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特别报道

皖黃山:從生活到藝術 徽州竹藝綻新彩

2021-07-19
来源:香港商报网
    竹,不僅僅寄託著文人的精神世界,還承載著普羅大眾日常生活的便利,最常見的,便是一件件竹製品。在皖南黃山市徽州區,從竹篾到竹雕,數十年來,竹,從未因時代的發展而退出歷史舞臺,而是在一代代手藝人的傳承創新中,彰顯出新的價值。
 
 
    創新傳承 竹製品彰顯新的價值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徽州地區山裏的村民,都有在房前屋後栽種毛竹的習慣,當地人的生產生活,也總是和竹製品息息相關。
 
    “買菜拎菜都是這個籃子……”方九一是徽州區呈坎鎮靈山村的一名老篾匠。今年已經66歲的他,自15歲拜師學藝起,就與竹子結下了不解之緣。從灶台上的刷把、筲箕到床上的篾席,從背上背的背篼到曬穀場上的曬席,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物件,都曾是方九一手中的誠心之作。“原來我們這個村子裏,家家戶戶都做”。每逢廟會,是村子裏篾匠們最忙碌的季節,大家要連續忙上好幾個月,趕制出來的竹篾製品,幾天時間就能銷售一空。
 
 
    方師傅說,篾匠是一門手藝活,靠著這門手藝,雖不能發財致富,但卻能養家糊口。那時靈山村是遠近聞名的“篾匠”村,他們經常翻山越嶺、走街串巷,憑藉一雙腿、一雙手,將竹篾製品銷往全國各地。
 
    在市場經濟大潮下,科技與機械替代了手工勞作,很多生活用品實現了流水線生產,傳統的篾匠也出現了沒活可幹的尷尬境地。而竹製品,卻在一次次傳承和創新中彰顯出新的價值。
 
    非遺代表 竹雕技藝驚世耀眼
 
    “像這個筆筒,就是代表著徽州的竹雕技藝一個代表作。這是一個高浮雕的一個技藝,像這個做鏤空,有12層工藝,這個是描述了我們皖南山村豐收的一個場景,這個是展現的是紅色題材場面……”在位於徽州區岩寺的黃山市徽州雕刻博物館內,陳列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徽州竹雕代表性傳承人洪建華的得意之作。
 
 
    早年,為了方便謀生,洪建華當過短暫的木匠。偶然一次接觸王世襄《竹刻》一書,徹底打開了洪大師的竹雕藝術大門,讓他的目光從木雕轉向竹雕,並開啟竹雕傳承與保護生涯。2006年,洪建華的“竹林七賢”筆筒走進故宮博物院,成為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故宮收藏的第一件現代竹刻藝術品;2014年11月,在洪建華和其他竹雕大師共同努力下,徽州竹雕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擴展專案名錄。
 
    以刀代筆,因材施藝,洪建華運用線刻、淺浮雕、深浮雕等工藝,將普通的竹子雕刻成一件件工藝品,從生活到藝術,傳統竹雕技藝以嶄新形式綻放時尚光彩。徜徉館內,當清麗的竹子,遇上花鳥就變得靈動、遇上人物就成了生活,雅致脫俗又妙趣橫生,歷史裏的故事、記憶中的風景,全在匠心巧手下有了靈魂和生命。(記者 吳敏 通訊員 鄭辰 閆豔 方曉東)
[责任编辑:赵书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