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黑龙江 > 时政要闻

全國人大代表王金會:守初心 篤黑土 築牢糧食安全「壓艙石」

2020-05-25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付彥華 報導:「中國糧食,中國飯碗」字字千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壓實『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14億中國人的飯碗,我們有能力也務必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是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報告是『定盤星』、一語中的」,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王金會作為來自農業戰線的代表聽了總理作的報告很受鼓舞與自豪。在分組討論會上他說:「我們既要堅決完成好國家確定的『保糧』任務,也要用好用足國家的扶持政策,穩住農業基本盤,築牢糧食安全的『壓艙石』。」
 
 
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王金會  徐旭/攝

  米袋子:國人每吃9碗米就有一碗產自黑龍江
 
  糧食安全久久為功。 「一群人·一件事·一條心·一條路·堅持一直走下去」。王金會代表畢業於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農學專業,1981年參加工作以來,曾先後在北大荒集團(黑龍江省農墾總局)、綏化市和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工作,人生40年寶貴時光都在這片黑土地默默耕耘、堅守初心、使命擔當。這位自嘲農村「老漢」的代表,一輩子只做一件事,與農為伍、與農共舞,身上始終貼着一個泥土芬芳的「農」字標籤,對這片黑土地有着最深沉的愛,是農業戰線的老把式、好把式和快把式。
 
 
  黑龍江是中華大糧倉,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去年,糧食總產1500.6億斤,實現十六連豐,連續9年全國第一,佔全國的1/9,每年給全國每人提供100多斤優質糧食。今年兩會王金會代表帶來了關於提高政策性農業保險中央財政保費補貼比例、關於支持黑龍江大豆種子基地建設、關於支持黑龍江省秸稈綜合利用、農民持續增收、黑土地保護等建議。他最關心的就是如何當好「壓艙石」確保糧食安全,農民增收以及生豬供應問題,特別關注「保糧食能源安全」的任務目標和政策舉措。王金會表示,作為糧食生產大省,深知責任更大、擔子更重,更要扛起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全力抓好糧食生產,穩固「壓艙石」地位,確保只要國家有需要,黑龍江就能產得出、產得優、供得上、供得好。
 
 
  第一穩步擴大糧食麵積。保面積。在嚴守耕地紅線、確保耕地總面積不變的基礎上,糧食播種面積擴大到21550萬畝,比上年增加43萬畝。從目前的春耕進度看,這一播種面積已全面落實。調結構。全省糧食作物呈現玉米、水稻面積增加,大豆和小麥面積略減的態勢,從種植結構上確保糧食產量穩中有增。穩政策。應對疫情影響,及早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農機購置補貼、水稻種子補助等強農惠農政策,還出台了「黃金十條」穩產保供扶持政策,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
 
  第二着力提升糧食產能。一要向耕地保護要產能。深入推進黑土耕地保護,全省秸稈覆蓋免耕播種面積1200萬畝。大力推進農業「三減」行動,示範面積達到5000萬畝。二要向農業基礎要產能。年內完成843萬畝生態高標準農田和59萬畝高效節水灌溉建設任務。三要向農業科技要產能。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推動良種、良機、良法、良田深度融合,提高水利化、農機化、科技化、標準化水平,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第三切實提高糧食品質。一要堅持綠色化不動搖。今年全省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達到8500萬畝,其中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分別達到7650萬畝和850萬畝。二要堅持標準化不走樣。堅持出口導向,對標國際標準、國內一流,全面積、全作物、全方位、全過程推進標準化,堅持先進栽培技術模式,進一步提高農業標準化生產水平。三要堅持優質化不變通。大力發展高賴氨酸、高澱粉玉米等,尤其要選用優良品種,推廣先進技術,提高投入品質量,保證糧食品質上乘。

  菜籃子:保障供給
 
  如何全力保障菜籃子供給?王金會代表稱,一要加快恢復生豬生產。全年生豬存欄力爭達到1350萬頭,生豬出欄力爭達到2100萬頭,豬肉產量達到150萬噸,爭取恢復到歷史最好水平。二要繼續推進奶業振興。加快奶牛良種繁育,推動奶源基地建設,生鮮乳產量力爭達到500萬噸。三要積極發展蔬菜生產。蔬菜、雜糧雜豆、鮮食玉米、食用菌等高值高效作物發展到2200萬畝。大宗蔬菜產量達到1100萬噸。
 
  王金會代表最後說,糧足則國泰民安。作為糧食生產大省,黑龍江省委省政府態度鮮明,一以貫之地抓好糧食生產,堅決扛起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確保只要國家有需要,我們就能產得出、供得好,為「中國糧食」「中國飯碗」做出龍江新貢獻。
 
[责任编辑:薛正轩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