中包含的重要思想。

  日文專家巖崎秀一:

  我深深感受到五年來中國最大變化之一是在生態和環境保護方面。

  西班牙文專家何力鷗:

  報告傳遞出的理念非常清晰,這是一個長期規劃。表現出中國共產黨和習近平都非常清楚中國需要什麼,應該怎麼做來實現目標。

  法文專家福佩吉:

  這是一個想要發展、想要前進的黨。中國可能是在新能源方面投資最多的國家,在減排方面也制訂了很多目標,相信將來會越來越好。     

  特稿

  大會堂東門 雨中新聞戰

  北京的天空從昨日淩晨開始就下起淅淅瀝瀝的雨來,直到開幕式之前都是細雨加微風的狀況。盡管如此,境內外各路媒體同行們熱情不減,一大早就打著雨傘甚至是冒著雨,來到人民大會堂東門排隊等候入場。

  最早來排隊的人群里總能見到香港和日本記者的身影,他們淩晨兩點就來到廣場等候,只為博到一個最佳的機位。由於下雨,大會堂東門廣場很多記者選擇提前進入會場靜候代表們的到來,而選擇留在大門外等候的記者也個個摩拳擦掌,開始調試機器或報道一些場外花絮來。

  大約到7點50分,第一批搭載著代表的車隊從東門左側緩緩駛進,見此情景,此前已準備就緒的媒體一擁而上,紛紛搶到代表下車處尋找「獵物」。記者看到,依次下車的代表們個個精神抖擻,步履生風,但可能由於天氣的緣故,除了一小部分欣然接受采訪外,大部分代表自己打著傘逕直往大門走去。

  隨著開幕式的臨近,各地代表團的車隊陸續抵達目的地,8點半是代表入場的高峰時段。在現場工作人員的安排指引下,各地代表們排起兩個長隊進場,與不遠處排隊進場的記者們相互交錯,一切顯得井然有序。在隊伍後方,各家媒體緊抓機會不放,一路小跑「堵截」代表,其中有電視臺記者接連被幾個代表伸手示意拒絕,後仍不放棄尋找其他代表,媒體記者的敬業專業水平在此發揮得淋灕盡致。

  對多次采訪黨代會或者兩會的記者來說,大會堂東門可說是充滿了上會老記們種種「酸甜苦辣」,昨天這場雨中新聞戰對大家來說亦是難得的一次體驗,大家都是使出各種絕技「見招拆招」,為這次采訪增添了不少樂趣和挑戰。

  稍有經驗的行家,並不急於上三樓觀摩席,而是守候在安檢通往大廳的通道口——這是代表們進入會場的必經之路,希望能夠逮住幾條「大魚」。這不,河北省委副書記、省長許勤,原國務院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均被久候的媒體圍訪。直到臨近大會開幕前幾分鐘,仍有行家留守大廳。

  大會堂二樓的南過廳是向記者發放會議文件的固定地點,因為紙質版報告最為準確權威,向來也是老記們需要分秒必爭的一塊「戰斗高地」。本次大會沒有采取以往先發放報告的慣例,而是要等到會議結束才統一發放,這讓中途出來領報告的老記們頗有些不適應。

  報告一開始發放,剛才還在互傾「腿疼」的記者們立馬進入「戰斗」狀態,剛才相互寒暄的記者們仿佛成了「對手」。大家拿到報告都是第一時間進入狀態,迅疾與後方聯繫確定報道無誤,開始了新一輪新聞戰。當然,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媒體關注點亦甚是不同,但都是在嘗試率先解讀報告的內涵。有臺灣地區的媒體同行看完關於解決臺灣問題的內容後就感嘆道,「這次的話講得很重喔!」香港商報特派記者朱輝豪

 

 

[责任编辑:程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