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江苏 > 每日经济

南京邀16名專家縱論數字經濟 深描創新名城藍圖

2019-09-20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在數字經濟爆髮式增長並深刻改變世界經濟體系、重構全球產業格局,中國經濟業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大背景下,江蘇省南京市人民政府於9月20日主辦「2019南京市長國際諮詢會議」,以「發揮數字經濟競爭優勢,深化創新名城建設」為主題,邀請來自海內外的16位專家學者、企業高管共同為南京全面建設數字經濟名城描繪藍圖。
 
2019南京市長國際諮詢會議現場
 
  以數字經濟深化創新名城內涵
 
  在2016年G20杭州峰會發佈《二十國集團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後的兩年時間裏,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達31.3萬億元人民幣,佔GDP比重35%,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67.9%,成為了世界數字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如何把握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契機以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能,業已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深刻命題。
 
  「六朝古都」、「十朝都會」、「創新名城」,歷史與現實交織,賦予南京無可複製的人文積澱及全新的歷史期許。「南京作為省會城市、中心城市,當前已具備建設數字經濟的條件和優勢。」南京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楊學鵬表示,近年來,南京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名城,作為首個中國軟件名城,南京大力發展數字經濟,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深度融合的產業新模式、新業態正不斷新興起。
 
  楊學鵬同時指出了南京在創新發展的過程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如「政策較多、但支持偏散」、「起步較早、但進展偏緩」、「資源較優、但轉化偏慢」、缺乏創新龍頭企業和「獨角獸」企業,缺乏具有開創性、領先性的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為了更有針對性地在此次會議中討論「數字經濟名城解決方案」,楊學鵬提出了「如何在數字經濟時代精準定位」、「如何推動數字經濟領域前沿創新」、「如何加快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如何打造通向未來的智慧城市」、「如何構建數字經濟發展生態圈」等五個大類、十餘個具體問題。
 
  「綠色曲線」盤活創新資源
 
  南京擁有創新創業的「熱度」,坐擁53所高等院校,12所「雙一流」建設高校,集聚了81為兩院院士、40多萬科研人員、84萬在校大學生,優質的教育資源是南京經濟發展的巨大優勢,但南京科教資源優勢還沒有完全轉化為創新優勢。
 
  在經濟發展方面,南京作為江蘇省會的首位度優勢並不明顯,然而從城市創新首位度出發,南京可以依託全國的大學密集學科,將大學內創新力彈射到大學外的城市創新力上,建設成為未來大學城。中國工程源院士、同濟大學副校長吳志強從科教人才資源的角度提出,以創新企業為主體,以知識產權市場化運作帶動南京新型科創園區的發展為新的關鍵動力。
 
  吳志強認為,創新創業青年人才對南京的持續發展至關重要,南京需着力提高省內創新首位度。城市的綠色環境對科創動力和活力的發揮具有重要作用。他以自行繪製的pm2.5如何影響青年人才擇業的曲線圖指出,綠色環境越好,越能夠吸引青年人才,南京具有豐富的山水綠色資源,然而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卻未能將此優勢與創新發展相連。
 
  「低調樸實」不掩創新本質
 
  楊學鵬指出,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與利用新技術發展新經濟同等重要,南京作為國家重點佈局的「兩化融合」示範城市,注重推動傳統產業特別是製造業數字化轉型,聚焦數字資產、數字金融方向,重點推動產業企業資產數字化。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余曉暉說,數字產業化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先導力量,當前,雲計算、智能硬件等若干新興產業在全球經濟結構中所佔比重雖小然而增速較快,且中國新興產業的增速明顯高於全球增速。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數字產業化發展的領域之一,工業互聯網是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路徑,然而現階段工業互聯網平台尚處於發展初期,產業生態體系正在不斷演化。
 
  工業互聯網是南京發展數字經濟可以搶抓的一個關鍵領域,對此,余曉暉提出三點建議,即打造面向開放生態的工業互聯網平台運營、通過數據智能與服務協同能力提升面向企業外部的價值鏈、以智能工廠建設提升企業內部的生產效率。
 
  騰訊集團副總裁道峰早年曾在南京求學,在談及南京究竟具備怎樣的創新能力的問題時,他以90年代自主設計建設的南京長江大橋為例指出:「南京低調樸實卻從不缺乏創新精神,擁有着重大、持續、富有韌性的創新能力。」
 
  從新型城市治理出發,道峰提出,如何更好地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新興科技為社會輸出敏捷服務、為城市整體發展賦能,是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態型城市的重要推動力量。騰訊已在南京江寧區、建鄴區、江心洲等地啟動包括全亞洲最大的數據中心、騰訊首個雲啟產業基地及騰訊智慧建築/園區物聯平台等項目。(杜林 李愛)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