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根」 讓傳統村落「活」起來

2023-12-25
来源:香港商報網

    嶺南雄郡,山水人文,皇思揚古圍村,如同鑲嵌在大地的明珠,閃耀着歷史的光芒。走進傳統村落,斑駁的古堡城牆承載着歲月的沉澱,飛檐翹角、雕樑畫棟述說着客家傳奇……

    皇思揚村距今已五百多年,先後有黃沙洋、皇思揚、黃獅三個村名。其古建築群按「設治防禦」需求所建,施工技術巧妙絕倫,具有居家生態和世俗傳統文化的東方氣派。皇思揚村黨總支部委員楊守強如數家珍,「在這村莊生活的人們主要有蕭、楊、許、鄭四大姓氏。他們是明末清初從福建漳州遷至這裏圍寨建屋,繁衍生息,謀劃『天人合一』,圖展未來的建築佈局,打造基業。奠基的幾戶人家起先是開墾荒地,男耕女織、和衷共濟。直至乾隆嘉慶期間,才成為有幾千人口的村莊。」

2、皇思扬古围村.jpg

皇思揚古圍村

    當天,記者在該村看到,皇思揚古村內正進行着熱火朝天的建設:幾輛挖掘車在皇思瀝河道邊來回穿梭,石材、沙土被工程車輛運來,工人們將這處河道修建一新;另外一邊,古村內的建築也在進行改造,新的「四知堂」村民文化室正拔地而起.....

    「近年來,多祝鎮以皇思揚古村落保護發展為重點,積極爭取各級部門和多方資金支持。」多祝鎮人大主席曾吉永介紹,2022年投入500多萬元,逐步完成了武魁樓一期、二期修繕工程;2023年投入6000萬元用於組織實施皇思揚傳統村落保護發展項目,包括遊客服務中心、道路及配套設施、平西古道皇思揚段、古村落風雨橋、古碼頭修復修建及村莊燈光改造等30個項目。

    2006年,皇思揚古村落被省評為人文歷史類的「廣東最美鄉村示範點」;2008年,被評為首批27個「廣東省古村落」之一;2014年,被中國住房城鄉建設部評為「中國傳統村落」……這幾年,多祝鎮在皇思揚古村組織舉辦了一系列定向越野比賽,古村得以快速走紅。

    既塑造村容村貌之「形」,也鑄起農耕文明之「魂」。置身於「百千萬工程」的歷史進程中,近年來,惠東縣深度盤活傳統村落資源,打造山水田園觀光、民宿休閒體驗、生態農業共享、康養度假旅居的特色鄉村旅遊目的地,實現鄉村由表及裏、形神兼備的全面提升。

    煥發新生讓傳統村落「火」起來

    皇思揚村是惠州通往海陸豐,潮汕的水陸運輸的中轉站,又是南北來往商客的落腳點,舟車輻輳,絡繹不絕……走進皇思揚村,巷道經緯有序,也以卵石鋪成。其中設計佈局似乎是絕處逢生。多數巷道一眼望去好象一道「死胡同」,但當你走到巷道的盡頭時,就可找到出口處,從出口處走到「死胡同」,到了盡頭又有出口處,條條巷道通大路,真令你流連忘返……向來人述說着古老的故事。

    2017年,幾個從深圳自駕過來的文藝姑娘,看中了皇思揚古村的建築文化氛圍,與村里協商後,租下了屬於村集體管理的關西學堂古建築小院,經過2年多的改造裝修,古色古韻的民宿應運而生。

    「到這裏的遊客不少來自中國香港和澳門,還有各大公司的團建活動,也有專程到這裏研究古建築的老師學生,以及文藝創作者。」元熙文化民宿負責人徐冬梅介紹,該民宿在原有古建築格局未變的前提下,用對5個大小不等院落、15間客房進行了修繕,茶室、書吧、手作坊等一應俱全,極具客家文化風格。

    這兩年,元熙文化民宿通過網絡營銷途徑,編寫小紅書、製作短視頻等方式,把詩和遠方的古建築民宿對外推介,吸引了大量文藝青年的目光,並迅速在網絡上走紅。

3、皇思扬村党总支部委员杨守强.jpg

皇思揚村黨總支部委員楊守強

    「皇思揚全村共有17個村民小組648戶3188人,現常住人口約1200人。」楊守強說,村里大部分古建築都是分產到戶,如果僅依靠政府力量進行活化利用,對政府財力、組織能力都是很大挑戰,「第三方企業入駐古村,依靠外來資本活化古建築,就是一個很好的嘗試。」

    山水環繞,風光旖旎;層樓疊院,文脈悠悠。傳統古村落代表着歷史,屬於當下,更擁有未來。惠東縣堅持固態保護與活態傳承相結合,深度盤活傳統古村落資源,促進資源要素向鄉村聚集,真正將傳統村落打造成「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家園。(記者 盧偉)

頂圖:皇思揚古圍村

[责任编辑:林梓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