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确立「感恩日」,让爱的涌泉奔流不息-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汶川十周年 > 图片新闻

汶川确立「感恩日」,让爱的涌泉奔流不息

2018-05-08
来源:新华社

  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际,记者重返震区,到处可见漂亮整洁的楼房耸立,也在青山绿水间感受到震区群众的感恩之心。「涌泉之恩、滴水相报」——这是记者听到当地群众说得最多的话语。

杨云兵在九寨沟地震后,参与救援。

  汶川县映秀镇,「5·12」汶川特大地震震中,如今已变成景区。古色古香的集镇路面干净,餐馆、茶馆、土特产店铺林立。不时可见过往游客拿出手机拍照。

  映秀镇中滩堡村支部书记杨云兵说,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为映秀的抢险救援和灾后重建付出了巨大心血。「全国大爱汇聚这里才有了映秀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

  在汶川震区,村民们跟杨云兵一样。汶川县水磨镇郭家坝村的村民殷书建清楚地记得,汶川地震发生后,镇上通往外界的唯一一条路被滚落的山石阻断,没有通讯、没有道路的水磨镇一时间成为「孤岛」。「看到部队冲锋舟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们有救了。」殷书建说,水磨镇到漩口镇的5公里道路终于打通,镇上200多名伤员被转移了出去。

  5年后,与水磨镇相距约200公里的四川芦山发生地震。地震4小时后,殷书建和郭家坝村、老人村的村民共20人向芦山进发。

  「开车3个多小时,我们又徒步了3个小时,终于到达了震中芦山县。」殷书建说。在芦山,来自水磨镇的这支救援队,从地震废墟中救出4名幸存者。

汶川县城广州亭。

  十年来,从抗震救灾到灾后重建和震区振兴,来自祖国和社会的大爱汇聚到这里,当地群众感受到各界的涌泉之恩。「无论怎么感恩,相对国家和社会的大爱,我们都太微不足道,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杨云兵说。

  滴水不断,就能汇聚成涓涓流水。在汶川震区,村民们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他们的报恩感恩之心。

  2010年,玉树地震发生后,在北川板房区卖衣服的小贩,拦住刚刚进货回来的小货车,直接把车上的衣物打包发往玉树灾区。

  2017年6月24日,茂县发生山体高位滑坡,掩埋山腰村庄。杨云兵和映秀群众一道,自发前往支援。一位在茂县救援现场的退役军人告诉记者,在四川救灾一线,周边群众会自发送来饭菜,他们的感恩报恩之心格外真诚。

  对大多数震区群众而言,热心公益、帮扶他人已经变成一种自觉。

  今年春节,汶川县映秀镇周边一个村落发生火情,映秀村民自发买了大米、食用油前去看望。映秀镇党委书记蔡代敏说,这些都是群众自发的,党委政府并未要求他们这么做。「村民都怀着感恩的心传递着大爱,这已经变成大家的自觉行动了。」

  在汶川映秀镇,利用灾后重建安置房屋开办豆花饭庄的杨云刚说,在震区无论多大的矛盾,如今都烟消云散。邻里有难,大家都会互相帮衬。「经历过生死,患难与共,谁会在意其他的东西呢?」杨云刚说,社会各界的无私帮助,更让我们在心底埋下感恩的种子。

  蔡代敏说,灾后重建,大家倍加珍惜亲情友情,也更加懂得感恩和关爱他人。

  在汶川震区的集镇乡村,一栋栋漂亮的民居掩映在山花、绿叶间。在一些农村聚居点或健身广场,一些老年人在悠闲地散步。时间冲淡了人们的伤痛,聚合了人们的感恩之心。

  今年,汶川县将5月12日确立为汶川「感恩日」。

  爱的涌泉,一定会奔流不息。

[责任编辑:肖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