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振僑:改革開放助我們奮鬥成功-香港商报

潘振僑:改革開放助我們奮鬥成功

2018-12-18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一件自創的鋼具仿日枱,竟然扭轉了瀕臨結業的公司命運,訂單由此應接不暇;乘着國家改革開放東風,生產線順勢北移到東莞,由合營到獨資,逐步開拓內銷市場;幾十年來,既壯大了自身企業的力量,亦改寫了內地鋼具傢俬生產空白的一頁……香港維昌力高(國際)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潘振僑娓娓道來的,是又一個港商成功奮鬥的故事。

  香港商報記者 余江強

  潘振僑(左)與弟弟潘振培分工合作,以一件鋼具仿日枱不僅扭轉了公司命運,也成功開拓內地銷售市場,填補內地鋼材傢俬生產空白。

  最低潮時接棒做生意

  維昌力高創辦人潘祝昌,1950年代從內地移居來港,起初做的是鋼具傢俬學徒,後憑一技之長,與友人共同創業,之後拆夥創立了自己的獨資公司Webber。作為潘家長子,1983年公司處於最低潮時,潘振僑在老父潘祝昌退居二線時接棒生意。

  潘振僑回憶說,當時,公司業務集中在油街皇家倉,以接政府訂單為主,價低者得,市場狹窄。經營最艱辛時,自己還要去兼職來補貼工廠。後來,曾經一度想過放棄的他與弟弟潘振培商量:若要扭轉局面,必須把業務重新定位,也就是向批發市場開拓。

  1980年代,香港經濟蓬勃發展,辦公室家具需求大增。當時,有一款日本辦公桌很受市場歡迎,外觀和質量均遠勝本地產品。潘振僑認為這是絕佳的切入點。於是,他花了3個月時間構思設計、造樣打造,「新產品是木面,鋼身,鋁抽手和腳」。這款首次採用鋼木結合設計的仿日枱價格相宜,符合香港用家規格,特別適合香港的辦公室。結果一擊即中,大受市場歡迎,最終成為公司的王牌產品。

  生產線北移嘗到甜頭

  1980年代末,香港工資水平日漸提高,人手越顯不足。適逢國家改革開放如火如荼,不少港商都把生產線北移,進入內地設廠,以降低生產成本。「當時,香港很多山寨廠分布在元朗村屋一帶,到1990年代初幾乎全部遷往內地。」在行家介紹下,潘家兩兄弟到東莞石排鎮考察,「那時,一位楊姓書記親身來火車站迎接我們,給予的條件真的很優惠。」很快,兄弟倆決定把生產線北移。1991年,石排廠房竣工,1992年便正式把工場搬到東莞,面積比元朗萬呎廠房大三倍。

  潘振僑說:「石排廠房分兩層,下層製作,上層噴油。聘請員工600人,都是年輕人。初期是加工企業,做了一年,開始培訓本地工人,進行標準化生產。」

  他介紹,當年,弟弟振培負責內地廠房生產管理,但「開荒牛」全賴他父親的一位師兄弟光叔當廠長。光叔的鋼具傢俬噴油本領高強,遇上趕貨時,做到通宵達旦也無怨言,2009年才退休。「當時,香港共有5間鋼具廠搬上去,物料來源未成氣候,幸好光叔在行內時間長又人脈廣,有朋友在其他廠工作,大家互通消息,互相幫忙。」

  內地租金和勞工的製作成本低,令潘振僑也和其他港商一樣嘗到了甜頭。每年廣州的辦公室家具展,他都有參加,認識了許多海外客商,鋼具產品除了港銷外,還出口中東。在東莞投產後兩年,香港廠房就轉為貨倉。

  發展至今生意三足鼎立

  「我們的廠原是來料加工,產品是嚴禁內銷的,但因受不住誘惑,亦曾偷偷地內銷,做了一段時間,結果被查處罰了100萬。」潘振僑說,「痛定思痛,經一事長一智。我們申請為三資企業,開始正式做內地銷售。」初期,只是在東莞一帶的傢俬商場寄賣產品。在內地,營商風險也不小,最不幸是遇上商場「走數」,每次損失達6位數字。後來,公司開始建立銷售團隊,銷售網絡擴展至深圳、廣州和珠海,後又拓展至其他省份。生意逐步提升,工廠產量開始供不應求。

  之後,潘氏兩兄弟分工:潘振僑負責香港銷售業務,稱為「維昌力高」;潘振培負責內地廠房生產管理,稱為「東莞維格鋼至尊」。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襲擊香港令經濟下滑,但內地生意並沒受到影響,工廠搬到了原址對面,並開設新的生產線以應付訂單需求。新廠房樓高三層,做靜電噴塗,整個生產線不經人手。

  到2000年,生產達到飽和點,需再度擴充,於是2001年搬遷到塘廈的自建廠房營運至今天。該廠面積達5萬平方呎,聘請員工450人,迄今生產線六成機械化、四成人手。潘振僑說:「在數控工具,我們走得很前。」發展至今天,內地、香港及海外的生意三足鼎立。

  探尋「一帶一路」沿線商機

  潘振僑指,國家改革開放初期,鋼製辦公室家具在內地本是空白一片,是我們香港人把它帶上去。新穎的產品取代了國產老式木製家具,迎合了內地企業寫字樓湧現的剛性需求,大受歡迎。他慶幸當年把握機遇在內地開廠,現在產品可以覆蓋整個大灣區,大大減省了交通運輸成本。

  「國家改革開放,幫助我們奮鬥成功。」潘振僑說,內地市場已日漸成熟,各地生產商劃分不同板塊,生產的辦公室家具款式和質量差不多,港商再無特別優勢。如今,目標客戶是香港及海外,為他們提供專業品牌全方案,由室內設計、裝修及家具一條龍服務,以專業經驗、按客戶實際需要提供專業的布置、繪圖及點到點服務,為客戶創造理想的工作空間。他還稱,藉「一帶一路」倡議,下一步會探尋沿線國家的商機。

[责任编辑: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