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591
走近屈原:詩魂國魂 汨羅情緣
时间:2014-12-31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如果說,《離騷》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刻畫出了一位堅貞高潔的愛國志士的光輝形象。那么,屈原的形象也在這詩句中顯得立體而豐滿。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這是屈原的執著,是他的真實寫照,人們沒有忘記這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將他的詩句互相傳誦。
 
  千古江流屈子魂
 
  自古"燕趙多悲歌,湘楚多志士"。屈原,楚辭的創始人。但屈夫子的祖籍不在湖湘。據《史記》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最終遭讒去職,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影響深遠。
 
  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一舉攻破楚國首都郢都。屈原聽此噩耗,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汨羅江。
 
  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聞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劃著各自的船來到江中,奮力打撈屈原的尸體 (此風俗日后演變成賽龍舟)。人們拿出家中的粽子、雞蛋投入江中,將魚喂飽。還有郎中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尸體免遭傷害。從此,每年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汨羅江上劃龍舟、投粽子、喝雄黃酒來祭祀他。
 
  憑吊:屈原祠里萬古悲風
 
  據傳,屈原被流放時,曾在汨羅江畔的玉笥山上居住。屈原投江后不久,人們將南陽里故宅作祠,用以祭祀這位偉大的詩人。晉王嘉《拾遺記》載:"楚人為之立祠,漢末猶存。"祠內碑文載:"汨羅三閭祠,舊多古碑,見《水經注》者,有漢代廟碑暨漢南太守程堅碑。"可證該祠始建于戰國末年。后幾經重修、遷建、改名,至同治八年(1869)定名為屈子祠,是中國僅存的紀念屈原唯一的古建筑。
 
  屈原墓在屈子祠以東四公里的汨羅山上,在兩平方公里范圍內的綠樹林中,分布著十二座屈原疑冢。分別立有清同治六年(1867)和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墓碑,碑文分別為"楚三閭大夫之墓"和"三閭大夫墓"。
 
  兩千多年來,這里一直是祭奠屈原的重要場所,歷代帝王都十分重視。唐玄宗李隆基親敕重修屈子祠,且"歲時致祭"。歷代地方官員,也必在任內親臨憑吊祭奠。
 
  "天問千聲悲故國,江咽萬語吊斯人"、"何處招魂,香草還生三戶地;當年呵璧,湘流應識九歌心"……后人憑吊屈原,悲切之情頗多,只因人們對屈大夫的深切懷念。
[责任编辑: 郭美红]
Copyright © 2014 中国名片|湖南故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