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陕西 > 今日热点

「金城」潼關發展凸顯高「含金量」

2020-04-12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傅博 報導:4月10日,陝西省渭南市「保護黃河生態、弘揚黃河文化、推動渭南高質量發展」主題採訪活動在潼關縣啟動。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正上升為國家戰略之際,地處黃河沿岸的潼關縣立足資源和產業的比較優勢,延伸支柱產業——黃金產業鏈,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打造循環工業經濟先行發展示範區,積極探索具有高「含金量」、符合縣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新路。
 
潼關首飾城正成為西北地區金飾品集散中心
 
  立足比較優勢  延長產業「金鏈」
 
  潼關位於秦晉豫三省交界,黃金資源豐富,被譽為「華夏金城」,黃金產業是縣域經濟的支柱產業。
 
  近年來,潼關縣依託黃金產業比較優勢,堅持「黃金強縣」發展戰略,大力推動黃金產業升級改造和產業鏈完善,推動全縣黃金產業可持續發展。
 
陝西聚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循環水池
 
  據介紹,2020年潼關縣將確保潼金公司3000噸新建選礦項目投產,項目建成後將成為西北地區規模最大的現代化採選企業,可實現日處理礦石3000噸,黃金年產量4.5噸,產值約13億;實施中金冶煉二期改造項目,增加低品位資源開發和尾礦綜合回收利用佔比;促成太洲冶煉公司再生資源回收綜合利用項目實施,建成後可實現年處理多元素金精礦9萬噸,冶煉廢渣3.5萬噸。
 
  為實現黃金企業由生產型向營銷型的轉變,潼關縣累計投資1.3億餘元改造提升潼關首飾城,擦亮「潼關金」品牌,將潼關金飾品街區從輻射周邊市縣,打造成為西北地區金飾品集散中心。目前,年銷售額約10億元,年利潤約4000萬元。
 
  潼關黃金產業發展中心蘇軍介紹,潼關縣目前正策劃建設黃金小鎮,改造廢舊金礦發展文旅項目,通過延長完善產業鏈,走生態化、綠色化、集團化發展路子,已初步形成了探、采、選、冶、貿易、旅遊、尾礦綜合開發利用的產業格局。
 
  發展循環經濟 聚集新興產業
 
  作為國家資源枯竭城市轉型扶持縣,潼關縣近年來全面推進轉型發展,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新興產業,走綠色發展之路,積極探索高質量發展新路。
 
  由於產業定位相同,為避免重複建設,潼關縣同毗鄰的河南省靈寶縣共同打造循環工業經濟先行示範區,實現信息、資源共享。
 
華潤潼關風電項目
 
  潼關縣黃河金三角工業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關卓介紹,預計新區五年內實現產值500億元,將帶動黃河金三角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區內企業陝西聚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家級高新技術生產製造類企業,生產各類高效能新能源電池正極材料所必需的高純電子級硫酸鎳、硫酸鈷,該產品廣泛運用於航天航空、衛星通信、新能源汽車、手機製造等領域。
 
  該企業發展勢頭迅猛,目前計劃投資4億元擴大現有生產規模,利用公司自主研發的「鈷鎳錳(鋁)酸鋰合成技術」、「鈷鎳錳(鋁)酸鋰廢電池環保回收利用技術」,進行新能源電池環保回收利用。該投資達產後預計實現年產值20億元以上,年上繳利稅1.2億元,同時完成聚泰閉路循環產業鏈設計,達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可持續發展」。
 
  位於潼關縣代字營鎮的華潤潼關風電項目是渭南市2015年招商引資項目,由華潤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3.94億元。目前,22台總裝機容量49.4MW的風機全部實現併網發電,每年可發電1.2億度,年營業收入預計5800萬元。
 
  華潤風電(潼關)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國琦告訴記者,潼關發展風電具有明顯的風況優勢,風電作為清潔能源,促進了潼關縣能源產業結構的進一步改善。該項目在國家稅收補貼政策期滿後可為當地每年增加稅收1400萬元。同時,年節約標煤3萬噸,減少大氣排放粉塵2.2噸、二氧化碳11噸。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