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氣象日邀您關注「海洋,我們的氣候和天氣」-香港商报

世界氣象日邀您關注「海洋,我們的氣候和天氣」

2021-03-23
来源:香港商报网
深圳市氣象局多措並舉築牢城市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
 
    今天(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今天上午,深圳廣播新聞頻率先鋒898《民心橋》節目走進深圳市氣象局會議廳,主持人陳希與深圳市氣象局局長王延青及現場的人大代表和環保專家一起,就今年世界氣象日「海洋、我們的氣候和天氣」的主題以及今年深圳汛期氣候特點、風險防範等問題與主持人進行深入探討。
 

    海洋氣象服務:全方位立體化個性化
 
    深圳海岸線全長230公里,海洋資源豐富。近年來,深圳市氣象局圍繞「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積極構建海洋氣象業務服務體系,致力完善岸海陸空一體化的海洋氣象綜合觀測系統,着力解決海上監測預警能力不足的問題。
 
    在做好海洋氣象觀測方面、海洋氣象預報預警同時,深圳市氣象局積極開展針對海洋相關行業的氣象服務、海上突發事件應急保障服務。將氣溫、風向風速、降雨、能見度等實況天氣要素、雷達、衛星產品和深圳海域天氣預報、港區氣象服務等模塊以插件等方式融入深圳海事監管服務平台。初步形成以颱風海洋預報系統2.0為核心的海洋氣象業務支撐系統,通過陸海一體氣象災害防御決策服務系統2.0向市政府和相關部門提供「風雨浪潮」全方位的實況監測和警戒服務產品。

    汛期氣候風險:局地強對流天氣多發
 
    據介紹,今年汛期,深圳氣候將呈現「前汛期強對流天氣頻繁,大範圍暴雨集中偏晚,後汛期颱風偏早偏重」等特點,局地強對流天氣和颱風在近5年中屬於偏重年份,需重點關注。預計4月深圳開始進入強對流天氣多發期,前汛期共有7-9次雷雨大風天氣,其中4月2-3次,首場大範圍暴雨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
 
    龍舟水屬正常年份。後汛期颱風影響較過去兩年偏早偏重,進入我市500公里的颱風約有5-8個,並可能有颱風登陸大灣區。暴雨高峰時段在6-9月,較常年偏晚。此外,夏季高溫炎熱、秋季乾旱等氣象災害也可能對我市帶來不利影響。
 
    王延青介紹,汛期主要風險有三方面,一是前汛期突發局地強對流多,導致氣象災害和次生災害的影響大。二是6-9月局地暴雨和強風、颱風的次生衍生致災風險高。三是夏季高溫炎熱天氣多,2020年秋春連旱情況可能再次出現,森林火險、市民健康風險、城市用水調度等方面影響廣。
 
    深圳市氣象部門今年將繼續強化聯防聯控,做好氣象風險防範。強化氣象服務,保障汛期城市安全。一是圍繞「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構建預警先導聯動響應新機制。二是圍繞「平安城市」構建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優化完善「因天而動」的災害天氣預警服務機制。三是圍繞「打造民生幸福標杆」豐富民生氣象服務產品。四是圍繞「打造美麗中國典範」構建生態文明氣象屏障。助力打造氣候宜居城市,研製生態氣候舒適度評估指標體系,圍繞建設千園之城和萬里碧道等,向市民提供精細到區的5項健康氣象指數。

    公眾防災減災:提高風險意識繃緊安全弦
 
    民心橋活動現場有人大代表對深圳氣象口語化、場景化的服務表示讚賞。對此,王延青仍提醒廣大市民一要及時關注氣象信息。近年來,深圳市氣象局致力打造「智慧氣象」,通過廣播電視、微博微信、手機客戶端等渠道一鍵式滾動發布氣象信息,各項氣象服務也全面納入「i深圳」,公眾可以選擇自己最方便的渠道及時掌握氣象預警預報信息。二要有風險防患意識,繃緊安全的弦。
 
    另據介紹,為解決粵港澳大灣區公眾對颱風、暴雨等氣象對航班、軌道交通、公路交通的影響氣象信息獲取渠道的難題,深圳市氣象局於2020年推出面向灣區交通出行綜合氣象服務移動應用——「灣區氣象通」。
 
    該應用打破行業和地區壁壘,實現公路、港口、地鐵、碼頭、機場等交通數據與氣象資料數據的共享。用戶可以查詢大灣區9+2個城市、區域基於位置的即時氣象實況和預報、預警信息,可提供按日天氣預報、小時天氣預報、一周天氣預測、空氣指數、天氣預警等信息。
[责任编辑:薛正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