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會議召集人 陳智思:改革開放 走更遠的路-香港商报

行政會議召集人 陳智思:改革開放 走更遠的路

2018-08-24
来源:香港商报

 

  高鐵香港段即將通車,可望拉近香港與內地城市間的距離,再加上快將開通的港珠澳大橋,將有助我們在經濟上與內地進一步融合,有助構建一小時生活圈的概念。可是40年前有誰會想到什麼一小時生活圈?哪會想到往返內地會是如此容易、快捷?應該說,當時沒有多少人會預計到內地的發展一日千里,內地與香港的交流會是如此頻繁。

  40載有極大變遷

  的確,40年前的內地對很多人來說落後得很,放眼看去大多地方是低矮平房或田野。香港人返內地最怕的是要上廁所,那時普遍衛生環境簡直慘不忍睹。只因為改革開放前,內地是最貧窮國家之一。1978年內地人均GDP約200美元,到現在已增加逾8000美元,乃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人均GDP的上升幅度超過40倍,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改善。與40年前相比,內地GDP每年平均增長約9.5%,佔世界經濟比重約15%,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40載有極大變遷,改變的不只是經濟方面,更令整個國家有很大的進步。城市不斷建設新的高樓大廈、新基建,不僅是我們熟悉的北京、上海、鄰近的廣州和深圳等地,連其他城市在短短幾年間也出現很大變化。

  因應內地各方面都急速發展,一河之隔的香港亦因利乘便,雙方關係可說是互利互惠。由改革開放起,本港不少行業都把握發展機會,令香港經濟從製造業轉型至金融和服務業。我們亦發揮了良好的經濟橋樑角色,不少香港企業北上投資,專業和管理人才北上貢獻所長,也帶來了不少外國資金到內地投資的機會,更多新技術、專業人才、知識等湧進內地。內地製造業的強勁發展造就了香港服務業的優勢,幫助內地產品推廣至更多的國際市場。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現時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中,內地上市公司市值佔65%,成交額佔股本市場的八成。國家的金融市場不斷發展,香港仍發揮重要的中介人角色,滬港通、深港通讓國際及內地投資者可透過香港交易所也能交易和結算上海、深圳的市場證券,去年年中開通的債券通進一步吸引國際資金流入內地債券市場。

  不忘初心 努力向前

  放眼未來,在「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方面,香港可投入更多資源、發揮所長。我們有良好的法治體系、能提供專業人才服務、發揮融資中心功能,與鄰近城市和區域合作有更好的協同效應,讓各方都能創造更大的效益。

  除了在經貿、金融等關係密切,兩地的人流、物流也交往頻繁,雙方都有得益,但同時無可避免地也存在某些分歧和矛盾。個別人士對國家議題存在偏見,有些是因誤會而起,但相信多點了解和溝通可以緩和緊張關係及減低對立局面。

  40年來,國家讓7億多人脫貧,毫無疑問此乃驕人成就。縱然如此,我們在努力發展時也應不忘加強扶貧和環境保育工作,畢竟過往的急速發展有可能忽略了對環境和人文所造成的影響,例如從前可能工廠污染排放會較多,現在要加緊補救的工作,多注意保護環境。社會發展也出現貧富懸殊問題,可能是改革開放時有些人富起來的速度較快,這樣,我們更要抓緊扶貧目標,讓貧窮人士的生活得到基本的保障。

  香港非政府或慈善團體在扶貧和環境保育方面都有不錯的經驗,能協助內地開展減貧滅貧工作,若香港的相關團體能與內地的官方或非官方組織多點合作或到內地開展公益活動、為居民提供適切服務,可以參與更多扶助貧困人士和弱勢社群的工作,肩負起更多社會責任,讓貧困人士的生活得以改善。

  當然,未來存在很多變數。香港亦要有更開放的思維,接受更多新事物,積極裝備,好讓我們在不同情況下都有多方優勢可以發揮。以電子支付為例,內地發展明顯走得比我們快很多,這方面也是我們學習的地方。

  近期中美貿易衝突升溫,香港難以獨善其身,但相信憑着我們過往的經驗及一貫鍥而不捨的精神,可以轉危為機。國家改革開放40年創造了很多契机,透過與內地的合作,我們也踏上了成功之路。未來的日子要不忘初心,努力向前,走更遠的路!

  (陳智思是亞洲金融集團及亞洲保險有限公司總裁畢業於美國加州的波莫納學院(Pomona College)藝術系,兼修經濟學。1998年,循立法會保險界功能組別晉身立法會,2004年獲委任成為行政會議成員,直至2009年離任。2017年任行政會議召集人。)

[责任编辑:鍾智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