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经济纵横

海關「綜改方案」成新引擎 深圳三大綜合保稅區外貿向好態勢進一步顯現

2023-12-07
来源:香港商報網

    「我們剛剛獲悉通過高級認證企業,沒想到這麼快就可以享受分送集報免擔保的政策,首單2000萬元的退保金到位,這對我們公司來說是場及時雨,可以極大緩解公司的資金週轉壓力。」深圳市新寧智能物流有限公司關務經理袁園竪起了大拇指。這是坪山海關受理的首票綜合保稅區內高級認證企業分送集報免除擔保業務,標誌著該政策順利落地坪山綜合保稅區。

    據深圳海關統計,2023年1-10月,深圳市前海綜合保稅區、鹽田綜合保稅區及坪山綜合保稅區等三大綜合保稅區外貿進出口強勁增長,三大綜合保稅區進出口貿易總額達3412.9億元,同比增長11.6%,對全市外貿增長貢獻率達18.6%。

    推動發揮區內區外雙向開放功能

    據瞭解,今年7月31日海關總署出台了《推動綜合保稅區高質量發展綜合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綜改方案》),新寧智能物流有限公司能享受分送集報的便利措施,就來源於海關總署《綜改方案》。

    為促進綜合保稅區高質量發展,海關總署《綜改方案》按照完善功能定位、優化監管體系、提升發展優勢的工作思路,提出涉及海關事權的五方面23條具體改革措施。這些改革措施均以問題為導向,推動綜合保稅區由原來的「兩頭在外」為主,轉變為對內對外雙向開放並重的經濟功能區,進一步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同時,在監管方面更加順應企業發展實際,依託智慧化、智能化監管手段,優化全流程監管,建立更加貼合企業實際的監管體系,有力促進貿易便利化。

    今年以來,深圳海關認真落實海關總署《綜改方案》23條措施,落地優化賬冊管理模式、優化分類監管貨物管理、支持免稅保稅銜接發展、支持綜合保稅區與口岸聯動發展等創新措施,進一步引導綜合保稅區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切實解決企業堵點、難點問題,「高級認證企業分送集報業務免除擔保措施」就是其中的一個縮影。

    「分送集報免擔保」等改革落地深圳

    位於前海綜合保稅區內的深圳市越海全球電商供應鏈有限公司也是海關總署《綜改方案》的受益企業。該公司關務經理陳昆鵬對試行的改革措施感受頗深,他介紹說,以前區內企業對於涉稅商品開展分送集報模式通關,需要向海關提交《海關稅費保函》,而向銀行申請保函每年有擔保總金額千分之四左右的費用。「目前我司已經有一家客戶完成免除擔保手續,免除保函金額5000萬元,每年可節省約20萬元的保函費用,還有2家客戶正在辦理相關手續中。」他高興地說。

    為了推動該項業務盡快落地,深圳海關所屬蛇口海關在加大政策宣講的基礎上,及時梳理了企業申請辦理流程。對於政策發佈前開展「分送集報」業務的高認企業,逐一提醒企業第一時間申請退還擔保,充分釋放海關惠企政策紅利。

    多項便利舉措持續推進

    除此之外,「支持綜合保稅區與口岸聯動發展」這項措施已在深圳關區蓬勃發展,深圳海關創新實施「國際中轉集拼」監管模式,依託深圳港西部港區、大灣區機場群及中歐班列等本土優勢要素,打造「MCC前海」「MCC鹽田」物流監管模式,通過在前海綜合保稅區、鹽田綜合保稅區等設立國際中轉集拼監管作業中心,對境外進口貨物、國際轉運貨物、區內出口貨物開展分撥、集拼、轉運、清關等,進一步提升綜合保稅區與口岸聯動發展效能,便利貨物高效流轉。

    北京康傑空公司主要經營監護儀、顯示屏、解碼器等高價值貨物的出口,目前都是通過MCC前海經香港機場將貨物運到荷蘭阿姆斯特丹。企業負責人劉董表示,以前大灣區不同的發貨人需要各自用跨境專車先送貨到香港倉庫,在倉庫完成理貨後再送到香港機場,香港本土的倉庫人工成本很高,再加上二次理貨,整體成本高,時效也較差。「現在有了MCC這個物流模式後,貨物只需要送到深圳前海綜合保稅區,在綜合保稅區完成理貨申報後一站式集運到香港機場登機出運。成本和傳統模式相比節約35%左右,時效提升了30%以上。」劉董說道。

    同時,為支持鹽田綜合保稅區內企業開展出口海外國產電子產品售後維修業務,深圳海關所屬梅沙海關多次組織業務骨幹開展綜合保稅區保稅維修政策研究,梳理歸納保稅維修目錄重點內容,提前摸底、主動聯繫、動態跟進企業電腦、平板、無人機等產品保稅維修業務訴求。疊加鹽田綜合保稅區北閘貨運通道在去年實現了‘7×24’小時開閘通行、常態化預約加班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目前區內保稅維修業務已初具規模,保稅維修貨值較去年增長了近7倍。

    海關總署《綜改方案》出台以來,為更好落實改革、釋放紅利,深圳海關主動送政策上門,會同深圳市口岸辦、商務局聯合開展面向地方管委會、企業的「23項改革措施」解讀會,現場解決企業訴求,讓23條惠企政策「一站式、無障礙」直達企業。下一步,深圳海關將繼續強化政策和科技創新,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多元化發展,探索順勢監管模式,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記者 姚志東)

[责任编辑:林梓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