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黑龙江 > 时政要闻

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全員行動全力以赴繪就別樣「春耕圖」

2020-04-08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4月7日,記者從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獲悉,過去一周,按照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為切實保障春耕生產有序進行,築牢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增加穩住農業基本盤的底氣,省農業農村廳組建31個春耕生產指導組,克服疫情影響,俯下身子接地氣,下田頭抓春耕,細化工作舉措,強化指導幫扶,紮實有序推進春耕生產各項工作。截至目前,首批指導組已深入基層51個縣、98個鄉鎮、112個企業,共300餘個現場,為農民解決各類春耕生產難題120餘件。
 
  一是強化站位,明確責任。省農業農村廳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礎上,切實把春耕生產作為穩定糧食產能的政治任務,牢牢把穩農業基本盤。創建了7大類共37個微信群,充分運用微信、益農信息社、農業大數據平台等新手段,引導農資生產和經銷商開展「點對點」生產、配送,創新開展春耕生產。從3月31日開始,全廳成立由廳領導、總師牽頭負責,機關和事業單位人員、產業技術協調創新體系專家、技術人員組成的春耕生產指導組31個,每個組3—4個人,基本做到一個縣一個人,下沉到市縣、鄉村和田間地頭,有針對性地指導農業春耕生產。
 
  二是強化宣傳,解讀答疑。各指導組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全力做好春耕生產各項工作,督促各項惠農強農政策落實。加大對中央1號文件和省委1號文件精神的宣傳,統一基層幹部的思想和認識;加大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的宣傳,進一步釋放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政策信號,引導農戶合理確定種植結構;加大糧食生產政策的宣傳,尤其是將糧食生產目標要求進一步向縣市區進行傳達,增強各級抓糧食生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大省出台各項扶持農業生產政策的宣傳,尤其是促進農業發展的政策舉措、農資生產企業復工復產固定用工補助政策、水稻智能集中催芽補貼政策、秸稈綜合利用政策,促進農業春耕生產在疫情防控條件下兩手抓、兩不誤。針對農戶提出的疑問,指導組工作人員現場進行解答,並將在農業農村廳公眾賬號刊載的有關信息轉給對方,引導他們及早確定種植意向,積極當前春耕生產。
 
  三是強化調查,把握農情。各指導組帶着資料、帶着問題深入市縣和鄉村以及農戶、合作社,檢查核實工作進展情況,及時掌握農情現狀。經過調查發現,農民種糧積極性高漲。流轉土地的在增多,規模化經營面積擴大到1.38億畝,且一些市縣土地流轉價格較上年有所提高。肇源縣農村土地流轉面積72萬畝,經營單位數量2259個,旱田土地流轉價格在200-300元之間,水田土地流轉價格300-500元之間。建立了農村資源資產交易中心,對村級固定資產處置、資源發包、工程項目、大額採購等全部納入平台管理,3月30日前完成首批10個項目的交易。惠農政策深入人心。農資生產企業復工復產固定用工補助政策、水稻智能集中催芽補貼政策、大豆玉米生產者補貼政策等惠農政策廣泛傳播,參與水稻智能及種催芽的農戶同比大幅度增加。水稻集中浸種催芽標準高。水稻集中浸種催芽得到群眾高度認可,3月中旬就開始啟動,時間和進度都好於去年同期,已浸種142748噸、已催芽31452.3噸。佳木斯市全市智能化催芽車間檢修全部完畢並開始浸種催芽作業,已浸種1.25萬噸,占應浸種41.2%,預計4月5日左右陸續開展播種育秧工作。田間清理動作快效果好。各地認識充分,積極採取歇人不歇機等辦法加快未離田秸稈清理進度,目前已清理離田秸稈573.3萬畝,占應春季應離田秸稈606萬畝的94.6%。
 
  四是強化服務,破解難題。重點圍繞當前水稻浸種催芽、春季整地、生豬生產、人居環境整治、勞務輸出以及產業扶貧等工作開展有針對性的指導服務,確保各項工作按照農時要求有序進行。在水稻浸種催芽上,全面推廣11個方面的育苗生產技術建議,指導各地提高水稻育秧標準,確保育壯秧。在生豬生產上,指導各地採取現有場戶滿欄飼養、招商引資新建企業等辦法加快補欄,確保完成今年2100萬頭的出欄任務;在人居環境整治上,指導各地結合春季愛國衛生運動,抓緊清理村屯垃圾,治理髒亂差;在勞務輸出上,指導各地各地利用好各種途徑提前掌握省內外企業用工需求信息,及時安排用工企業和符合條件的農民進行對接,切實將供需信息轉換為輸出實效;在產業扶貧上,指導各地幫助貧困戶解決資金籌措、農業生產資料準備、線上線下備耕、農業機械作業等實際困難,保證貧困戶土地應種盡種,同時,積極組織貧困群眾外出務工,組織養殖貧困戶及時補欄,搞好動物疫情防控,多渠道增加收入。
 
  在走鄉入戶過程中,指導人員也非常關心各地的畜牧業生產,牽掛生豬穩產保供和奶業振興推進情況,在非洲豬瘟防控、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等方面進行了熱心指導,給農戶吃上了「定心丸」。
 
  五是強化示範,典型帶動。各組下基層後組織各地總結春耕生產經驗和典型,及時上報種植業處、綜合處,綜合處選取優秀素材進行宣傳推廣。截止目前,各組已上報有關肇州縣縣域經濟發展、慶安東禾水稻種植合作社聯社搶前抓早力爭再插「龍江第一苗」、省農業農村廳加快全省高標準農田建設等各類典型21個。(嚴璐璐 張曉磊)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