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帝匡扶漢室的理想正是復興中華的偉大願景-香港商报

關帝匡扶漢室的理想正是復興中華的偉大願景

2022-07-08
来源:香港商報

 《三國演義第一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開宗明義就提到桃園三結義的誓詞:「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從此刻開始,劉、關、張三兄弟在神州大地上追北逐南、征東討西,長達卅年的奮鬥,才取得了鼎足而立的基礎。雖然只是三分天下,但至少也完成了兄弟三人最初的盟誓。自此以後,每個朝代的炎黃子孫,無不是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兢兢業業,勤勤懇懇。

 每當翻到《三國演義第二十五回‧屯土山關公約三事,救白馬曹操解重圍》,不得不讓人對帝君三事之約的信念感動萬分:「一者,吾與皇叔設誓,共扶漢室,吾今只降漢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處請給皇叔俸祿贍,一應上下人等,皆不許到門;三者,但知劉皇叔去向,不管千里萬里,便當辭去。三者缺一,斷不肯降」。帝君寧辭張遼所提三便,就算身受三罪而死,也不願背離結義誓言;這種重然諾、輕死生的大無畏精神,絕非當時亂世眾多割據諸侯能夠仿效,更遑論要追隨學習。帝君深信唯有劉皇叔的正統身份,才能完成救萬民於水火,重現太平天下的和平盛世。所以他毫不留戀曹操慷慨給予的高官厚祿,甚至是特別引薦朝見聖上後賜封的侯爵位階,寧願回到皇叔身邊,繼續顛沛流離,尋找機緣。

 回顧《三國演義》的記載,古城聚義後,在汝南集結了五萬餘忠義之士欲對曹操後方進行突襲;同時也對袁紹發起了共同夾擊的聲討,無奈事與願違,最終仍不敵曹操的奸險狡詐,殘餘一千餘人被迫徙往荊州劉表依附,開始了「屈身守勢,以待天時」的漫長歲月。「遙想中華民族所建立的輝煌歷史,中間也曾出現兩次外族征伐統治的黑暗時段;上個世紀更是受到列強撻伐,甚至有鄰國攻略入侵的慘狀」。於是當我們設身處地去思索,在夜深人靜之時,皇叔、帝君以及麾下一眾具有王佐信念的文臣武將,在投靠劉表、蟄伏新野小城,那種寄人籬下的卑屈,但是仍舊企盼有朝一日能夠重現漢室光榮。這種心心念念、魂牽夢縈的理想,不也正是希望實現中華民族和文化偉大復興,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國家目標。

 所以直到諸葛亮《隆中對策》所提出「天下三分之計」的藍圖,皇叔與帝君等人所企盼的漢室復興,才終於有了初步的軌跡可依循。我們看《三國演義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決策,戰長江孫氏報讎》中皇叔對諸葛亮的求教所言:「漢室傾頹,奸臣竊命,備不量力,欲伸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迄無所就。惟先生開其愚而拯厄,實為萬幸」。從這段話可了解到「大義」就是希望漢室能夠復興。而諸葛亮則給予實質的精闢回答:「將軍既帝室之冑,信義著於四海……百姓有不簞食壼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大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回顧之後的十年歷史,也確實一步一腳印地照著這個步調進行建設,若非是孫吳背盟,聯手曹魏夾擊帝君,或許兩千年前復興漢室的偉大願景,就不會只是一個目標,卻無法實現的夢想。

 然而對帝君而言,當皇叔取得漢中,並進位漢中王的同時,出兵襄樊的帝君謹遵諸葛亮的叮嚀,深信同為盟友的孫權,也會為了大義一起奮鬥、共討漢賊,同扶漢室。這也就是後來在臨沮被俘後,帝君罕見地破口大罵:「吾與劉皇叔桃園結義,誓扶漢室,豈與汝叛漢之賊為伍耶!」相信對帝君而言,即便兵敗遭叛之際,他一定還有自己的夢想、目標要追求。就算最後必須刑死,也絕對是昂首挺身,絕不屈膝;因為關帝明白他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漢室的復興、國家的富強而努力。所以無論生死,關帝明白絕對不能後退,也絕對不能中途認輸。所以在麥城面對諸葛瑾的勸降,他明白的表示「安肯背義投敵國乎?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身雖殞,名可垂於竹帛也」。這是聖帝的堅持,帝君的驕傲,其實也是每個身為中華兒女、炎黃子孫所必須奮鬥不懈的理想與目標。

 時至二十一世紀的今日,筆者以為要讓中華民族和文化能夠發揚光大,人與人間必須要拋開成見,異中求同。如諸葛亮隆中對所提到「西和諸戎,南撫彝越,外結孫權,內修政理」。若能延續這樣的理念與人相處,再遵行關帝精忠沖日月,義氣貫乾坤的精神,相信社會一定會更加祥和,人民必能安居樂業,使國富民強,讓中華文化遍布全球五大洲,進而使世界大同的理想目標早日實現,若是,即可讓中華民族揚眉於海內外。這也正是關聖大帝護國祐民,太平開天,普度皇靈的偉大悲願。(下周五待續)

 忠義人才培育學院副教授  蔡翔宇

[责任编辑:杨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