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榮膺2019年「全國十佳農民」 堅守中國飯碗巾幗不讓鬚眉

2019-09-22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付彥華 報導:金秋時節,神州大地飛歌,金黃稻浪翻滾。喜迎新中國成立70周年華誔之際,今天第二屆中國農民豐收節評選揭曉,哈爾濱市香坊區幸福鎮民主村農民、黑龍江省和糧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芳增亮「黑龍江農業名片」的青年農民 , 榮膺2019年度「全國十佳農民」獎。
 
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為張芳頒發獲獎證書
 
  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為獲獎的「全國十佳農民」頒獎。張芳手捧榮譽證書稱,將以此為新的起點,不負時代不負國,不負青春不負已,不忘初心,堅守使命,終生為築牢「中國飯碗"盡一份綿薄之力,報效偉大祖國。
 
全國十佳農民與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集體合影
 
  打拚 11年  開創了一個「和糧」時代
 
  張芳1986年5月出生於方正縣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現為農業高級經濟師,哈爾濱市人大代表,曾獲全國青年五四獎章、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哈爾濱市勞動模範等榮譽。 2006年回鄉創業,發展糧食種植、生產、銷售,共種植土地17.3萬餘畝,採取「互聯網+農民+合作杜+倉儲+生產+銷售」的新營銷模式,帶動70餘農戶,增收3530餘萬元。她創立的黑龍江省和糧農業有限公司在黑龍江省品牌大會中,經公眾投票榮獲了「黑龍江農業名片」的榮譽。
 
獲獎證書
 
  從80萬元註冊公司到如今固定資產3億多元,從單一糧食貿易到銷售300多種黑龍江特色農產品……11年的時間,張芳用自己的雙手開創了一個「和糧」時代。 生於農村長於農村,從小就受到從事糧食貿易父母熏陶,張芳成長經歷伴隨着很深的農業情懷,這也是她最終選擇農業的初衷。11年來, 和糧集團從糧食貿易發展為種植、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產 業化龍頭企業,資產總額增長206倍。在公司的起步階段,她有着這樣的經歷:頂着嚴寒帶車收購糧食,獨自一人背井離鄉到南方各大糧食集散市場尋找客戶,經歷過「三九」天貨車高速公路拋錨數小時,手腳凍得起了凍瘡,也經歷過南方糧食貿易市場一位無賴老闆無理訛詐,被困他鄉……
 
  在堅守中,張芳和她的和糧集團一步步成長。
 
張芳在CCTV17 2019年「豐收中國」全國十佳農民」相關活動現場為朋友們贈送精美雜糧
 
  為脫貧攻堅貢獻力量
 
  和糧的發展理念是打造食品安全的垂直平台,做食品供應鏈的安全服務商。張芳認為:產品的品質是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為了讓消費者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吃得滿意,和糧集團的稻米種植都是採用人工插秧、人工除草。同時,建立一物一碼農產品綠色安全追溯系統,每個產品都有唯一可溯源的識別碼,每個商品都有獨無二的「身份ID」,力求做到一種一苗守品質,一物碼保安全。
 
  公司先後設立有機種植基地6000多畝,有機認證產品22個:綠色種植基地6.7萬畝,綠色食品認證24個,通過了IS091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ISO2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HACCP關鍵控制點體系認證,同時引人歐盟、USDA、俄羅斯等國際有機認證,擴大境外高端市場的銷售競爭力。
 
張芳在稻田作業場景 心中充滿豐收喜
 
  張芳說,「包裝只是吸引人們的眼球,是外表,更重要的是產品的升級和開發,是里子。經過深度開發,挖掘產品的高附加值,線下銷售農托覆蓋全國的30多家和糧好客旗艦店,線上銷售與天貓、京東、蘇寧易購等300多家第三方電商平台合作,將糧食放到網上去賣。從2017年開始, 公司與貧困村合作,把貧困村的優質農產品通過公司銷售渠道賣出去,每個產品的包裝上都寫着句話:為脫貧攻堅貢獻力量。
 
  使命:堅守中國飯碗
 
  張芳有這樣一個目標,讓黑龍江的優質農產品走出去。現在,大米、雜糧、蜂蜜、山珍等兩三百種優質農產品通過公司的銷售渠道走向全國。讓每家老百姓的餐桌上都有安全放心的食品是和糧集團的願景,如今正一步步走向成功。
 
張芳和她的合作社社員們在田間地頭共慶豐收喜悅
 
  「我爺爺這一代開墾了北大荒,我父親這一代建設了北大荒,我這一代堅守中國飯碗就是我們的使命。」這就是張芳,一個有着幾分熱愛、幾分執着、幾分赤誠,有着農業情懷的新時代青年農民創業者!
 
  據悉,農業農村部對獲獎的」全國十佳農民「寄語殷切希望與鼓勵。希望受資助的「全國十佳農民"再接再厲,進一步轉變思想觀念,緊跟新時代步伐,更好地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努力在推動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的生動實踐中再創新業、再立新功。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