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四川 > 中华大地

曲藝劇《桃李春風一壺酒》在蓉首演

2023-12-29
来源:香港商報網

    12月29日,由四川省曲藝研究院、自貢市文化旅遊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聯合創排、推廣的曲藝劇《桃李春風一壺酒》在四川文化藝術中心戲劇廳連演兩場。該劇以輕喜劇為基調,將四川清音、四川金錢板、四川揚琴與潮流前衛的搖滾、電子樂結合,為現場觀眾帶來一場別出心裁的藝術盛宴。

IMG_5905.JPG

    表面「說菜」 實則「講人」

    曲藝劇《桃李春風一壺酒》由著名戲劇家魏明倫擔任文學顧問,編劇楊椽執筆,北京人藝導演楊佳音執導,講述了一家名為「鹽幫馬家樓」的自貢鹽幫菜館的興衰,透過一個行業,看世態炎涼、人情冷暖。

    自貢鹽幫菜屬於川菜派系,有百餘年文化傳承與積澱,有自貢獨特的地域特徵。曲藝劇《桃李春風一壺酒》自始至終都將「鹽幫菜」元素貫穿其中,但又不僅僅「說菜」。「劇中,有棒打鴛鴦的戲劇衝突,有餐飲行業之間的爾虞我詐和形形色色人物的大小心思,表面在說菜,實際上還是在講人的故事。」該劇導演楊佳音稱,本劇突出「菜是人做的」這一思想主題,以喜劇的外殼,包裹了一個並不輕鬆的故事。「一道菜包含着做菜人的氣質、人品甚至格局,借用劇中一句台詞:『你是什麼樣的人,你就做什麼滋味的菜。』」

    「戲一定是給當下的人看的,一定不能忽略觀眾的感受,所以舞台上一定要有趣味性。」近年來執導過多部曲藝劇的他認為,曲藝藝術生於民間長於民間,能讓觀眾在一天的辛勤勞動後卸下一份包袱,這就是其藝術生命力,「而四川省曲藝研究院開創這種獨特的藝術形式,用一個劇作為載體,將四川獨有的清音、揚琴、金錢板等曲藝形式能夠融匯其中,也推動了曲藝向前發展的一大步。」

IMG_5908.JPG

    「曲藝」湯底  「葷素」搭配

    《桃李春風一壺酒》融合了四川清音、四川金錢板、四川揚琴等傳統曲藝元素,並搭配着搖滾、電子樂等前衛的音樂表達,在不失濃郁的曲藝特色的同時新穎出彩,力求再一次顛覆觀眾對傳統曲藝藝術的刻板印象。

    作為一個講美食的故事,《桃李春風一壺酒》的音樂構思也體現了「色香味」。該劇作曲陳詠韻解釋:「曲藝元素是『這盤菜』的湯底,劇中運用了地道的四川曲藝唱腔,行家可以從中品嘗到資格的清音曲牌《月調》《青棡葉》,四川車燈調、四川揚琴《大調》《揚琴調》竹琴的原汁原味。而各種中西樂器搭配等「葷菜素菜」給予了本劇創新的空間,在『曲藝』的湯底里,燙出了不一樣的形色,塑造人物、鋪陳故事。」

    舞美設計也有新突破。首演現場,手繪樣式的屋檐及桌椅彰顯了四川餐館煙火氣的同時,又不失喜劇氛圍。「通過僅有一些道具的升降、加減組合,形成不同的場景需求,而黑白灰的手繪風格,則會更加凸顯人物的形象色彩。」本劇舞美設計吳宇說。

    「《桃李春風一壺酒》是一次很好的舞台融合嘗試,不僅展示了多種曲藝形式,還發揮了曲藝演員一專多能的優勢。」聊起本劇的亮點,本劇主演、曲藝表演藝術家鍾燕平表示,自己在劇中飾演的「胖辣子」是一個執拗、敢愛、敢恨,並且勇於創新的四川女人。「這點,和曲藝藝術的創新發展有異曲同工之妙。」她還認為,曲藝劇這種舞台形式,最大程度發揮了曲藝演員一專多能的特點。「院團的年輕人通過參演近幾年的多部曲藝劇,個個現在都能唱能演,綜合素質得到了極大提高,在展現個人能力的同時,也凸顯了曲藝藝術的綜合魅力。」

    「《桃李春風一壺酒》是四川省曲藝研究院對曲藝劇題材如何更加貼近百姓生活的新思考,也是四川曲藝工作者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的成果體現。」四川省曲藝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月在成都召開的2023年全國藝術創作工作會議指出,藝術創作要把人民作為藝術表現的主體,多刻畫、多演繹基層群眾,把生活作為藝術創作的源頭活水,而曲藝藝術正是最具有煙火氣息的藝術形式之一。據悉,該劇還計劃於2024年在自貢市開啟巡演。(記者 郭代勤)

[责任编辑:林梓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