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图片新闻

戴震誕辰300周年紀念大會在黃山屯溪舉行

2024-01-03
来源:香港商報網

    300年前,一代宗師戴震誕生在屯溪隆阜,他把一生全部獻給了自己鍾愛的學術,在考據學、哲學等領域建樹卓著,梁啓超稱他為「前清學者第一人」,胡適稱他為「近代科學界的先驅者」。1月3日,黃山市在戴震故里屯溪隆重舉行戴震誕辰300周年紀念大會,持續推動徽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來自中國社科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復旦大學等近50所研究機構、高校的專家學者,以及戴氏後人、當地社會各界代表200多人參加會議。

    本次大會由中共黃山市委、黃山市人民政府、安徽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黃山學院主辦,中共黃山市委宣傳部,中共黃山市屯溪區委區政府,黃山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承辦。

微信图片_20240103152411_副本.jpg

    賡續文脈傳承全面打響文化新IP

    徽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是戴震價值觀念的重要源泉。作為徽州傑出的歷史文化名人,戴震一生治學聞道,在天文、數學、歷史、地理、音韻、文字等領域卓有成就,是中國近代科學界的先驅;他扛起新安樸學的大旗,引領一代風氣,他主張「體民之情,遂民之欲」,飽含仁者情懷、民本思想。

    據悉,一百年前,為紀念戴震二百周年生日,梁啓超、胡適、陶行知等先輩在北京舉行隆重集會,有力推動了戴震研究,擴大了戴震的影響,尤其奠定了戴震在中國思想界的重要地位。

微信图片_20240103152404_副本.jpg

    「徽州是戴震的家鄉,是他求學求知的起點。我們在追溯時光中探尋戴震,我們在傳承發展中紀念戴震,我們在國際交流中傳播戴震。」黃山市委書記凌雲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她指出,仰望中華燦爛文化,人們總是會把目光投向黃山、投向徽州。發源於此的徽州文化,涵蓋經、史、哲、醫、科、藝等諸多領域,文成風、學成派、商成邦、俗益雅,孕育了新安樸學、新安醫學、新安畫派等諸多文化流派,產生了一大批思想巨人和文化巨匠,其中最具代表性之一的,就是集哲學、樸學、科學、治學於一身的百科全書式人物——戴震。

    凌雲表示,堅持保護第一、傳承優先,全面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深入挖掘文化遺產多重價值,推進文旅融合、活化傳承,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讓文化說話,堅定文化自信,賡續文脈傳承,讓歷史遺存與當代生活交匯共融、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和諧共鳴。將以紀念大會為新起點,共同推動徽文化研究闡釋傳播,全面打響文化新IP,推動徽文化更好地展示於當代、流傳於後世。

微信图片_20240103151536_副本.jpg

    讓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興起來

    屯溪作為戴東原先生的故里,300年後的今天,小城屯溪已成為國際「會客廳」、文化「博物館」、心靈「休憩地」和產業「活力區」。屯溪區委書記吳旭光表示,今天的戴震,已成為屯溪一塊仰之彌高的豐碑,一座博大精深的文化殿堂。我們將圍繞讓屯溪歷史名人「活」起來,深入實施徽州文脈傳承工程,加快推動徽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努力在大黃山世界級休閒度假康養旅遊目的地建設中打頭陣、作表率。

    據介紹,近年來,屯溪先後完成戴震紀念館、戴震藏書樓改造提升,命名戴震小學、戴震路,高標準推進戴震公園微改造精提升。成功舉辦《戴東原三百年》圖片資料巡迴展和《戴震年譜長編》新書首發式。

    300年來,戴學思想引領一代學術,學術理念至今仍有很高的價值,影響已超出中國,遠播世界。一直以來,黃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戴學的研究闡發,堅持古為今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因勢利導,深化研究,努力使其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發揮積極作用。

微信图片_20240103151524_副本.jpg

    開幕式上,與會嘉賓觀看了專題片《巍巍東原》、情景朗誦節目《東原故里韻悠悠》。大會期間,還先後舉辦戴震學術研討會、開展戴震文化考察活動。

    活動現場,黃山學院文學院教授、市戴震研究會會長潘定武發布黃山學院暨市戴震研究會戴學研究成果,黃山學院原黨委書記、市戴震研究會原會長汪良發代表黃山學院向黃山市委市政府贈送《戴學文庫》(第一輯)研究成果。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陳祖武致賀詞;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一級教授張立文、中共中央黨校哲學部教授王傑、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李開、武漢大學哲學院教授吳根友四位專家分別以現場或視頻方式作主旨報告。

    斯人遠行,風範永存。黃山市將以本次大會為契機,以高度文化自覺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持續深入挖掘徽學特別是戴學的時代價值,不斷探索讓優秀傳統文化新起來、活起來、興起來的有效途徑,全面推進文化強市建設,為建設大黃山世界級休閒度假康養旅遊目的地注入新動能。(記者 吳敏 通訊員 謝姍姍)

[责任编辑:林梓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