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重庆 > 要闻热点

彭水前三季度GDP增速重慶全市區縣第一

2023-12-25
来源:香港商報網

    記者從重慶市政府新聞辦25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重慶市彭水自治縣通過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遊業等生態產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不斷拓寬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通道,有力推動了鄉村振興和強縣富民,實現了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有機統一。2023年前三季度地區生產總值216.4億元、增長8.3%,增速重慶全市區縣第一。

    彭水縣長陳清松表示,下一步,彭水將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在築牢生態安全屏障的同時,進一步做優生態農業、做大生態工業、做靚生態旅遊業,更好融入和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和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著力建設具有西部影響力的生態綠色產品供給地。

    深耕農文旅融合發展

    據介紹,圍繞提質增效生態農業,彭水縣因地製宜發展「1+2+2」特色農業,做強紅薯「一主」產業,做大中藥材、畜牧「兩輔」產業,做優烤煙、茶葉「兩個傳統」產業。同時,註重提升畝均效益、深化利益聯結、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推動產業「接二連三」,培育龍頭企業30多家、農產品加工主體340多家,近三年農業總產值增速保持在6%左右。

    在提級擴能生態工業方面,彭水縣實施生態工業「產值倍增計劃」,做大做強清潔能源、健康食品、特色輕工、民族醫藥等產業集群,近三年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速保持在7%左右,工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13%以上。推出一罐水、一袋粉、一盒餅、一聽飲、一桌菜、一杯茶、一瓶蜜、一桶油「八個一」健康食品,彭水不老泉水、晶絲苕粉、酸辣粉、蜂蜜、火吉飲料、黔中道紫蘇油等產品遠銷國內外。

    通過不斷豐富文旅精品,彭水縣提檔升級生態旅遊業,持續做好苗食、苗繡、苗藝、苗歌、苗舞、苗醫、苗藥、苗寨、苗城「九苗」和食養、藥養、康養「三養」文章。2023年1—11月全縣接待遊客2260.6萬人次,其中過夜遊客320.3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117.1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64.5%、30.1%、65%,彭水有20萬群眾直接或間接因生態旅遊業受益。

    堅決守護好綠水青山

    重慶市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到,支持彭水等渝東南區縣創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如何統籌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產業發展?陳清松在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表示,彭水縣在大力發展生態產業的同時,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加快構建生態安全屏障,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讓彭水一江碧水、兩岸青山的美景煥發新風采。

    全面落實「林長製」「河長製」,紮實做好「增綠」「治水」文章,彭水縣森林覆蓋率達60.4%,烏江(彭水段)、郁江(彭水段)水質穩定保持在Ⅱ類及以上,獲評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郁江被評為全市美麗河湖優秀案例,芙蓉江(彭水段)入圍全市首批58條幸福河湖創建名單。

    從嚴抓好環境汙染防治,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2022年縣城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362天、優良率99.2%,創全縣歷史新高,今年前三季度水環境質量排全市第1位。

    將綠水青山的生態優勢轉化為金山銀山的發展勝勢。據介紹,近年來,彭水縣緊抓「建設具有西部影響力的生態綠色產品供給地」目標,著力推動生態工業高質量發展。圍繞自身資源稟賦,大力培育發展清潔能源、健康食品、特色輕工、民族醫藥、新材料及戰略新興產業等產業集群。2023年1-11月,全縣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50.8億元,同比增長4.3%。生態工業產業占總產值比重超過80%。(記者 陳爽)

頂圖:重慶彭水縣著力建設具有西部影響力的生態綠色產品供給地

[责任编辑:林梓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