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通識教育協會副主席林伯強:四十年農村氣象新-香港商报

香港通識教育協會副主席林伯強:四十年農村氣象新

2018-12-03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通識教育協會副主席 林伯強

  1978年,中國進行改革開放。在全國近十億的人口中,約八成是農民。在計劃經濟之下,他們在人民公社耕作,缺乏生產積極性,收成不斷下降,有近三分之一的農民長期得不到溫飽。適逢當年安徽省大旱,農民正面對饑荒威脅,小崗村18位農民決意不顧當時公社集體生產的規定,私下分開生產,並為此立下「生死狀」,結果反而刺激了大家生產的熱情。他們不但交足糧食予生產大隊,還有餘糧留給自用和拿到巿場出售。

  小崗村吹起改革號角

  自此以後,各地農民紛紛效法他們的做法,分田耕種,在上交糧食生產指標後,把收成留下來自用或出售。後來這個制度獲得中央人民政府肯定和推廣,稱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自此,中國的農村不再由人民公社統籌生產,而是一家一戶自力更生。農地雖然仍屬於國家,但農民擁有承包權,農業生產過程和收成已成為「私有化」。

  「承包制」是公營制結構的一個重要改變。自此,各家各戶的收入直接與自己負責的農地及個人努力掛,農戶變成整個農業生產過程中自主經營者,人民公社的「大鑊飯」已成過去。這個制度不但提升糧食總產量,因農民自主性提高,能決定生產哪些作物,帶動了農產畜牧業的整體成長,高經濟價值的農作物,例如棉花、植物油和肉類,產量大增。這解決了全國近10億人的吃飯問題,從此脫離饑荒。為此,前總理溫家寶於2000年在世界銀行全球扶貧大會指出:「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中國政府實施了大規模的、持久的和富有成效的專項扶貧開發計劃,解決了2億多農村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這是偉大的歷史性成就,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個壯舉。」

  農村漸向小康邁進

  由於「承包制」的推行,人民公社不再承擔統一經營、分配出產成果的責任,結果公社體制瓦解。自此,各地農村成立村民管委會,協助地方政府落實國家的政策。例如,1973年引入農業科技提高農產量。中國科學家袁隆平使用雜交水稻技術,育成三系雜交高產水稻,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產國家,佔全球產量35%。其次,自從1979至至今,政府向農民提供多方面的補貼,例如農用塑料薄膜補貼。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了扶持本國農民,增加農產品在國際巿場的競爭力,中國政府向農民進行補貼,幫助中國農產品打入國際巿場。另外,2005年中央人民政府下令廢除農業稅,減輕農民的經濟負擔。

  農村改革刺激了農民生產的熱情,農民有了積蓄,而農村亦出現了大量剩餘勞動力。為了吸納這些過剩資金和勞動力,地方政府鼓勵農民成立鄉鎮企業,生產巿場所缺的民生日用品。在上世紀90年代,鄉鎮企業產值佔全國生產總值的33%,為超過1億農民提供了投入非農就業的機會,為農民家庭提供大約四成的收入、鄉鎮企業改變了農村以農業為主的產業結構,也促使國營企業的改革。另外,鄉鎮企業促成小城鎮的興起。小城鎮的工廠有不少工作職位,吸引農村人口搬進小城鎮工作和居住,而這些小城鎮的鄉鎮企業吸納了大量「農民工」,為外資企業生產各類產品,使中國成為「世界工廠」,賺取大量外匯,躍升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中國在經濟方面有今天的成就,一切源於40年前的改革開放,其中農村改革解決了溫飽問題,擺脫了貧困,增加了收入,提升了生活素質,使農村家庭逐漸向小康邁進。

[责任编辑: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