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四川 > 经济纵横

七大定位 四川江油重塑縣域經濟發展格局

2023-11-10
来源:香港商報網

    「在重塑江油縣域經濟發展格局上,我們提出「在全國找榜樣、在成渝地區找定位、在全省找目標」來重塑江油的發展格局。」11月10日,在四川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第二場江油市專場會上,江油市委副書記、市長曾建軍作上述介紹。

    曾建軍進一步表示,在縣域綜合實力方面,江油今年成功進入全國百強,提出到2025年GDP超過1000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50億。

    在工業發展方面,將不斷打造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成渝地區製造業基地、四川省先進材料產業基地、綿陽市先進材料產業主承載地。

    在服務業方面,江油提出了要打造綿陽的副中心城市。

    在文化和旅遊業發展方面,江油定位打造成渝地區特色旅遊目的地、四川省樞紐性文化旅遊發展基地、綿陽市文化旅遊標杆。

    在科技創新方面,打造中國(綿陽)科技城科技創新主承載地。

    在城市建設方面,江油要打造綿陽的副中心城市。

    在農業方面,要建設四川省的農業強縣。

    曾建軍指出,產業是縣域經濟發展的定盤神針,是支撐縣域經濟發展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江油將全力以赴抓產業。首先確定了先進材料、清潔能源、高端裝備製造、食品醫療加工的主攻方向,明確了「1+3」工業發展空間,同時也明確了以產業園區作為工作的實施單元,明確了在骨幹企業中找工業項目,將工業的比較優勢發揮到極致。目前,江油特冶新材料成功入選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發佈了「李白故里·特材新城」產業名片和中國特鋼產業發展指數(江油指數),產業與文化正在完美融合,「李白故里·特材新城」特色產業名片知名度與影響力不斷擴大。

    針對文化和旅遊,江油將研究好、展示好、宣傳好以李白文化為核心的江油特色文化,提升江油已有的、即將開建的、正在策劃的一個個旅遊節點項目的吸引力、競爭力。

    服務業方面,不斷補齊城市短板;大力發展以物流、冷鏈為主的新業態服務業項目;創新城市住房保障模式,穩定房地產市場。

    在農業方面,解決涉農市場主體、農民、集體利益連接機制問題;大力打造江油特色品牌,抓好生豬等農業園區建設和「江油肥腸」「中壩附子」等特色品牌培育推廣。

    項目是經濟工作過程中最基礎、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具有「一子落滿盤活」的帶動作用。近兩年,江油全力抓項目建設,引進的首個產值過百億的融通高科項目,實現了當年簽約、當年開工、當年建成投產的高效運轉;首個總投資過百億的抽水蓄能項目已經開建,一大批重大產業項目也實現了投產達效。這一批重大產業項目的投產達效,有效對沖了江油產業轉型過程中存量企業下滑的趨勢。同時,狠抓政府投資項目,加快政府主導的一批投資項目的開工達產,有效對沖民間投資的不足,全力穩住投資的基本盤。

    強大的縣域經濟必須匹配強大的投融資體系,當前,江油正全力以赴抓投融資建設。專門成立專班,統籌好財政和國有企業之間的相關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解決好縣域經濟的支撐。在資產負債、資產注入、提高國有企業信用等級等方面不斷提升江油國有平台公司的實力。成立稅源培植專班,對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重點企業逐個研究、逐個輔導、逐個扶持,不斷壯大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全力以赴對接各類新興的金融機構,不斷策劃新的投融資產品,以投融資產品來支撐縣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創新投融資模式,在四川率先開展縣級和地級市(州)平台公司的合作,發揮出「1+1>2」的作用。

    據了解,江油在科技資源方面具有許多不可比擬或者不可複製的科技優勢。近年來,江油狠抓科技創新,與中物院材料研究所共建轉化平台;支持以生產應用型為主的企業創新主體建設,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65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38家。

    曾建軍指出,江油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對外,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打開格局,全力以赴抓好開放合作,不斷學習先進發達地方的成功經驗。同時,也要全力以赴抓好招商引資工作,不斷對外講好江油故事。

    對內,江油優化和出台了一系列抓經濟發展的機制。在全省率先掛牌了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一方面以正向激勵為導向全域推開激勵鄉鎮抓經濟發展工作,形成對縣域經濟的重要補充;另一方面,建立了歷史遺留問題化解領導小組及府院聯動等機制,幫助企業市場主體卸下包袱、輕裝上陣。

    曾建軍表示,這兩年,江油的財政民生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達到70%,老百姓對教育、衛生等民生方面的感知度、滿意度比較高。尤其是在森林防滅火、環保、耕地保護等方面牢牢守住紅線和底線,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記者 付莉莉)

[责任编辑:郭昕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