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丨景寧:發掘生態優勢 迎來山鄉巨變-香港商报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丨景寧:發掘生態優勢 迎來山鄉巨變

2019-06-13
来源:浙江新聞聯播
  景寧是浙江省唯一一個少數民族自治縣,全縣一半以上村莊位於海拔600米以上的高山地區。就是這條600米的海拔線,成了制約百姓脫貧致富的一道「坎」。70年滄桑巨變,高山上的畲族鄉親們,如何致富奔小康?今天的《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專欄,讓我們一起走進畲鄉景寧。
 
  這幾天,82歲高齡的畲族歌王藍陳啟,正在為慶祝景寧解放70年創作畲族山歌。這位老人出生在海拔1500多米的敕木山,從小便跟着父母在山上生活。
 
景寧畲民 藍陳啟
畲族人家都住半山腰的,平地都沒有的,(生活)種地、放牲,早上去晚上回,很苦的在以前。
 
  高山阻隔了發展路。村民藍延蘭,原先住在海拔600多米的東弄村,雖然離縣城只有十幾分鐘車程,但在18歲之前,他卻從沒有下過山。
 
景寧畲民 藍延蘭
第一次去景寧,好像我們到景寧就像去了一個大城市一樣。就是渴望讓我們有機會,能得到政府的(扶持)下山脫貧。
 
 
  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畲民們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陸續下山謀發展。靠着當地豐富的竹資源,開始以砍伐竹木為生。改革開放初期,由於市場需求,畲民依靠甌江支流這條便利的水路,將當地木材簡單捆紮後,直接放排到溫州。
 
景寧縣大均鄉大均村村民 李潤民
(木排數量)那時真的很多,那真的是要有上百條木排。一條多的(能裝)四五十立方,少的也有30幾立方。
 
 
  砍伐竹木帶來了經濟效益,當時林業上繳的稅收佔了全縣稅收的近三成。但隨之而來的是生態遭到了一定的破壞。十年間,景寧的林木蓄積量直降3成。 未來,畲鄉的發展路子到底怎麼走?2001年,景寧全縣黨員幹部開展了一次大討論。
 
景寧縣原政協主席 彭岳舜
後來提出了兩句話——創生態優勢,建風情旅遊名城。
 
  循着綠色發展這一方向,景寧從海拔600米這一自然分界線入手,將生態優勢進一步轉化為發展動能。村民藍香平,早幾年從城市回到敕木山村種起了惠明茶。2017年初,當地全面啟動「景寧600計劃」,依託高海拔晝夜溫差大、光照足的天然優勢,將海拔600米以上的優質農產品,都打上了「景寧600」的品牌標籤。
 
藍師傅家庭農場負責人 藍香平
經過這個「景寧600」的公共品牌推廣以後,現在全國各大城市,找上門要買這個產品的就遞增了很多。這個農民的效益就翻了一番。
 
 
  如今,曾經限制畲鄉百姓脫貧致富的海拔600米,已逐漸成為百姓增收致富的「黃金線」。兩年來,景寧共新建、提升「600」基地5.5萬畝,帶動2萬多農民增收,年銷售額達到8.81億元。去年,景寧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70元,在全國民族自治縣中位居前列。
[责任编辑:赵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