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創科】投55億發展數碼港五期-香港商报

【發展創科】投55億發展數碼港五期

2019-02-28
来源:香港商報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指出,政府將預留55億元發展數碼港第五期。 圖為數碼港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潘晶報道: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指出,香港可以透過促進技術合作、產業互動和科技成果產品化,推動大灣區發展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而香港亦要好好把握機會,全力參與和推動發展,提升大灣區的全球競爭力。在發展創科基建方面,政府將預留55億港元發展數碼港第五期,以吸納更多具實力的科技公司和初創企業進駐。

  在發展科創的措施上,陳茂波指出,去年的財政預算案中預留了200億元用於落馬洲河套地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創科園)的第一階段工程,目前進展良好,目標是在2021年或之前為第一期上蓋發展提供首批土地。

  據政府消息人士指,該項目的建築期預算為18至24個月,預計2023年啟用,第一期的面積在規劃中,總體規劃和商業模式預計今年上半年完成。消息人士又指,希望該園區能夠發展研發、教育和文創三大產業。

  料可提供6.6萬平方米樓面

  陳茂波表示,將預留55億元用作發展數碼港第五期,以吸引更多具實力的科技公司和初創企業進駐,也為年輕人提供投身科創界的途徑。該擴建項目預計可提供約6.6萬平方米樓面面積。陳茂波表示,會手進行法定城市規劃程序,以期項目可以在2021年動工,預計最快於2024年竣工。

  據政府消息人士指,數碼港五期的位置位於園區商場的背面,即海濱公園一隅,樓高為11層。擴建的6.6萬平方米樓面面積中,有約2萬平方米會做共享空間,預計屆時會有700家初創公司進駐,其餘面積則為普通辦公室。消息人士又指,路政處表示海濱公園的其餘面積不會再用作其他用途,故數碼港暫未有空間起第六期,而55億元撥款中將有4億元會用作海濱地帶優化工程。

  據了解,顯示數碼港內的辦公室及Smart-Space共用工作間的容量已接近飽和,數碼港擴建後將有利用吸引更多具實力的科技公司、初創企業和創業家。香港數碼港管理有限公司主席林家禮相信,擴建計劃能加強數碼港推動數碼科技發展的工作,促進數碼轉型和智慧生活的發展。

  香港新興科技教育協會創會會長洪文正表示,要做好園區配套交通之餘,更要興建類似科學園「創新斗室」的住宿設施,方可提升園區的吸引力。

  預留160億增建或翻新大學校舍

  預算案對科創的支持還包括:預留160億元供大學增建或翻新校舍設施,尤其是添置必需的科研設備如實驗室,讓大學生及科研人員在最佳環境下進行教學及研究活動;向大學教育資金委員會轄下研究資助局研究資金在注資200億元;擴大科技園公司「科技企業投資基金」至2億元,此外,政府也將由本年度起對每所大學初創企業資助上限提高至800萬港元,培育大學初創企業。

  在匯聚創科人才方面,政府將投入5億元在未來3個學年推動「中學IT創新實驗室」計劃,向每所資助中學提供100萬元;為吸引更多本地畢業生投身創科行業,將提高研究員每月津貼額,持有學士學位的研究員,每月津貼由16000元提高至18000元,而持有碩士學位的研究員,每月津貼則由19000元提高至21000元;延長「博士專才庫」及「研究員計劃」資助期上限,由兩年延長至三年。

  提高研究員每月津貼額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創新科技中心主任黃錦輝表示,國際化是香港發展創科的優勢。通過提升硬件設施,將有助於提升香港高校在創科領域的國際化交流水平,從而吸引更多海內外優秀學者來到香港。這將促進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黃錦輝指出,解決創科人才不足是長期性問題,短期可採用「博士專才庫」、「研究員計劃」、「科技人才入境計劃」等措施。但是,長遠來說,一方面要加強中學、小學生的創科教育,從小培養學生對科技的興趣;另一方面學校要加強對老師的培訓及管理,推出更優質和多元化的STEM(即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課程。

  【預算案拆局】創科園宜做好軟件配套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預算案提到,「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將於2021年或之前提供首批土地發展,剛好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及至2022年,粵港澳大灣區達到「協同優化創新環境」的目標互相呼應。硬件是有了,但軟件配套如人才、氛圍與創科社群仍有待改進,究竟港府在創科產業的軟件配套方面還多走哪幾步,方可比肩全球其他灣區?

  觀乎全球主要灣區,以美國西岸的三藩市灣區,最具從事創新產業的氛圍。該處不僅吸引最知名的高新科技產業落戶,更形成了從事創新產業的社群。至於粵港澳大灣區各主要城市,深圳最具發展高新科技產業的氛圍,一河之隔的香港,在這方面仍然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究其背後原因主要有二:一來是香港起步遲,二來是香港對科研人員的支援遠遠不及深圳。深圳不少科技公司,早已自行設立培育和加速器計劃,相反香港科創公司的發展卻只能什麼都靠自己;加上政府對科研人員的津貼偏低,香港生活成本又高,全球頂尖科研人員自然望而卻步。

  香港想要在創科創域窮起直追,「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的興建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只是軟件配套方面必須跟得上,包括需要為全球頂尖科研人員提供更多生活津貼,尤其是降低他們來港創業的租金成本。儘管香港科學園位處大埔,只是園區的租金水平竟與中環甲級商廈看齊。試問如斯高昂租金水平,又怎能打動本地以至於全球頂尖科研人員的心?

  概言之,構建「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時,須參考香港科學園的經驗;在提高生活津貼之餘,更應為日後進駐「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的公司,提供一定程度的租金津貼,增加科創企業和科研人員來港的誘因。只有軟硬件同步齊備,香港才有望在大灣區城市的創科合作中取得一定地位。

  香港商報記者 鄺偉軒

[责任编辑: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