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8

中国政策性银行收紧海外贷款令新兴市场受损

2014-04-23
来源:腾讯财经

  外媒近日撰文称,中国已经收紧了本国银行向海外市场提供信贷的相关要求,从而导致全球信贷状况都变得紧缩起来。文章指出,中国各大银行的国际贷款量已经大幅下降,令急需资本以发展本国经济的新兴市场国家陷入了困境;不管是从宏观经济层面还是从金融层面来看,中国为全球市场提供的支持都在减弱。

  直到最近为止,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以及中国进出口银行一直都是新兴市场的最好朋友,这两家银行向资本可用性水平较低、贷款期限较短以及贷款成本较高的新兴市场国家中的公司和政府提供贷款。从来自于巴西的巴西国家石油公司(Petrobras),到来自于印度的和孟加拉国的电信公司,乃至非洲和拉美地区的国家政府,都曾经从这两家银行那里获得过融资。

  此外,当借款人遭遇还款困难的情况时,这两家来自中国的银行还是最有耐心的。与来自西方国家的银行相比,它们不太愿意没收贷款抵押品,而是更愿意对贷款进行展期。

  但在今天,这两家中国银行则已经开始后退。由于中国政府已向本国银行整体施压的缘故,内地和海外信贷状况都已经变得紧缩起来。有关信贷紧缩的猜测仍在美国市场上继续,而在中国此事也正在发生。对于世界其他国家来说,这种形势将是令人感到痛苦的。

  在过去,一名外部顾问几乎每周都会到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一次,对六七个国际项目进行审查。然后,这名外部顾问会陪同这家银行的前行长陈元(已在去年离职)出访海外,所到之处总是能获得踏上红地毯的待遇。但在今天,这种景象已经不复存在。“国际贷款量已经下滑了最多50%。”这名外部顾问说道。

  宽容度下降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以及中国进出口银行国际贷款量的下滑所反映出的是更加审慎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则是改良后的项目评估所带来的结果。此外,这两家银行还已经变得不那么宽容,它们已经开始更加倾向于商业化的运作,会宣布那些无力偿还贷款的贷方发生了违约,没收以资产为支持的贷款,并在国际市场上出售这些资产,这能使其获得在中国本土市场上出售资产更高的收益。

  除此以外,其他紧缩的迹象也已经浮出水面。举例来说,法国一家银行驻香港的一名银行家表示,中国各大银行正在要求外国银行在为中国出口提供融资的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原因是其自身缺少这样做的能力;不过,中国各大银行将针对这种交易为外国银行提供担保。但是,许多外国银行并不热衷于此事,原因是它们担心这样做会令其面向中国金融机构的交易对手风险增强,尤其是并非国有大型银行的交易对手。

  对于中国各大银行自己来说,这可能是件好事;但对于新兴市场上的借款人来说,则这种情况就不那么理想了——尤其是,如果与中国以外的其他趋势结合来看就更是如此。

  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中的监管机构也在收紧针对大型国际性银行的监管标准,这使得摩根大通、花旗集团和汇丰银行等巨头的活跃度降低,令其向信贷市场较为弱小的新兴市场国家注入资金的难度变大。

  举例来说,汇丰银行已经终止了大约500项代理银行关系,而这些被终止的关系都身处那些最需要资本的国家中。汇丰银行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监管机构要求该行不仅需要了解自己的客户,同时还要了解其客户的客户。

  严重的后果

  监管机构的这种要求明显是难以遵循的,因此对于大型国际化银行来说,更简单的作法是干脆终止相关业务。

  不仅只有汇丰银行面临上述情况,摩根大通和标准渣打等大型银行也同样如此。这些银行本身不愿讨论此事,原因是担心会吸引进一步的监管审查以及来自于被撤资国家的压力。

  对于这些国际化大银行来说,有关洗钱和恐怖分子资金流动的担忧情绪令其面临着更多的压力。但其结果则是,来自于外部的资金流入世界其他国家的数量减少,而这些国家急需资金来走出贫困局面。而令情况变得更加糟糕的是,即使是在贫穷国家中,那些富人也总是能获得金融服务,而不那么富裕的人们则将成为这种原本是好心的政策的牺牲品。

  不管是从宏观经济层面还是从金融层面来看,中国为全球市场提供的支持都在减弱。据上周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第一季度的中国GDP增长速度下降至1.4%,同期进口也仅同比增长1.6%。在3月份中,中国的进口则同比下降11.3%。

  所有这些都意味着,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增长“发动机”的地位在未来很可能将会有所下降。而中国的信贷紧缩和增长减速程度越高,那么全球其他国家也就将面临越糟糕的形势。更糟糕的是,有可能取代中国成为新“发动机”的国家还没有出现,甚至或许根本就不会有这样的替代者。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