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特别报道

農民收入連續14年「跨千元增長」,合肥是怎麼做到的?

2021-08-04
来源:香港商报网
    8月4日,安徽省合肥市委農辦主任、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夏倫平向媒體公佈一組數據:2020年,全市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82元,分別高於全國7151元、全省7662元,連續14年實現跨千元增長,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33.8%,較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到2以內,為1.99:1。
 
    據介紹,合肥市農村常住居民經營性收入、工資淨收入、財產淨收入與轉移淨收入去年均實現增長。其中,人均經營淨收入為7597元,同比增長4.4%,占可支配收入比重為31.3%;人均工資淨收入為9020元,同比增長6.7%,占可支配收入比重為37.1%;人均財產淨收入為586元,同比增長6.9%,占可支配收入比重為2.4%;人均轉移淨收入為7079元,同比增長14.5%,占可支配收入比重為29.2%。
 
合肥市委農辦主任、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夏倫平接受記者採訪(孫軍/攝)

    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
 
    上述數字的背後有合肥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村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诸多探索和嘗試。
 
    夏倫平舉例稱,合肥市健全鄉村振興投入保障體系,連續13年出台促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政策體系,持續加大農業農村資金投入力度,撬動和引導更多社會資本投向農業農村。該市實施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建設千人培訓工程,建立了50個首席農業專家工作室。
 
    再者,合肥全面推進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積極探索宅基地「三權分置」,積極開展集體建設用地租賃住房試點,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加快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三變」改革步伐,全面喚醒農村土地、宅基地、房屋等「沉睡的資源」,97萬農戶領到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土地流轉面積占承包地的45%。
 
    統計數據顯示,合肥市1505個村居全部開展了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485萬集體成員身份得到確認,量化集體資產12億元;1148個村居實施農村「三變」改革,佔總村居數的76.3%,農民「三變」分紅675.5萬元;50萬元以上的經濟強村從58個增加到318個,5萬元以下的薄弱村全部消除。

    發放農村低保金10億元
 
    此外,合肥矢志打贏脫貧攻堅戰,112個貧困村2016年底全部出列,10.6萬戶21.56萬貧困人口到2020年底實現全部脫貧。該市逐年上調居民養老保險標準,加大困難群眾的兜底保障工作,提高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2020年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農村居民182.9萬人次,累計發放農村低保金10億元。
 
    夏倫平表示,合肥下一步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重要論述,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把高顏值生態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勝勢,按照「串點成線、連線成面、整體推進」思路,奮力打造環境美、文化熱、旅遊火、百姓富的美麗鄉村,加快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打響「生態文創到肥東」「賞花悅木到肥西」「休閒採摘到長豐」「鄉村旅遊到廬江」「湖光山色到巢湖」「多彩多姿看環城」等一批鄉村振興精品線路品牌,讓美麗鄉村掩映在山水之間,讓當地人能增收、周邊人有去處、外地人喜歡來。(記者柏永 孫軍)
 
[责任编辑:薛正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