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優良家風,傳承中華美德-香港商报

弘揚優良家風,傳承中華美德

2021-01-13
来源:香港商报网

 中國人最看重家風。優良的家風是一個家庭、一個家族興旺發達、瓜瓞綿延的精神基因。

 家風又稱門風,是家族先賢給後代樹立的道德準則、行為作風和價值觀念。家風世代傳承,體現家庭、家族成員獨具風韻、特質的精神風貌、思維模式、生活習慣、信仰圖騰及處世態度。

 古人云「天下之本在家」。家風是一個人思想觀、世界觀、道德觀、價值觀形成的起點。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家風是世風的基石,家風正才能民風正,民風正才能世風正。

 西晉文學家潘嶽曾寫過一首《家風詩》:「綰髮綰髮,髮亦鬢止。日祗日祗,敬亦慎止。靡專靡有,受之父母。鳴鶴匪和,析薪弗荷。隱憂孔疚,我堂靡構。義方既訓,家道穎穎。豈敢荒寧,一日三省」。

 詩詞大意是:早起認真梳好頭髮,盤好髮髻,虔誠敬重神祇,謹小慎微,嚴格要求自己,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愛護身體,莫使父母憂心。鶴在山上鳴叫,鶴的孩子也會跟隨鳴叫。家族美德要薪火傳承,庭訓教誨要銘記於心。家風一旦成為規範,就要發揚光大。我一定要一日三省吾身,深刻反省檢點自己,豈敢荒廢?

 這是中國最早以家風為題的詩,詩人通過自述家族風尚,展示優良家風對自己的影響,強調樹立良好家風的重要性。

 《顏氏家訓》雲:「篤學修行,不墜門風。」

 家風是一種潛在的、極具滲透力和感染力的文化力量,潛移默化地影響?每位家庭成員的言行舉止、道德品格,影響?孩子的心靈健康,品德修養。

 梅蘭芳之子、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葆玖說,「忠孝節義」的梅派家風對自己影響至深:「我們兄弟都是受儒家教育,傳統文化中有『仁義禮智信忠孝節義』,就是說做人要誠實,對父母要孝敬,對師長要尊敬,對社會要有愛,對國家要忠心。」

 優良的家風,是一個家庭、家族最重要的無形資產。

 古話說:「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以道德作為傳承的家族,可以傳承十代,以耕讀作為傳承的家族要次一些,以詩書作為傳承的家族又要次些,而以富貴作為傳承的家族,富貴不過三代。

 古代歷史上尊榮顯赫的名門,蟬冕交映的望族,英才輩出的著姓,都有其家風家訓,以勸導、規範、指引子孫端正身心、篤行道德、勵誌圖強。

 家風的形成往往以家族中德高望重、備受仰望的先賢為起點,以其懿行嘉言為家風之源,再經過後世子孫恪守祖訓,代代傳承,長期培育、發展形成的文化和道德氛圍。

 每個家族的家風都各有其特點。文聖孔子是儒家學派創始人、大成至聖先師,創立了以仁義禮智信為核心的道德學說。《孔子家語》是孔子的家訓教科書,也是孔氏家風形成的思想基礎,由此形成了「禮樂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的孔氏家風。

 武聖人關公,是忠義精神的代表,正氣正義的文化象徵。關公曾對其子關平留下「讀好書,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十二字的關帝聖訓,成為關公後裔篤行「忠孝節義,正直善良」優良家風的根源。

 弘農楊氏人才輩出,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以「四知」而著稱的「關西孔子」楊震楊伯起。楊震赴東萊太守任上時,昌邑令王密前往拜見,要送十斤黃金給楊震,說:「如今是深夜,沒有人知道。」楊震回答說:「天知,神知,我知,妳知,怎?能說沒有人知道呢?」王密慚愧的走了。楊震為官清廉,其子孫們受其言傳身教,皆博學而清廉,皆以「四知」為榮,留下「清白傳家」的家風。

 家風作為家庭成員薪火傳承、共同遵循的價值理念,具有一種強大的感染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它既能在思想上、道德上、行為上約束家庭成員,又能促使家庭成員養成自尊自愛、奮發有為、積極向上的優秀人格。

 方孝孺說:「愛其子而不教,猶為不愛也;教而不以善,猶為不教也。」

 優秀的家風,需要代代傳承和發揚,它會在每個家庭成員心中播下美德的種子,耳濡目染,潤物無聲,融入後人的血液和骨髓,保持家族的門丁興旺、持續昌盛。

 弘揚關帝文化  彭允好

[责任编辑:黄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