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江苏 > 特别报道

【蘇糧穩產增效觀察之一】

2020-05-13
来源:香港商报网
稻麥香里說豐年 江蘇人端穩飯碗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杜林 宋璟 報導: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糧食危機問題引發全球擔憂。中國糧食生產安全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近日,記者走進江蘇南京、鎮江、無錫、鹽城、宿遷等地農場、糧食生產企業、糧食高質高效生產示範區,實地調查了解江蘇糧食生產狀況。
 
 
  5年來年產穩定700億斤
 
  風吹麥浪,糧倉谷香。五月之初,江蘇沿海地區邁入初夏季節。記者來到位於鹽城東台的蘇墾農發弶港分公司國標儲糧庫。
 
  在一片片即將收穫的麥田旁,記者跟隨工作人員爬上糧倉。一打開門,滿倉的谷香撲面而來,蓋住了身後海風的濕涼。站在六米高的谷堆上,記者看到,倉內金黃色的稻穀被均勻刮成一道道瓦楞狀。工作人員向介紹,這是為了防止通風時稻穀凝結過多露水,通過刮楞,增加稻穀表面積,讓水汽更容易散開,稻穀不易腐爛。據介紹,這裡的國標儲備糧庫總投資1200多萬元,佔地32000平方米,於2016年成為中儲糧上海直屬庫倉儲基地,可存儲稻穀2.5萬噸。
 
蘇墾農發弶港分公司國標儲糧庫內,六米高的糧倉頂端刮成瓦楞狀,減少稻穀凝露
 
  與稻穀滿倉的直觀畫面相互印證的,是一組組數據。在3月16日江蘇省委舉辦的新聞發佈會上,江蘇省委副秘書長趙旻介紹,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5年來,江蘇糧食總產連續穩定在700億斤以上,江蘇人民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端穩糧食飯碗,江蘇為全國糧食安全作出貢獻。江蘇省農業農村廳數據顯示,2019年,江蘇全省糧食總播種面積8071.5萬噸,居全國第9位,主要為水稻、小麥作物。江蘇全省水稻、小麥面積均超過3000萬畝,稻麥佔全省糧食比重達84%;全省糧食平均畝產459.1公斤,居全國第4位,總產達741億斤,居全國第7位,單產、總產均創歷史新高。近年來,江蘇糧食生產總體處於緊平衡、略有盈餘狀態,主要糧食作物供給充足。分作物看,水稻產量391.6億斤,省內消費223.8億斤,調出到上海、浙江、福建等地135.4億斤;小麥產量257.8億斤,省內口糧消費79.4億斤,調出到上海、浙江、福建等地160.8億斤。
 
  困難與挑戰中 「三穩」促增效
 
  江蘇是沿海經濟強省,製造業實力強勁。相較於製造業智能化、大集群發展,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增產提效,面臨多重壓力。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中央和江蘇省委一號文件都明確提出,糧食生產要「穩」字當頭,要穩好政策,穩好面積,穩好產量。
 
位於鎮江新區、蘇南最大的單體水稻生產企業——江蘇潤果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內的稻穀烘乾機組
 
  糧食生產利潤空間在壓縮。採訪中,多位糧食生產經營者向記者表示,相比於製造業薪酬與工作環境,農業用工薪水不高、生產環境相對艱苦,導致用工難、用工年齡偏大。數據顯示,江蘇從事糧食生產農民平均年齡已超過60歲。2016年以來,國家先後下調水稻、小麥等最低收購價,糧食市場價格也隨之下降,加上農資等種糧成本「地板」上升,大家生產積極性也有所下降。
 
  穩定糧食生產面積重擔在肩。江蘇省辦公廳今年印發的《關於進一步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確保糧食穩產增效的通知》明確,今年江蘇全省糧食生產目標任務為糧食麵積8100萬畝、產量741億斤。8100萬畝的目標任務,比上年統計部門定案數增加了28萬畝。
 
  在這樣的背景下,落實糧食穩產增效如何做?「關鍵還是要提質增效。」江蘇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對記者介紹,江蘇主要採取的措施集中在三方面。第一是層層壓實責任,壓實「米袋子」省長負責制下的市縣長分級負責制,把糧食面積和產量分解到市縣鄉。第二是加大扶持,抓好糧食最低價收購、農機補貼、耕地地力補貼等,對水稻種植50畝以上的經營主體,按照補貼標準不低於每畝100元給予扶持。今年江蘇提出對水稻面積大的縣實現收入保險全覆蓋。第三是強化科技和裝備支撐,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今年江蘇要確保完成新增高標準農田360萬畝的任務,並明確提出將項目資金75%以上用於產糧大縣、高標準農田主要用於糧食生產。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