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谈金融监管变革:混业监管呼之欲出 从严监管须常态化-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2018全國兩會 > 財經話題

政协委员谈金融监管变革:混业监管呼之欲出 从严监管须常态化

2018-03-05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齐晓彤报道:去年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之后,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方向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本报记者近两日接触多个经济界别委员时了解到,要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从严监管、混业监管是大势所趋,新的金融监管体制呼之欲出。但是混业监管机制的建立,并不能解决现存的诸多问题,“从严监管”今后应常态化。

  分业走向混业是大趋势 金融监管改革将具中国特色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在政协经济组驻地表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两会以后会有结果,我们不会简单效仿某一个国家的模式。金融监管并不会有一个最好的模式,只会有一个最适合一个国家的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他完全赞成现有监管体制朝着混业监管的方向进一步推进:“混业监管能够很好解决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不同业务、不同产品、不同机构之间统筹、综合、协调的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认为:“金融监管是需要整合的,因为市场在统一化,所以监管需要整合。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监管模式,我倾向于一行三会多统一、多整合为好。因为央行的很多政策和金融市场的波动是紧密相关的。”

  三届连任委员贺强:不杜绝恶性事件 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预计2018年金融监管的会越来越严。他表示目前金融市场中很多领域确实在积聚着金融风险。房地产金融、地方政府债务、互联网P2P等爆发了很多恶性事件,如果不加强金融监管,就有可能爆发系统性金融风险,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他认为要防止系统性风险必须得联合监管,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就会哪一段也管不住。2015年股灾教训表明只靠证监会不能把股市管住、管好,银行业的委托理财、信托业伞形信托产品、保险业高杠杆资金在股市中推波助澜,很多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从分业走向混业是大趋势。“中国之前对混业经营、混业监管总是羞羞答答,台面上的法规、文件、机构、监管都是分业的,但是混业经营屡见不鲜,相信过几天就知道监管体制改革的明确方案了。”贺强表示。

  从严监管常态化 忌一刀切或运动式监管

  肖钢委员回答本报记者监管机制变革是否能够有效解决从严监管的问题时强调:“混业机制建立和从严监管是两码事,前者只是创造了基础条件,铺平了道路,从严监管是每时每刻不能懈怠的事情,借用一句老话,监管永远在路上。”

  贺强委员特别强调在加强金融监管的过程中,应注意四方面的问题:要避免运动式监管,不能时松时紧,像搞运动似的,金融监管要常态化:另外应避免简单化一刀切,金融领域的各个市场、各项金融业务、产品很复杂,不能因防范风险使得其他一些本来运作正常的领域受到波及影响,甚至产生新的风险;加强金融监管宜疏不宜堵,比如对第三方支付是硬堵的办法,压低支付金额上限,规定理财申购限额等,这是比较简单的方法,虽然能发挥防范金融风险的作用,但是解决不了第三方支付机构最根本的内部风控、系统安全、操作风险,还影响了网络用户的便捷体验。

  这方面,证监会管理券商的模式可以借鉴,比如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加强内部风控,建立自动风险报警系统,逐日、逐月向监管机构报告资金流等。

  监管要穿透业务、穿透产品、穿透到人

  贺强认为,要想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监管必须要穿透。比如金融牌照审批时很严格,牌照发放之后的运营过程监管也不能松懈,不管是不行的。对比较复杂、综合的业务和产品,要进行穿透式监管,不仅要穿透业务、穿透产品,还要穿透到个人,这样才能有效杜绝或大幅减少金融从业人员的监守自盗。

  无独有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姜洋此前在驻地对记者也表态,穿透式监管将逐步推行到资产管理、上市公司监管方面。资本市场的穿透式监管,是根据中国国情创造的中国特有的资本市场监管方式,当然也会对国际市场有所借鉴。

[责任编辑:郑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