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帝文化 從中原大地傳播到雪域高原-香港商报

關帝文化 從中原大地傳播到雪域高原

2022-04-13
来源:香港商報

    我特喜愛西藏的雪山聖湖,特喜愛雪山上緩緩升騰的哈達般的雲朵,特喜愛和雲朵融為一體的湛藍純淨的高原的天空,還有轉着經筒環繞菩薩們朝聖的兄弟姐妹,更有那一首首來自天籟的悠遠的雪域歌謠。

    也許就是這緣分,牽着我16次走進西藏。

    第一次進藏,還是1995年。為弄清關帝文化傳入西藏的來龍去脈,在拉薩,我們請來西藏大學博士生導師、藏學專家恰白·次旦平措老先生。次旦平措用藏語為我講述了兩個多小時,藏族小伙子丹增在一旁當翻譯。

    原來,早在清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清朝派大軍進藏,平定廓爾喀(尼泊爾部落)入侵後,開始在後藏留駐清兵。清朝是關公信仰的鼎盛時期,駐藏清兵集資在日喀則建起第一座關帝廟。

    半個世紀後的乾隆五十六年,廓爾喀再次侵入西藏,搶掠扎什倫布寺財物。危急時刻,七世班禪大師和八世達賴喇嘛聯名請中央政府出兵。清政府派遣大將軍福康安率軍赴藏,迅速平定了廓爾喀。戰爭中,出現了許多護佑清軍的異常現象,將士們認定是關帝顯靈,1792年重修了在高原聳立了半個多世紀的日喀則關帝廟。同一年,大將軍福康安報請乾隆皇帝,請達查傑仲活佛主持新建了拉薩關帝廟。

    關帝廟建成初期,進廟朝拜抽籤的多為駐藏清兵。後來,有些清兵娶了藏族姑娘,在高原生兒育女,再去朝拜關公時,就有了藏漢夫妻和他們的兒女。受中原文化的影響,到關帝廟朝拜的藏民越來越多,後來,關帝籤由漢文改成了藏漢對照,廟殿也由喇嘛看管。隨着歲月的流逝,藏漢兩個民族的文化就這樣神奇地融合在一起。

    聽了次旦平措老先生的介紹,我對拉薩關帝廟充滿了期待!當天下午,我們到拉薩關帝廟考察朝拜。

    拉薩城內有三個山頭,最高的一座是紅山,托舉着雄偉的布達拉宮;第二座是藥王山,鐫刻着一片神奇的摩崖佛像群;第三座是巴瑪熱山,山巔穩穩坐落着紅牆綠瓦的關帝大廟。

    益西強巴主持熱情接待了我們。當時的關帝廟,拜殿還沒有修復,顯出幾分蒼涼,而大寫的「忠義」,赫然呈現於布滿蛛網的土牆之上。正殿神龕右側,塑有格薩爾王像。左側空着。那場文化大革命毀了的關帝像,還沒來得及重塑。殿脊兩側,掛滿了象徵幸福吉祥的凝聚着濃郁西藏文化的唐卡。

    世人景仰的西方聖城關帝大殿,居然還沒有關老爺像!此情此景,我心裏很不是滋味。我靜靜地從口袋裏掏出兩個月的薪水,捐給拉薩關帝廟。益西強巴住持告訴我:「好多年啦!您是第一個捐款修復拉薩關帝廟的善人!」

    第二天,我們登上越野車,順雅魯藏布江向西,到日喀則尋訪關帝廟遺址。西藏的五座關帝廟,規模最大的要數日喀則關帝廟。此廟從1953年開始兼作教室,供藏漢小學生唸書,後來在廟址之上新建了學校,名為「日喀則格薩拉康小學」。清朝撰刻的日喀則關帝廟碑,保存完好,文字清晰,現已移至扎什倫布寺,置於前院右側,供遊人憑弔。

    在江孜古炮台下,我們找到了關帝廟遺址,還找到了守護關帝廟的最後一位喇嘛。

    三年後的夏天,新華社、中央電視台、光明日報等七家重量級媒體到西藏採訪關帝文化,我被特邀為文化學者一同前往。大家來到拉薩,走進關帝廟,看到這座藏漢多民族友誼見證的廟殿殘破不堪,心情十分沉重。

    中央記者考察團回到北京,紛紛發表長篇署名文章,向海內外講述西藏關帝文化的故事。新華社高級記者李光茹、新華社西藏分社社長劉偉在《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了《浩氣長留天地間》,文章說:「我們期待拉薩關帝廟早日恢復原貌,讓更多的人拜謁關公匡扶正義的品格和神勇精神。」

    沒多久,國家撥款數百萬元,動工修復拉薩關帝廟……

    西藏珠穆朗瑪關帝廟文化顧問

    弘揚關帝慈善基金會 朱正明

123.jpg 

 在拉薩關帝廟大殿前,藏族姑娘瓊達展示拉薩關帝廟珍藏的關帝像(朱正明攝影)

[责任编辑:高心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