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帝聖德配天神靈威震世界五大洲-香港商报

關帝聖德配天神靈威震世界五大洲

2022-01-07
来源:香港商報網

  關公在世五德齊備,義氣參天,於世人心目中是正義的化身。逝世後屢受歷代帝王封諡,清末封至「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達二十六字,幾乎將最好名譽全冠在關帝身上。並受三教共尊,「儒稱武聖、關聖帝君、文衡聖帝。釋稱伽藍菩薩、仁義古佛、蓋天古佛。道稱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中天至聖仁義古佛玉皇大天尊。」信仰更遍布全球五大洲,神威顯赫,堪稱亙古至今第一人。可是有些史籍記載與部分喜好博取媒體版面的現代學者對關公的評價,卻有一些負面論說。如剛而自矜、驕傲自負、罵吳怒使、破壞聯盟,輕敵大意,最後導致兵敗而失去荊州,並造成劉備事業上不可挽回的損失。試想,如果關公德行有那麼大的缺陷,豈能封聖證佛,如今香火更是超乎一般神祇的鼎盛,且全世界已接近兩百個國家設壇祭拜,顯然這些負面說法是有問題的。尤其從古迄今,「驕傲自矜」,乃成功最大的障礙,也是聖人最大的忌諱。如《論語‧泰伯》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又《道德經‧持盈章》曰:「富貴而驕自遺其咎」。而今,關公不僅被封為「武聖人」,更證位「古佛、天尊」。由此,那些負面論述將可不攻自破。

 再者,《易經‧繫辭傳》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又《朱子治家格言》亦曰:「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其義是說,若其人德行不夠,卻處於極為尊貴的位階,其下場如不是要遭禍難,就是不可能長久。而今關帝,不僅屢受封諡,由侯而公,而王,而帝,大帝,聖人,天尊,古佛,甚至高登玉皇大帝。香火更是遍布全球五大洲,而且逐日興盛,神威也越來越浩大。由此足證,關帝不只德位相配,天命更愈發隆盛。如是,這些自以為賢的學者,所見如果不是以管窺天,就是以蠡測海。否則便是有偏見,若真是如此就很危險了。

 歷來有號稱學者或專家者,就荊州歸屬等相關問題都各自提出自家理論與見解,惟歷史畢竟是戰勝的後人對戰敗的前人進行書寫,蜀漢比東吳早滅亡十七年,因此,東吳有十七年的時間來傳布對自己有利對蜀漢不利的假歷史。至於後人的論述只有各憑因緣,善者言善,惡者言惡。正如《論語》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因此,即便《三國志‧吳主傳》都明確記載「權令諸葛瑾報,更尋盟好,遂分荊州長沙、江夏、桂陽以東屬權,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屬備」。蜀漢為雙方盟好,已割讓「長沙、江夏、桂陽」三郡給東吳,而孫吳陣營還要狡稱「蜀漢主動挑釁、擅取湘關米、羞辱使者、怒罵吳主」等無中生有的理由為背盟偷襲找藉口;東吳臣僚還刻意編纂鼓吹污衊關公的曲辭,並大讚孫權英明,任用呂蒙,奪回荊州。更有甚者,還編出一些不實言詞,指關公破壞吳蜀關係,因此東吳被迫迎戰劉備,取勝後又不計前嫌重修舊好。這種睜眼說瞎話的「詐語」竟然還有一些學者深信,也難怪關公會被冤屈了近兩千年的時間。有關「借荊州」、「失荊州」等史事之鈎沉,「中華關聖文化世界弘揚協會」2014年已出版《關公千年沉冤考辨》一書,明確詳實地為歷史正名。而東吳官方的大外宣更足以證明呂蒙白衣渡江,事實上就是不折不扣的「背盟偷襲」,否則關公也不須以一己之力,前後無法兼顧的抵抗魏吳傾國之兵,最後忠於職守,盡節盡義的以身殉職。

 許多學者都根據《三國志》的資料,再以主觀的見解發表論述。惟《三國志》基本便是貶劉褒曹揚孫,因而,對蜀漢自然不利。所以,關公在《三國志》的記載,只不過是一位很平凡的將軍。而為何現今關公會成就聖人、大帝、天尊、古佛,甚至榮登中天至聖玉皇大天尊,信仰更是遍布全球五大洲,其香火堪稱古今中國第一人,可謂天地間最好的聲譽全都聚集在祂身上。即如《道德經‧無私章》曰:「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由此可知,關帝聖德必是至高至上。而歷代帝王對關帝的封諡和民間的尊奉,都是上天的一種垂象示現。就如《易經‧繫辭傳》:「是故天生神物,聖人則之;天地變化,聖人效之;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我們人很渺小,肉眼能看到的事物很有限,如有心探究的學者們能多用點心來看事物,相信事情會更加圓滿,願與師長們相互勉勵。(下星期五待續)

 忠義人才培育學院院長 黃國彰

[责任编辑:罗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