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特别报道

合肥廬陽:加速構築「一核一城一中心」城區發展新格局

2023-12-28
来源:香港商報網

    12月27日,中共合肥市廬陽區委五屆六次全會拉開帷幕。回首一年,亮眼數字出爐,重大項目落地,高光時刻倍出,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進位。

    邁步新年,老城、西部、北部三大片區美美與共,「2+3+X」產業集群動能澎湃,「一保障兩建成」重任在肩,「一核一城一中心」城區發展新格局加速構築,廬陽鼓勁奮進、借勢成事,朝着建設全省高質量發展示範城區和長三角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首善之區目標昂首闊步。

2.jpg

合肥金融廣場 何剛 攝

    三大片區美美與共

    如何在城市高質量發展進程中賡續「合肥長子」榮光,是新時代交予老城區的試煉。爬坡過坎中,廬陽找到了答案——

    城區版圖一分為三。老城為錨,穩住「全省消費核心樞紐」內核;西部揚帆,逐夢「未來大科學城」征程;北部為槳,奮楫「長三角國際貿易中心」新篇。以「一核一城一中心」為舵,廬陽高質量發展巨輪正破浪前行。

    報告指出,未來,老城區將對標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擦亮歷史文化名片,推進商旅文融合發展,發揮以東怡金融廣場為核心的金融圈、以淮河路步行街為龍頭的商貿圈支撐作用,加快建設金融商貿最繁榮、文化底蘊最深厚的全省消費核心樞紐。

    西部片區將全力服務保障世界級大科學裝置集中區建設,集聚全球優秀人才,加速科技成果「三就地」,加快建設大科學裝置最集中、生態環境最自然的未來大科學城。

    北部片區將以合肥國際陸港為前台,以廬陽經開區為其戰略腹地,發揮「一帶一路」對外通道優勢,積極融入安徽自貿試驗區,發展跨境電商、現代物流等臨港產業,加快建設產業特色最明顯、內陸開放最前沿的長三角國際貿易中心。

    產業集群動能澎湃

    金融商貿等傳統產業依舊穩坐全省領先交椅,新興產業在廬州大地蓬勃生長。數據顯示,前三季度,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8.9%、持續領跑四城區,戰新產業產值增速連續34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1-11月,市場主體淨增1.5萬戶、同比增長41.5%,納稅主體新增1.3萬戶、同比增長22.3%,每平方公里企業超1100家、居四城區第一。

    未來,以「2+3+X」產業體系為前進航標,廬陽將搶占新賽道、錯位謀發展,加快推動產業融合集群發展,為城區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生機與活力。

    「2」指金融、商貿等傳統產業。報告指出,廬陽將轉型升級傳統產業:拓展金融業服務功能,加速金融項目落地,打造多元金融業態聚集地;促進商貿業提質增效,擦亮淮河路步行街「全國示範步行街」名片,推進「五個商圈」建設,重塑三孝口片區商業布局,打造高端消費業態集聚區。

    「3」指光電與儀器儀表、軟件與信息技術、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報告指出,廬陽將發展壯大新興產業:依靠產業園區聚集,啟動建設光電與儀器儀表、軟件與信息技術、未來創谷產業園,加快建設集成電路產業園、傳感器產業園,推動戰新產業多點開花;依靠龍頭企業聚集,支持大恆能源、中科太赫茲、恆爍半導體等戰新企業做大做強,帶動鏈上企業聚集發展;依靠政府基金聚集,發揮目標規模50億「廬州壹號」產業母基金作用,建立健全產業基金項目落地統籌協調機制,吸引優質企業來廬投資興業。

    「X」指先進核能等一系列未來產業。報告指出,廬陽將前瞻謀劃未來產業:持續跟蹤深空實驗室、BEST等重大基礎研究進程,前瞻布局空天信息、先進核能等未來產業;健全前沿科技「沿途下蛋」機制,建強用好未來創谷產業園,加大科技創新企業引育力度;搶抓「1+5+N」創新平台建設機遇,讓創新技術從「實驗室」走向「應用場」。

    民生底色溫暖厚重

    城市更新加速,生態答卷亮眼,街巷煙火旺盛,校園書聲琅琅……每一個微小「提升」的背後,都鐫刻着廬陽人奮力生活的美好印記。

    這一年,廬陽區多點發力,持續增進民生福祉。看城市面貌,鳳城路等7條道路建成通車,固鎮路西段等5條斷頭路打通,2200餘個停車泊位投入使用,37個老舊小區煥發新顏。看生態,優良天數比例近九成,飲用水源水質優良率 100%,新增和提升綠化面積42.5萬平方米。看就業,吸引1.4萬餘名大學生創新創業,全年新增就業2.8萬餘人。看教育,六安路小學蒙城路校區等3所校園建成使用,教育「雙區」創建通過省級評估。看文體,承辦全國智力運動會圍棋比賽,廬州意庫入選全市首批文創園區,「走讀老城」項目入圍「長三角人文經濟典型案例」,《快樂皮影娃》獲全國少兒舞蹈展演最高獎。看醫療,31家基層醫療機構標準化建設全部達標,家庭醫生服務工作在全國「優質服務基層行」會議上作經驗交流。看養老,「1+4+N」智慧養老服務模式上榜城市數字化轉型全國優秀案例,雙崗街道入選國家級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範名單……

    城因人而繁榮,人因城而幸福。報告指出,廬陽區將進一步推深做實「民聲響應」,持續改善城區面貌,推進生態綠色轉型,強化就業優先導向,擦亮教育「金字招牌」,深化健康廬陽建設,夯實文化中心地位,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以不懈努力鋪就市民群眾美好生活的幸福底色。

    站在新的起點上,廬陽意氣風發,將以更強產業動能、更高水平開放奔赴高質量發展的星辰大海。(余淼淼 何曉珺 秦炳煜)

頂圖:廬陽城區新貌 何剛 攝


[责任编辑:郭昕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