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鳳城 文明花開 作家走進潮文化縱深地帶-香港商报

潮起鳳城 文明花開 作家走進潮文化縱深地帶

2020-08-07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盛芳齡 肖輝哲 黃裕勇 同理 報導:5日的採風,作家們向潮文化縱深邁進。上午,調研唐伯元故居,了解以「繡花功夫」進行的古城保育活化。與湘橋區主官交流經濟、文化建設心得,並與文學愛好者進行互動,舉行書畫雅集。山東省文聯名譽主席劉玉民書寫「潮起鳳城、文明花開」送給湘橋區。下午作家們在文氏祖祠「正氣堂」感受文天祥的愛國精神,從另一個角度來觀察潮文化。
 

第十一屆品鑒嶺南潮州行的中國著名作家在湘橋區參加座談交流會合影留念

  徐貴祥讚湘橋文化資源極豐
 
  潮州市湘橋區委書記佘楚雄向作家們介紹,現在的古城區,就是歷代郡、州、路、府治所在,一直被潮汕人民稱為「府城」。湘橋是潮文化的核心發祥地和集中展示區,素有「嶺海名邦」之美譽。古城格局保存完好,歷史厚重。擁有包括韓文公祠、廣濟橋、牌坊街及古民居群等在內的7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東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目前古城保留了宋、元、明、清以至民國各個時期的古民居,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許駙馬府和己略黃公祠就是典型代表。
 
  太平街義興甲巷街區是廣東省唯一的國家歷史文化名街。另外一個特點是傳統工藝發達,精緻特點突出。全區現有「非遺」保護項目15項,其中國家級有潮州木雕、潮州花燈2項;省級有潮州麥稈剪貼畫、「陳三五娘」傳說等8項,「非遺」項目數量在廣東省內縣級建制區域名列前茅。2014年,湘橋區獲得「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稱號;2015年被廣東省文化廳確定為「潮汕文化(湘橋)生態保護實驗區」。近日,被認定為「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
 

潮州市湘橋區委書記佘楚雄(右三)與中國作協副主席、潮州採風團團長徐貴祥(左三)贈書合影留念
 
  還有這裏崇文重學,除了韓愈之外,在唐宋期間,先後有7位宰相被貶來潮。唐有常袞、李宗閔、楊嗣復、李德裕;宋有陳堯佐、趙鼎、吳潛。宋末,又有文天祥、陸秀夫和張世傑為挽救宋室殘局轉戰來潮,先後共有10位宰相來過潮州,在湘橋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和政聲,今天的牌坊街還有紀念他們的「十相留聲」石牌坊。歷代被貶謫遷潮的官員促進了潮州文化的發展。同時歷代居住湘橋的名流高士層出不窮,其中就有國際漢學大師饒宗頤。
 

潮州市湘橋區委書記佘楚雄在作家座談會發言
 
  聽罷佘楚雄介紹,結合近幾天的採風,徐貴祥表示,湘橋有着極其豐富文化資源。不論從歷史的厚重、還是時空的形態上都有充分體現,在這裏感覺到許多不一樣地方。他以參觀饒宗頤學術館為例說,在大師面前感覺到作家的渺小,同時,在那裏感覺到作為一代國學大師的大格局、大境界、大氣象,這就是不一樣的比方,在這裏作家們受到了衝擊和感染,這是別的地方所沒有的。他說,這就是湘橋最可貴的地方,而作家此次採風之行,正是要看這些以前沒看見過的地方,文化價值在於有差異性。同時,他稱讚湘橋不僅文化資源豐富,還體現出蓬勃活力和發展潛力。

  讓潮文化元素更顯眼
 
  佘楚雄在與作家交流中表示,湘橋區在「跨江東進」的新城建設過程中,要避免重犯中國許多城市已經犯過的「千面一孔」城市病。他表示,湘橋一方面要以保育活化重現歷史韻味,激發古城新活力。古城是湘橋的識別符號,「潮文化」是湘橋的特色稟賦。另一方面,在韓江新城的建設中,把潮州深厚的文化底蘊真正轉化為軟實力、新優勢。
 
  他表示,韓江新城共有投資約853億元的50個重點項目正在建設,其中,鳳城生態水鄉示範區、中國工藝美術之都博覽園、世界潮人文旅項目等重點項目的規劃建設,將進一步豐富文化創意產業和特色文化旅遊產業。
 
  林那北對於湘橋提出在城市建設中避免重犯城市病,大加讚賞,她表示,湘橋胸懷理想,值得稱道,希望湘橋人能始終堅持自己的理想。對於湘橋提出要建立文化自信,徐貴祥表示,建立文化自信要有歷史、理論、行為支撐,不是盲目自信,他期待湘橋的文化呈現出新的局面。同時,他建議,湘橋要拿出最具潮文化特色的建設成果,就要注重獨特性和品格意識,抓住細節,找到亮點,解決難點,在某一方面、某個區域,打造出全國獨一無二、能體現獨特城市精神的成果出來。

  以文化傳承推新時代建設
 
  佘楚雄還向作家介紹,湘橋正以創建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為契機,以點帶面打造了一批實踐活動品牌,構建了區、鎮(街)、行政村(社區)三級聯動網絡,打造「實踐中心-實踐所-實踐站-實踐點」四級服務陣地。將文化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機結合,開展好家風好家訓、「星級文明戶」「書香鄉村」「書香家庭」創建活動。將文化傳承與推進教育現代化緊密結合起來,傳承潮文化優秀基因,着力培養新一代潮州人。在全區範圍內開展的「文化古城·樂享名街」「回潮·團圓」「為你朗讀」「文藝走基層」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品牌文化活動,其中,「文化古城·樂享名街」系列活動被廣東省委宣傳部評為全省優秀群眾文化活動項目。
 
  當天,作家們與當地文學愛好者進行了互動,來自潮州文化研究中心文學愛好者表示,能看到這麼多大咖,太開心了,此行7位作家,有兩位獲茅盾文學獎,兩位獲魯迅文學獎,以及若干全國文學大獎。有文學愛好者表示,一個韓字醉了所有人。還有作者表示,湘橋是一種記憶一種情感。聽着這些發言,徐貴祥表示,從這些話能感受到你們對這塊土地的深情。他表示,讓他感動的是當地文學藝術氛圍,在文化引領下,他期望這裏未來湧現文學大家。

  「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文天祥留下的千古名句。5日,作家們來到潮州市潮安區鳳凰鎮,走進文氏祖祠「正氣堂」,了解其後世子孫在鳳凰鎮的發展。「鳳凰鎮有四萬多人口,其中一萬多姓文」,是文氏後人一個重要的聚居地,而在鳳凰鎮中,又以下埔村是最集中的聚居點,這個村子的3500人幾乎都是文天祥的後裔。
 
  據潮州文天祥文化研究會會長文南生介紹說,南宋末年,元兵入侵,宋朝廷節節敗退,文天祥率兵奮勇抵抗,一路南下希望能與宋帝昺之師匯合。文天祥在潮汕停留期間,遺子文伯平出生。文伯平在鳳凰下埔村創祖後,文氏一系在此繁衍生息,以種茶為生,家族規模日益擴大。如今,從鳳凰鎮出外開枝散葉至全國各省市的文氏宗親數量眾多。
 

品鑒嶺南採風團在參觀潮州文天祥文化研究會正氣堂前合影
 
  位於村子邊緣的文氏祖祠「正氣堂」,雖然看上起很不起眼,但卻內有乾坤。走進宗祠,一眼便看見大堂正面上方掛一鍍金牌匾「正氣堂」,下面一座文天祥的塑像「太祖文天祥公像」,身着官袍的文天祥昂首挺胸,雙眼炯炯有神,一身凜然正氣,臉呈憂國憂民的神情,令人想起他所寫的《正氣歌》中「人間有正氣,雜然賦流形」的詩句。
 

著名作家劉玉民在正氣堂揮毫題字
 
  在正氣堂內的「龕圖碑記」,則刻着文天祥以及諸多文氏後先人的名稱,其中包括文天祥的兒子文道生。據悉,潮州市文天祥歷史文化研究會則成立於去年年底,成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推進文天祥歷史文化研究,弘揚文天祥的正氣精神。深為文天祥愛國精神所感動,山東省文聯名譽主席劉玉民在文氏祖祠內即興揮毫,寫下:「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向文天祥致敬。

  唐伯元故居具示範意義
 
  5日的採風,作家們首站來到位於湘橋區的唐伯元故居。這裏最大特點是,它是潮州市首個由民間籌集資金捐建的古宅修復工程--鳳城文化廣場·唐伯元故居。在修復唐伯元故居的同時,又不使這裏減少一個文化場所,保留了歷史的記憶。同時,它也是湘橋做好古城保育活化的典型範例。而且唐伯元本人也是親政愛民的典型,具有現實教育意義。徐貴祥一邊看一邊說,唐伯元故居的價值在於示範,具有相當意義。
 

品鑒嶺南採風團參觀唐伯元故居
 
  佘楚雄介紹說,近年來,湘橋把古城的歷史印記與時代特徵相結合,以「繡花功夫」做好古城保育活化,實施古城「微更新」「微改造」、街巷改造項目,大力推進「百家修百厝」「百家修百祠」工作,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名人故居、古建築的修繕工作,推動古城出新出彩,唐伯元故居就是其中一個縮影。
 
[责任编辑:薛正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