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關帝信仰沿革及發展概況-香港商报

台灣關帝信仰沿革及發展概況

2022-10-14
来源:香港商報網

 關帝,民間俗稱關公、恩主公、關帝爺、關聖帝君、伏魔大帝、山西夫子、文衡聖帝、伽藍菩薩、蓋天古佛,其德位與文聖孔子並列為武聖帝君,華人世界的民間信仰更推崇為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等等。

 關帝信仰遍及社會各行業各階層,一千八百多年來,不斷演繹着華夏文化的倫常八德,關帝精神也成為世人的行為準則。關帝成神後,屢顯神跡護國祐民,藉着鸞書垂示聖訓教化黎民,成為華人世界重要神衹。關帝一生恪守忠孝節義,正氣凜然的英雄事跡留芳後世,是人們行為的典範、人格之楷模,歷代君王皆有賞賜封誥,由侯而公而王而帝,最終成聖成神,讓芸芸眾生頂禮膜拜的「關聖帝君」。

 台灣的關帝信仰,大都隨着明清時期由閩粵一帶的先民拓台開墾過程所形成,一尊聖像、一個香火都是先民的精神依靠。在那物資貧乏,人與天爭的年代,疾疫瘟蝗天災肆虐,唯有仰賴祈求神明護佑,合併醫療與教化功能,自然在通過關帝崇祀的神道設教,將優良傳統的華夏文化與信仰落實在地區的群體之間。時至今日,關帝信仰隨着時代變遷,現已成為台灣宗教主流。

 根據《台灣縣志》與《諸羅縣志》等文獻記載,台灣的關帝信仰從明朝末年開始,到清代大盛。早期閩粵民眾在遷到台灣的過程中,渡海遭遇猛浪,披荊斬棘墾荒拓地。為保平安在各地分設寺廟,關帝的民間信仰即成為當時安定人心和社會教化的重要力量。

 台灣關帝信仰承接大陸一脈,不論是來自福建東山、福建泉州,或是中原地區都有共通性的文化模式。根據加拿大中華道教關帝協會的文獻記載:「台灣早在元朝就傳入了關帝的信仰,首座關帝廟於元世祖時建於『高雄市郊五塊厝』。明末清初時,鄭成功之子鄭經在台南赤嵌樓之南建『關帝廳』,奉祀由大陸福建省漳州東山島的銅陵關帝廟,分靈請回的關帝金身,清雍正五年列為政府祀典,故名『祀典武廟』,俗稱『大關帝廟』,為當時台灣關帝信仰的中心。明清之際民間信眾相繼從『銅陵關帝廟』迎請關聖帝君金身奉祀台灣各處,發枝綻葉後,現在幾乎每一縣市都有關帝廟」。而台灣學者陳柏勳在〈高雄五塊厝關帝信仰中心──以高雄關帝廟為例之研究〉一文記載:「高雄五塊厝關帝殿已成規模,肇建年代應在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之後,康熙三十年(1691年)之前較為合理;但若追溯已形成祭祀信仰之年代,亦有可能肇建於元世祖三十年(1293年)」。

 如台灣雲林四湖保安宮的歷史,根據《福建泉州通淮關嶽廟志》和《保安宮沿革》記載:「本宮奉祀之山西夫子 關聖帝君,係於明末清初(公元1661年)國姓延平郡王佔據台灣後,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之居民紛紛向外移民,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第三批移民來台,斯時,莫不以木舟為渡海之交通工具」。若從明永曆十五年(公元1661年)鄭成功趕走荷蘭人開始算起,關公信仰來台已有三百六十餘年。在這麼漫長的歲月裏,關帝信仰早已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生根發芽、成長茁壯。基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很自豪地說:「關帝不只是海峽兩岸的關帝,更是海外華人的關帝」。

 目前台灣的關帝信仰,以儒家孔孟思想融合了道教、佛教及其他教派,吸收西洋文化在民間宗教活動上蔚為主流,經常辦理交流活動。以關帝忠、義、仁、勇之精神,結合社區公益救濟扶貧、獎助就學、慰問孤老、造福社會人群等均以弘揚關帝忠孝節義的精神為主軸,建立善良社會風氣。據統計,台灣各縣市已有一千多間關帝宮廟寺壇堂,甚至遠在南中國海的東沙島上也有一間「東沙大王廟」,唯一的主神就是關聖帝君。台灣人口二千三百多萬,關帝信眾就達八百萬到一千萬人之多,約佔總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

 綜觀在台灣及海外華人世界,關帝信仰算是「全職全能」的大神。除了民間信仰外,歷代亦以文聖孔子、武聖關公同祀,並為正統政教所奉行,所以關聖帝君的精神在朝野都發揮了全面與最大的影響力。從帝王將相到販夫走卒無不嚮往,乃至到了近代,海外移民風潮興起,關帝信仰亦隨之傳播到南洋、歐美等地。

 關帝的忠義精神橫貫古今,並形成一種文化特質與民族性格,有鑒於當今世道衰微,我們應該匯聚關帝信仰的力量,跨越國界地域,群策群力,矢志弘揚帝君忠義精神,促使世界重新重視道德,共同來喚醒傾頹的人心,建立人類文明新秩序!(待續下星期五)

 忠義人才培育學院講師 吳文興

[责任编辑:黄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