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桃園一拜,覓忠義之魂-香港商报

尋桃園一拜,覓忠義之魂

2020-11-11
来源:香港商报网

 中國人提到深厚友誼,提到異姓兄弟,必然會聯想起劉備、關公、張飛的桃園三結義,聯想起劉關張三人在花開正盛的桃園,備下祭禮,焚香誓言「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 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情形。

 千百年來,桃園結義的故事在民間社會廣為流傳,引起後人的紛紛效仿和膜拜,漸漸成為華人社會別具風味的民間習俗。

 梁啟超在《論小說與群治之關係》一文啟中說:「今我國民綠林豪傑,遍地皆是,日日有桃園之拜,處處為梁山之盟······」

 反映了桃園結義的社會影響力直到民國時期,依然是民間社會的一種普遍社會現象。

 桃園結義雖然在史書《三國志》中沒有明確記載,卻也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史可證,有跡可循的。

 《三國志·關羽傳》記載,關公早年間奔涿郡,正遇劉備在鄉里招募軍士,關公與張飛開始追隨劉備。先主(劉備)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恩若兄弟」四字,表明三人之間的情誼深厚,已有異姓兄弟之名實。

 關公進曹營期間,曹操對關公禮遇甚厚,關公不為所動。曹操派張遼打探關公的想法,關公對張遼說,「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誓以共死」四字,表明關公與劉備之間已有誓同生死的盟誓。

 劉備進位為漢中王時,遣費詩拜關公為前將軍。關公當時還沒聽到黃忠在定軍山斬殺夏侯淵的消息,以為黃忠無功受賞,而趙雲等元勛卻沒能同列四將軍之一,心生不悅。費詩勸解說:「王與君侯,譬猶一體,同休等戚 , 禍福共之」。「譬猶一體」四字,表明關公與劉備之間的關係已經超越了一般意義上的君臣、朋友關係,更為結義之實留下堅實的註腳。

 《三國演義》第二十五回,關公得知劉備在河北袁紹處,欲尋劉備,張遼前來打探,關公對張遼說:「我與兄,朋友之交也;我與玄德,是朋友而兄弟、兄弟而主臣者也」。正是對於這層關係的完整表述。

 清代學者盧湛在編輯《關聖帝君聖跡圖 誌 》 時,其中有一幅圖為「桃園義聚」,文字解釋為「分雖主臣,而恩若 兄弟。」又雲:「恩若兄弟,非結兄弟也」。

 盧湛未加詳審,照原圖原文錄抄,因此,獲罪於關帝。康熙三十二年(1693 年)七夕,關帝降乩批文,讓他刪去不實之詞。

 關帝批雲:「大地江山蒸雨氣,九州歲 月熟春秋。淮黃交會波濤急,都是忠魂痛不休。湛子(指盧湛)心志堅久,誠為難得。但吾志中,汝竟未細心體認, 執偏見不經之語,據以為實,吾心甚為不安。即如桃園義聚一幅,內曰:恩若兄弟,分雖主臣,此言可恨。況當初吾 與兄長、三弟,俱在一介寒微。只因張角倡亂,吾等為生民起見,又為漢室衰微,一腔忠義,思欲救生民於水火,尊漢室奠安。適逢三人志氣相符,故結為 兄弟。此時,有何主臣之可分?若分為主臣,則吾三人為悖逆之流耳。又言: 非結兄弟也,此言可斬。汝宜速改。且 吾與兄長、三弟,以及武侯、子龍等義氣投合,雖分身各體,而心志皆同。志中皆當作文以列諸首,而吾心方安。至 黃希聲之名與文,俱宜削去。除陳壽傳 外,皆可載入也。」

 關帝批畢而退。在場眾人,初聞異香滿室,繼觀批示,無不驚駭。

 桃園結義上承羊左之交,下启梁山之盟,在東漢末年戰亂頻仍的時代,劉關張三人誌興漢室、誓以共死,忠貞不渝的兄弟情誼,可謂古往今來朋友之交中,最質樸最真實最感人至深的完美典範。

 《易經·系辭上》雲:「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桃園結義的本質是一種 「對血緣關係 的延伸」,是加強個體競爭力、集體凝聚力的一種儀式需要。桃園結義誓詞裏「上報國家、下安黎庶」的崇高理想和價值追求,才是桃園結義的文化核心所在。(弘揚關帝文化  彭允好)

[责任编辑:黄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