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穩增長先穩幣策 調結構精準投資

2014-04-10
来源:香港商报

  博鰲亞洲論壇今迎重頭戲,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發表主旨演講。作為政府提出「微刺激」後首次重要公開講話,總理演講注定引發市場熱切關注。外界普遍預計,他將不會迴避經濟政策走向及未來發展戰略等熱點話題。此前,本報記者專門就貨幣政策問題採訪專業人士,他們給出的結論是,央行幣策不會鬆動,改革需要穩定的金融環境。一句話,「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並不在當前政策選項之內,取而代之的是通過多種手段令流動性更精準投放。 香港商報記者 張麗娟

  穩幣策不降準

  上周,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給小微企業進一步減稅、加快棚戶區改造、深化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等,此三條市場解讀為「微刺激」措施。具體到幣策,花旗集團等機構預計,內地經濟增速加速下行,央行或將重新開始實施「信貸寬鬆」措施以應對經濟增長放緩的嚴峻形勢。

  不過,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14年第一季度例會公告顯示,央行關於貨幣政策的表述一字未變,依然是「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適度流動性,實現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這意味,「降準」並不是當前貨幣政策選項。有專業人士指,由於降準信號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央行排除降準是避免市場誤讀為幣策鬆動,以便為結構調整和一系列改革提供穩定的金融環境;未來幣策更多是利用再貸款及公開市場操作等手段,讓流動性投放更精準。

  高盛高華認為,中國央行不太可能通過降準來穩定增長,因為降準被視為政府放鬆流動性的信號。央行完全可以通過其他方式達到同樣目的,且有恰當工具。

  央行主管的《金融時報》最近發表題為「中國經濟需要『降準』來刺激嗎」的評論文章亦指,動用「存款準備金率」工具將會使市場誤判為貨幣政策開始鬆動,這不僅不符合央行提出的「流動性閘門的調控和引導」目標,也不符合政府工作報告所確定的「貨幣政策要保持適度鬆緊,促進社會總供給基本平衡,營造穩定的貨幣金融環境」的政策取向。更關鍵的是,過往經驗證明,幣策對經濟刺激效果不可持續且越來越短;同時,降準和信貸擴張難以刺激經濟,反而會使結構性失衡進一步惡化,甚至使資產價格泡沫繼續膨脹。

  貨幣精準投放

  目前,內地實體經濟低迷,資金需求並不旺盛。資金較為緊張的仍是資金密集型的房企,也有試圖借新還舊、依賴信貸苟活的產能過剩企業,還有就是地方政府投資的基礎設施項目。這些正是當前調結構迫切需要改革的地方。如果現在放寬流動性,資金流入這些行業,必然導致之前的去槓桿化和結構調整毀於一旦,加劇經濟風險。

  央行此前多次在公開市場淨回籠資金,但銀行體系流動性未現異常。一方面,央行繼續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通過正回購操作,適度提升對沖力度、更深層次鎖定流動性;另一方面,在信貸政策支持再貸款類別下創設「支小」再貸款,專門用於支持金融機構擴大小微企業信貸投放。這種貨幣政策操作組合透露出深意,這就是與動用「存準率」工具相比,央行更傾向於「寓改革於調控之中」。

  事實上,年初以來,央行在北京、江蘇、山東等地開展常備借貸便利操作試點,由當地央行分支機構向符合條件的中小金融機構提供短期流動性支持;緊接,在信貸政策支持再貸款類別下創設支小再貸款。這種做法目的就在於「通過調控與改革雙結合,使流動性得到更精準投放」。這是一種堅持「總量穩定、結構優化」的政策取向,更多的是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再貸款、常備借貸便利等工具組合,加強預期引導,增強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協同性,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和防風險。

  銀河期貨首席宏觀經濟顧問付鵬表示,未來央行更多將用公開市場操作來調整短期流動性配置,但內地更需要的是調整經濟結構,以此來帶動整個資源的重新有效配置。

  世行報告亦認為,中國已在金融市場准入、勞動力流動和財政政策領域經啟動了一系列改革,以期提高經濟增長效率和擴大內需。隨時間推移,這些措施將會把經濟置於更穩定、包容和可持續的基礎之上。據此,世行樂觀預計,中國今年經濟增速將從去年7.7%略微放緩至7.65%。


[责任编辑:黃錦霞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