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河南 > 今日热点

河南省政協「黃河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調研組」走進「山水焦作」

2020-09-17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郭軍勝 報導:9月17日,河南省政協「推動黃河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調研組」抵達焦作市,深入孟州市莫溝村、韓愈陵園,沁陽縣博物館以及溫縣陳家溝調研。
 
 
  河南省政協文化和文史委員會主任毛德富,副主任高紅,辦公室主任陳學選,副主任宋會喬,河南省政協委員張強、郭軍勝、潘偉斌,省文物局總工程師張斌遠,省文化和旅遊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副處長王立勇等參與調研,焦作市政協副主席楊世民陪同調研。
 
  上午8點30分,調研組一行首先抵達孟州市莫溝村。莫溝村位於孟州市產業集聚區內,三面環溝,背靠順澗水庫,汶水河貫穿南北,遺留傳統窯洞183孔,其中131孔是明清、民國的窯洞,人文資源豐富。2015年以來,莫溝村依託地貌和保留下來的窯洞為基礎,堅持修舊如舊,不砍樹、不填窯、不扒房,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明清、民國民居特色,將該村打造成宜居宜業、旅遊觀光為一體的民宿景點,成為在產業集聚區內「村莊就地改造」建設模式的傑作。席家布坊、何家大院等窯洞院落彩燈高掛,遊人如織;窯洞下就是引進順澗湖水建成的莫龍湖,佔地近千畝,依嶺傍水,樹水相伴,恍如江南。
 
  韓愈陵園坐落在孟州市城西6公里韓莊村北金山嶺半坡上,是我國一代文豪、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的墓祠。它始建於唐寶曆元年(公元825),興盛於清代,距今已有1200餘年的歷史,園內建築古樸典雅、古柏參天,有唐柏雙奇、韓文公神道碑、墓考碑等遺存,現在已經發展成一個風景區。
 
 
  韓愈的一生贏得了後人無限仰慕和崇敬,朝廷追封他為禮部尚書,諡號「文」,宋代大文豪蘇軾說他是「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尊他為「泰山北斗」;當今國內外許多專家學者發表專著肯定了他在文化、哲學發展史上的地位,在國際上專門成立了韓學研究機構,掀起了研究韓學的熱潮。近年來,韓園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每年接待成千上萬的中外來賓,是孟州市對外交往及旅遊業發展的一張名片。
 
  沁陽博物館是國家三級文物博物館,位於沁陽市覃懷東路,是在原天寧寺舊址上建立起來的。天寧寺歷史悠久,創建於隋代,時名長壽寺,唐武后時易名為大雲寺,金代又更名為"天寧寺",至明清達到鼎盛時期。1984年新館面積106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2000多平方米,有三聖塔、陳列展室、山門、石刻廊房、文物庫房等建築,是一處古建築與園林相結合的群體。
 
  館中設苑,石苑內150米的長廊內陳列着歷代石刻造像、書法碑碣和墓誌石200多件,上自漢魏,下迄明清,以其寶貴的史料價值,卓越的造型藝術和精湛的書法技藝為國內外學者、藝術家和廣大書法愛好者所珍視。此外沁陽市博物館還有另外兩個基本陳列:《沁陽革命史跡陳列》、《唐代大詩人李商隱陳列》。三聖塔居河南三大古塔之首,是目前中國古塔中保存狀況最好、形體最大、石刻資料最豐富的一座,具有一定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在沁陽博物館,調研組一行觀看了沁陽懷梆劇團演出的懷邦戲《穆桂英掛帥》。懷梆是河南省古老的稀有地方劇種,以打擊、說唱為主,因發源於明朝時期的懷慶府(今沁陽)一帶,故名懷梆,其前身是由圍桌說唱祈雨演變而來的海神戲,形成於明洪武、永樂年間。2006年5月20日,懷邦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懷梆唱腔、道白、伴奏、身段和特技表演等均具有粗獷、奔放、豪邁、激越的特點,撼人心魄,給觀眾以強烈的印象和感染。懷梆屬於北方梆子系統的板腔體,其唱腔、念白均按古懷慶府的方言口語發音吐字,具有濃郁的地方言語特色。因此,李商隱的詩歌《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通過懷邦演奏出來,愈加沉鬱淒婉,動人心魄,令人耳目一新。
 
  下午1點30分,調研組抵達溫縣陳家溝太極拳文化旅遊區。景區位於溫縣趙堡鎮西南的清風嶺上,南臨黃河,北依太行,與伏羲畫卦台、河洛匯流處隔河相望。建設有太極拳祖祠、祖林、太極拳博物館、太極文化園、楊露禪學拳處、東溝造拳處、陳照丕陵園、中華太極館、太極拳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等景點,是國家5A級景區。古色古香的各種建築觸目皆是太極拳烙印,讓這裏享有「古村聖境」美稱。
 
  少林拳和太極拳均是承載着中華文化精髓的世界遺產,是黃河文化孕育的瑰寶,是中原文化的兩張名片。借力焦作「一賽一節」良好平台,溫縣堅持「文武兩翼」平衡發展,持續組織系列活動,積極推進「兩山兩拳」戰略,以此叫響「太極拳發源地」文化品牌,讓太極文化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