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7

游戏公司与科学家的论争:脑力训练能不能提高智商

2014-11-18
来源:南方周末

2013年9月26日,英国伦敦市民体验一款为电子游戏设计的头戴式显示器。这款头戴显示器具有两个目镜,每个目镜的分辨率为640×800,双眼的视觉合并之后拥有1280×800的分辨率,并且具有陀螺仪控制的视角是这款游戏产品一大特色,这样一来,游戏的沉浸感大幅提升。 (东方IC/图)

在最近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近七十名神经科学家对脑力训练游戏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几乎没有证据显示,玩大脑游戏会广泛增强人的认知能力,也不能让人更好地处理复杂的日常生活。但游戏公司却认为,这等于把洗澡水和小孩一起倒掉了。

每天在网上玩二三十分钟的脑力训练游戏,就可以锻炼大脑,让人变得更聪明,这是近些年来出现在网络上的一些“大脑游戏”网站的宣称。它们普遍表示,这样的锻炼对老年人也可奏效,可以预防健忘症,甚至有网站称可以帮助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某些“大脑游戏”的开发者强调,这些游戏是“基于科学”而研发出来的。还有公司在措辞上略有不同,他们说自己的游戏是“经科学验证有效的”。

一些科学家决定看看事情是不是真的像商家宣传的那样。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科学家2014年发表了一项实验。他们找来77名学生,分为两组,安排其中一组去玩电子游戏《传送门2》,另一组学生去玩近几年很具代表性的脑力训练网站Lumosity。两组学生分别玩了8个小时的游戏,然后他们接受了三项测试,分别体现了他们的问题解决、空间技能和持久性。结果发现,专门进行了脑力训练的学生在这三个项目上的表现还不如玩普通电子游戏的学生。

在2014年10月份发表的一份最新声明中,近70名神经科学家联名对脑力训练游戏提出了质疑。“几乎没有证据显示玩大脑游戏会广泛地增强人的认知能力,也没有显示这种行为能够让人更好地处理复杂的日常生活。”这份声明写道。

德国马普人类发展研究所的厄尔曼·林登伯格(Ulman Lindenberger)是这份声明的发起人,他在2008年就曾发起过一个类似的声明。林登伯格说,并没有一件特别的事情触发他去组织这份声明,但该声明表达了很大一批研究人类认知衰老的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所关心的问题。

科学家们和推广“大脑游戏”的公司的分歧在于,后者认为特定任务的训练能够让人的认知能力在许多方面得到改善,而前者则倾向于认为,训练一种任务,提高的是人们在这种任务上的技能,仅此而已。

曾经有心理学家以国际象棋和数独游戏为例,指出玩家玩得越多,就会在这两种游戏的技能上越精进,比如高手可以蒙着双眼下盲棋。但这是否说明“国际象棋会让你更聪明”呢?研究者们并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证明练习国际象棋所获得的能力能够延伸到认知相关的其他更广泛和基础的方面。

窄迁移与宽迁移

2003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曾经引起心理学家的许多争议。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肖恩·格林(Shawn Green)与同事做了一系列的实验,然后得出结论:玩电子游戏的老手在认知方面的能力高于新手。

这其中所谓的老手,指的是在过往六个月里每周至少玩四个小时电子游戏的人。研究者让这些人做了一些涉及注意和知觉的测试,结果他们的成绩好于电子游戏的生手。

这个结果让格林的同行感到惊讶,因为这并不是研究者通常认为应该发生的事情。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沃尔特·布特(Walter Boot)当时就指出,格林等人实验中得到的结果具有相关性,但并不见得具有因果性。他提出一种可能的解释:格林测试的对象是大学生,那么一些人本来在学业之外还有精力玩游戏,另一些人只能疲于应付学业,也许两者之间本身在认知能力上就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并不是电子游戏带来的。

后来,格林和同事真的就按照质疑者提出的意见继续做了他们的实验。他们找来一批电子游戏的生手,把他们分成两组,一组去玩第一人称视角的射击游戏《荣誉勋章》,另一组去玩俄罗斯方块。玩了一段时间以后,格林等人让两组学生分别做一项与注意有关的测试。这个测试考验的是人眼余光辨别物体的能力。

如果说电子游戏能够提高人的基础性的认知能力的话,那么第一人称视角的射击游戏对余光的锻炼应该是很强的。俄罗斯方块则不太需要这种能力。结果格林的测试真的印证了这一点。玩《荣誉勋章》的学生的表现确实比玩俄罗斯方块的学生要强。这个发现在认知心理学界非常具有突破性,研究论文还发表在了英国《自然》杂志上。

2008年,瑞士伯尔尼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也做出了一项同样令人震惊的研究。他们让一些学生玩了一款叫N-back的游戏。这个游戏的界面非常简单。一个白色的正方形画面被分为九格,每过大约两秒钟,会有一个小方格被点亮,与此同时,会有语音读出一个英文字母。如果点亮的方格与前一次的发生了重复,就在电脑键盘上按A键,如果语音字母重复了,就按L键。这是游戏的第一级。如果你顺利过关了,那么在第二级,你就得判断出被点亮的方格和语音字母是否与上上一次相同。这样一来,游戏的难度一下增加了不少。如果你还能过关,那么下一关就得判断是否与三个之前的信息相同了……如此进行下去。

这个游戏非常考验人的注意力和记忆力。研究者苏珊·贾基(Susanne Jaeggi)和她的同事让参与实验的学生每天练习20到25分钟N-back游戏。在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再让学生们来做智商测试。结果发现,在做了12周和17周N-back游戏之后,学生们的智商测试成绩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个研究结果发表在2008年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研究者们喜欢用“窄迁移”和“宽迁移”两个概念来讨论游戏所带来的认知能力增进的现象。如果你把数独练好了,那你玩聪明方格(KenKen)的成绩应该也不会差,因为聪明方格是一种与数独类似的数字游戏。这种能力的迁移就叫“窄迁移”。而如果你数独玩得好,导致你记忆电话号码的能力增强了,这种像表面上看起来不相干的能力的迁移,就叫做“宽迁移”。

上述两项研究令同行研究者惊讶的地方就在于它们属于“宽迁移”。《荣誉勋章》玩得好,是不是会提高你开车的安全性?因为你眼睛的余光变得更敏锐?更令人吃惊的是,在格林等人的实验中,受试者只是玩了10个小时的游戏,其认知能力就发生了显著的改变。

考验注意和记忆力的游戏N-back则会让人在韦氏智力测验中表现更好。韦氏智力测验是一种通行的智商测试方法。你会看到几个给定的图形,然后看到一些选项,你需要推定下一个图形应该是哪一个。这个测试一开始很简单,但越往后面越难。训练12周N-back之后,学生们平均在韦氏智力测验中能多答对一道题;17周之后,多答对3道题;19周之后,平均多答对4.4道题。

厄尔曼·林登伯格教授是声明的发起人。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还需要更多的实验

近年来还有一些研究得到了“神奇”的效果。比如在2009年的一项研究中,美国的一些研究人员让老年人在电脑上玩一些简单的游戏,这些游戏训练的是注意、记忆或运动控制的能力。然后,这些参与实验的老年人再去模拟器上驾驶汽车,研究人员发现受试者遭遇车祸的概率显著降低了。

还有一个实验,在100天的时间里训练年轻人在电脑上做12项认知任务,结果发现这些年轻人的推理能力、事件记忆的能力出现了提升。另有一些研究显示,老年人在进行了电脑上的认知训练之后,自我报告感觉日常生活得到了提升。

林登伯格和同行们在最近的声明中指出,的确有一些零星的研究显示,人们接受认知训练后,相关的技能会得到显著的增进,而有时,这种增进还会扩展到其他的认知能力上。但他们认为,这些研究的可靠性仍然有待考察,这些现象还需要更多的实验来重复。

就格林的实验来说,有一些同行后来尝试重复,但只有一个实验室重复出了相同的结果。更多的人对其结论持怀疑态度。N-back游戏的实验也存在相似的困境,许多同行并不相信这件事,有人指出原始实验中存在诸多缺陷,甚至有人将它与曾经火爆一时的“冷聚变”相提并论。

林登伯格等人提出,要让大脑训练的游戏真正可信,那么需要探讨以下问题:这种增进是某种能力带来的在一系列任务上的宽泛提升,还是仅仅反映了对特定技巧的掌握?获益是否能够持续一段有意义的时间?现实生活中所察觉到的正面改变是否真的指示了认知健康?在这个过程中,动机和预期的角色又占到多大呢?

在林登伯格等人的声明发表之后,一些制作大脑游戏的公司对这份声明进行了反驳。有人称,这是“典型的把洗澡水和小孩一起倒了”。“所有公司做这件事情多少都是想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把这些行为统统归为捏造是不对的。”一家公司的创始人在看到声明后对媒体说。

也有一些研究者拒绝了在声明上联署,比如南佛罗里达大学衰老研究所的吉里·爱德华兹(Jerri Edwards)。她认为声明把具有嫌疑的大脑游戏公司和那些参与正规认知研究的公司混为一谈。

在科学上,目前已知的对大脑认知能力能够起到提升作用的锻炼,并不是直接的脑力训练,而是身体上的锻炼。比如,研究显示,每个星期走几个小时路,就能够对人的规划能力和多重任务处理的能力起到帮助。对老年人来说,一个星期里有三天时间,每天走路45分钟,就能够显著减少大脑灰质的流失。

“科学家已经发现有规律的有氧锻炼可以增加大脑供血,帮助新神经元和血管连接的形成。身体锻炼显示出对注意、推理、记忆能力都会起到改善作用。”林登伯格等人表示。

(南方周末实习生董文颖对本文有贡献)

[责任编辑:宋斯琪]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