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名經濟學者聯署撐「明日大嶼」 填海才能成就香港-香港商报

38名經濟學者聯署撐「明日大嶼」 填海才能成就香港

2018-11-07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鄺偉軒、鍾俠報道: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今年施政報告提出「明日大嶼願景」,本港38位經濟學者昨發表聯署聲明支持。這些專家認為,「明日大嶼願景」明顯是「上佳的選擇」,能為特區政府帶來可觀的財政收入。聲明更指,如今坊間認為填海興建人工島是「倒錢落海」或「燃燒儲備」,完全忽視土地是香港最寶貴的資產,特區政府可通過賣地回收增闢土地的成本。

  林鄭月娥施政報告提出的「明日大嶼願景」,涵蓋本港中部水域交椅洲和喜靈洲附近的人工島、大嶼山北岸和屯門沿海地帶,包括重新規劃後的內河碼頭區和龍鼓灘等多個發展區。其中,重點是在大嶼山中部海域填海建造約1700公頃的多個人工島,並配套建設連接屯門填海地帶、北大嶼山、中部水域人工島和港島北的主要運輸走廊。通過填海所得的土地儲備,可規劃興建26萬到40萬個住宅單位,滿足70萬至110萬人口的居住需求,其中七成用於公營房屋。填海計劃將於短期內啟動研究和設計工作,爭取2025年展開首階段填海,預計2032年首階段住宅單位可入夥。

  林鄭於施政報告表示,在中部水域興建人工島有助於滿足長遠的房屋、經濟及就業需要,配合香港整體人口增長及經濟發展。結合施政報告提出的發展計劃以及大嶼山特殊區位優勢,「明日大嶼」計劃填海對香港發展至少可以帶來以下幾點好處:一是為香港解決土地住房問題提供新思路;二是為香港城市發展拓展新空間;三是為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大局提供新途徑。

 

  「明日大嶼願景」是上佳投資

  「明日大嶼願景」一經提出就引起香港社會高度關注,甚至有人認為是「倒錢落海」或「燃燒儲備」。為此,包括團結香港基金顧問王于漸、雷鼎鳴、廖柏偉,嶺南大學校長鄭國漢、珠海學院商學院院長何濼生、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劉佩瓊等38位本港經濟學者發起和參與聯署聲明,力撐「願景」。

  聲明表示,「明日大嶼願景」推出以來,社會議論紛紛,有不少是立場先行及情緒化的口號,甚至流於煽動民情的民粹政治操作,所以不得不站出來,說明「明日大嶼願景」是可負擔的方案,更是上佳的投資。

  聲明分析指,「明日大嶼願景」財政收入肯定十分可觀。目前,特區政府初步估計「明日大嶼願景」總成本約5000億至6000億元(港幣,下同)。按特區政府最新資料,第一階段1000公頃的交椅洲填海,將提供4000萬平方呎商業樓面,按每呎樓面地價9000元的保守估計,商業土地收入約3600億元。

 

  兩階段項目賣地可收入8400億

  此外,兩階段合共1700公頃填海,最多興建40萬個住宅單位,以公私營房屋比例70:30計算,即興建12萬個私人住宅及28萬個公營住宅。保守估計每個私人住宅土地收入約400萬元,12萬個私人住宅的土地收入約4800億元。因此,兩階段項目的賣地收入為8400億元。

  聲明表示,除了拍賣土地的收入及經濟收益外,還要計算多種社會效益,例如人工島將興建28萬夥公營房屋單位,還有康樂、運動、醫療等社區設施,社會效益不容忽視。

  聲明強調,香港土地價值不菲,從戰後到如今70多年,賣地收益一般遠超填海成本。如今坊間認為填海興建人工島是「倒錢落海」或者「燃燒儲備」,這是完全忽視土地是香港最寶貴的資產,特區政府可以通過賣地回收增闢土地的成本。

 

現為中環著名地標的商業大廈基本上都在填海區。

  【香港填海史】填海造就一個個「新」地標

  填海一直是本港土地供應重要來源。由於山地多平地少,自開埠以來,香港多次進行填海。截至2016年,全港約有70平方公里土地是通過填海取得,佔已發展土地面積的25%(佔全港總面積約6%);填海土地容納了約27%的香港人口和70%的商業活動。惟值得關注的是,本港近年填海速度顯著放緩。1985至2000年,香港透過填海創造超過30平方公里土地,年平均約2平方公里;2001至2015年15年間,通過填海創造的土地僅6.9平方公里,年平均約0.4平方公里。

  事實上,填海為居民住房、商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大量土地,對香港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從市民住房看,本港人口集聚新市鎮多由填海建成。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香港先後建設了荃灣、沙田、屯門、大埔、粉嶺/上水、元朗、將軍澳、天水圍和東湧9大新市鎮。其中,有6個(荃灣、沙田、屯門、大埔、將軍澳和東湧)多在填海土地上興建,這6個新市鎮目前人口約為275.2萬人。

  從商業發展看,中環、灣仔、銅鑼灣、尖沙咀東等商業核心區大多由填海形成。以本港商業中心中環為例,先後經歷了19世紀末(範圍包括西環卑路乍街至金鐘道、與德輔道中至干諾道中之間的土地)、1960至1980年代(由上環港澳碼頭至金鐘皇家船塢海岸線向北推,創造出干諾道中以北的土地,成為新時代摩天大廈群的基地)、1990年代(「玫瑰園計劃」組成部分,形成建設國際金融中心IFC、港鐵香港站、中環碼頭和新天星碼頭的一片新填地)三次大規模填海,市民耳熟能詳的最高法院、皇後像廣場、新港澳碼頭、信德中心、交易廣場、國際金融中心(IFC)、港鐵香港站、中環碼頭、新政府總部大樓、香港會展中心等均在填海土地上修建。

  從基建設施看,本港大型基建均涉及填海,是城市發展的重要基石。如以前的啟德機場,就是在九龍灣北岸填海建成。再如1989年港英政府提出「玫瑰園計劃」(歷時8年,耗資1553億元),其中赤?角香港國際機場、西九龍填海工程等均涉填海,而整個「玫瑰園計劃」合共填海約16平方公里。

[责任编辑:鍾智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