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帝顯聖護佑保鄉衛家的義民軍-香港商报

關帝顯聖護佑保鄉衛家的義民軍

2022-06-17
来源:香港商報

 關公信仰因華人而走向世界,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關公信仰。關公的事跡廣為傳頌,成為教化民風,勸惡向善的典範。加上關公顯靈事跡多不勝數,因此屢經歷代帝王加封。筆者今天要分享的關帝護國祐民神跡,是在清初協助台灣高雄六堆義民軍退敵後,人民感戴神恩設立的「德勝公壇」。這也是美濃存亡絕續之戰的重要文化遺跡,具有重要的宗教文史意義。

 清朝時期台灣發生兩次規模最大的戰亂,一是康熙年間鴨母王朱一貴事件,一為乾隆年間的林爽文和莊大田的反叛。特別的是乾隆五十二年六月廿四日,適逢關聖帝君聖誕,莊大田部隊圍攻瀰濃莊,幸獲武聖關帝顯靈義助六堆義民軍退敵保莊。這在高雄縣文獻叢書和美濃鎮誌中均詳載義民軍的作戰實錄,筆者再參考副總理黃袞和廖芳所合撰的當時戰爭日記《邀功紀略》,以下根據資料概述「德勝公」顯聖助陣事跡。

 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台灣府知府取締天地會,林爽文率軍劫獄反抗,莊大田和林爽文南北呼應,全台十之八九入林、莊掌握。在連下彰化、諸羅、鳳山等三大縣城後,準備進攻台南府城之際,在旗山區與粵莊人士進行對峙。不過由於林爽文大軍駐紮諸羅,莊大田駐守鳳山,兩人由南北兩路包抄圍攻台南府城,府城戰況仍勢若危卵,隨時可破,於是海防同知楊廷理兼任府事,急調義民軍救援。

 儘管林、莊二人南北呼應,勢如中天,但粵莊人士因先祖曾被敕封為義民,不願附和;而且林爽文勢力也攻打台灣客家莊,於是桃竹苗、六堆等地的客家居民也紛紛以鄉勇形式組織「台灣客家義民軍」,配合清軍圍攻,抵抗林、莊勢力。莊大田見粵籍人士不願舉兵,遂一面向粵莊喊話招安,一面攻陷邊緣四十餘莊。然粵莊紳耆皆誠信關聖帝君神威護佑之靈驗,值此危急存亡之時,遂齊聚忠義亭商討禦敵之策,並且商議出堆章程。最後決議以六堆總理曾鶴峰為中軍主令,黃袞、廖芳、劉繼亭三人為中軍參謀,負責指揮軍務。曾鶴峰在黃教之亂時就擔任六堆義民軍大總理,林爽文和莊大田發動反清抗爭後,曾鶴峰奉台灣道永福招募義民,並且召黃袞和廖芳來台輔佐並重組六堆義民軍,協助朝廷平亂。更重要的是,這幾位義勇軍統帥,平日素以關帝威儀為楷模,虔誠奉祀帝君,同時不忘於休兵時向基層推廣關帝五倫八德,因此雖為義勇軍,但官士兵的知識素質並不亞於一般識字士民。

 戰事蔓延到乾隆五十二年五月中旬,為避免繼續塗炭生靈,於是參贊將軍常青及道府各憲決定諭調義民軍援府協助守城。眾人商議結果,以副總理黃袞、廖芳、劉繼亭為領隊,率義民軍連同瑚參將率領千名官兵,於六月廿二日設法由該處山路前往府城。義民軍先於前兩日在河邊揚旗吹角虛張聲勢,使莊的部隊誤以為義民軍將由大路前往府城,廿一日悄悄啟程,廿二日屯兵內門山口,準備馳援台南府城。

 但是義民軍到府城次日,莊大田部隊接獲線報探知六堆義民軍精銳兵馬軍援府城,六堆兵力銳減,於是傾巢而出,分頭攻打義民軍總堆。大批敵軍將百里粵莊圍得水洩不通,瀰濃莊危在旦夕,留守義民軍一時不知如何應付。幸而各部統兵基層幹部臨危不亂,一邊組織守軍奮勇抵禦,一邊指導兵士要效法武聖關帝忠義精神沉著應戰。於此危急存亡之時,忽然陰雲四合,狂風大作;敵軍突然潰散敗逃,義民軍見狀士氣大振,於是乘勢追趕,殺敵二千餘人,生擒數百人,取得反敗為勝的重大戰功。

 後來經曾總理詳細審問生擒來的俘虜,沒想到幾乎所有人的供詞都是大同小異的內容:

 「接戰初時大獲全勝,我們正想乘勢攻破右堆,忽然狂風大作,眾人齊見那半空中出現一位赤面長鬚的高大威武神將,縱紅馬揮長刀帶領無數兵將殺奔下來,我們兵卒頭腳身手被斬斷者不計其數,眾人見此景象,無不心驚膽顫,於是大家紛紛抱頭鼠竄,毫無抵抗之心。」

 眾人一致認為是關聖帝君顯聖扶持,於是虔誠設壇致祭拜謝神恩,祭文曰:

 「恭惟 義膽忠肝,扶炎漢而討吳伐魏,伏魔盪寇,討逆佐國,而赫聲濯靈,慨自逆匪跳梁,台北台南,莫不震動,潛庇默佑,港東港西,貼然平安,暢旺興師,豈盡讀春秋而伸大義,群思敵愾,皆欲效夫子而戴皇朝,今者逆黨退卻,鴻恩上賜,報恩有自,盡歌舞之三軍,聖德無涯,奠山河之半壁,尚饗!」

 祭畢並尊稱顯靈帝君為「德勝公」,並於助陣殺敵處埋下碑文歌功頌德,同時上報朝廷。於是美濃「德勝公壇」遂成為史料記載甚詳的關帝顯聖史跡。諸如此類關帝護國祐民的神跡不勝枚舉,筆者僅就史料明確記載,並有立碑撰文之事跡與讀者們分享,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信奉關帝必得庇佑之神威靈顯。(下周五待續)

 忠義人才培育學院副教授 蔡翔宇

[责任编辑:杨颖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