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图片新闻

丹稜——廣東以桔橙牽手 為農商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2023-04-24
来源:香港商報網

    春天,是播種的季節,但在四川眉山市丹稜縣果農眼下,春天正是豐收時節。被譽為「中國桔橙之鄉」的丹稜縣,是全國最大的「不知火」丑橘生產基地。3-4月,丹稜縣十幾萬畝晚熟柑橘陸續成熟,橙黃一片。

    坐落在丹稜縣仁美鎮桂香村的興攀農場也迎來了「不知火」的採摘季,「採摘者」卻是遠在1700多公里的廣東消費者。他們正通過「認養一棵果樹」,獲得應季水果全年直配解決方案。從遠程種養監控到直播採摘、共享果園豐收成果,從泥土清香、到桔花飄香,進而享受舌尖甜香,他們正與丹稜縣實現夢幻聯動,深丹兩地企業合作推動高質量農業發展,實現「零」的突破。

图1.jpg

廣東消費者「認養一棵樹」

    據悉,不知火、春見粑粑柑、愛媛果凍橙等優質品種桔橙近年在廣東走俏。高品質消費需求催生高質量農業發展。2020年,四川省農業農村廳與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簽署了《進一步加強川粵兩地農業發展合作框架協議書》,川粵兩地農產品貿易資源共享走深走實。兩地企業乘着政策東風,通過政企、企企合作模式,以「智慧農業」「科技魅力」打開農產品市場新局,為兩地農產品貿易、農商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激活新引擎。

    打造晚熟柑橘「中國芯」培育基地  為廣東消費者帶來新的味蕾刺激

    丹稜果園裏一棵棵「不知火」丑橘樹、「五月脆」李子樹上掛着廣東消費者的「認領證書」,這僅僅是原產地農產品與消費者直接、生動交流的一個小小開端與片段。「丹稜樣板」農業正在為兩地農商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注入新活力。

图2.jpg

丹橙現代農業園區

    丹稜是全國最大優質「不知火」生產基地、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以農業為主的第一產業長足發展,有力奠定了丹稜「城鄉融合·共同富裕」的穩固根基。丹稜始終發揮「長在農業、優在生態、美在鄉村、富在農民」的比較優勢,瞄準「種中國最好晚熟柑橘」目標,探索「大園區+小業主」現代農業發展模式,構建「農戶+合作社」「公司+合作社+農戶」「龍頭企業+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利益聯結機制,實施「區域品牌+企業品牌」戰略,把加快現代農業園區建設作為推動傳統產業轉型、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和抓手,堅持改革牽引,強化科技支撐,打造桔橙總部經濟,同時加快探索建設「城鄉融合·共同富裕」先行示範區。

图3.jpg

新鮮採摘的丹稜「不知火」等熱銷桔橙

    「不知火因產品屬寒性,有非常豐富的維生素A、B、C、E,碳水化合物、胡蘿蔔素、鈣、磷、鐵等,尤其含糖量達到13°-14°,最高可達16°以上,成熟時含酸1%以下,十分符合廣東消費者口味,加上廣東地方政府出台政策鼓勵農產品上行銷售,銷售額達到標準給予獎勵。因此,廣東市場銷售很穩定。未來還會引進更多優質供應鏈企業來丹助銷。」 丹橙現代果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餘波告訴記者,為了保證產品品質,丹橙現代農業園區聯合中柑所、川農大等科研院校,建成中國晚熟柑橘專家大院、科技小院、柑橘博覽園、品比園,率先制定全國首套「不知火」種植技術規程和產品等級規格;引進百餘個柑橘品種開展試驗示範,選育大雅柑、金樂柑、夏雅柑3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雜柑新品種。

图4.jpg

丹稜興攀農場

    「共享農業」拉動內循環  農商文旅融合將是吸引廣東市場的下一個突破口

    新模式新機制萌發「新思路」。遠在深圳工作的詹仕攀受到丹稜「大園區+小業主」現代農業發展模式,以及「農戶+合作社」「公司+合作社+農戶」全新機制啟發,看到了勃勃生機。2017年,詹仕攀決定回去曾經讀書生活的丹稜註冊成立興攀農業,主要方向是種植基地的建設與發展。2022年,詹仕攀在丹稜縣的桂香村投資500畝果園,打造「認養一棵樹」計劃,幫助廣東消費者提供應季水果全年直配解決方案。「有地域特色、有產業品牌、有文化內涵、有經濟價值的標誌性產品,必將有效推動丹稜農業的高質量發展。目前興攀農場共享農業會員已達4000多人,其中廣東地區佔比30%,深圳地區佔比25%,這一模式保證了了當地農民種果的積極性,也拓寬了廣東消費者新鮮水果直通渠道,為兩地高質量農業合作探索出一條路。

    「詹仕攀是返鄉人才帶動鄉村振興的企業家之一。」從眉山市委組織部下派到丹稜縣桂香村任第一書記的郭瑞告訴記者,「盤活鄉村資源,我們需要活力、需要新鮮血液」。近年來,該村實施「人才返鄉,共建家鄉」計劃,建立起市級唯一一個村辦大學生(青年)創業孵化園,讓青年帶動起桂香村產業發展,把荒山土坡變為了產業園區,建立起粗加工、電子商務,農文旅融合等11個項目。目前,桂香村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已達到25178元。

图5.jpg

「記得住鄉愁」樣板村——幸福古村

    廣東擁有龐大的消費市場,需要更多的優質農產品來滿足百姓日益增長的需求。丹稜通過一棵果樹,讓廣東消費者了解一方水土,體味一方情緣。「丹稜實踐」表明,以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為指導,創新鄉村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就能實現推動美麗資源向美麗經濟轉變。未來,丹稜將繼續通過將農業產業與農耕文化相結合,把農業產業同鄉村旅遊相統一,為粵港澳大灣區展現,「記得住鄉愁」樣板村——幸福古村,形成「望得見山水」的旅遊體驗,創新推動兩地農商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記者 盛芳齡 通訊員 廖高國)

頂圖:丹稜果農迎來豐收季

[责任编辑:林梓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