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港独思潮扰乱生活

2015-02-28
来源:香港商报
 
    观塘区议员、城市智库召集人  洪锦铉
    
    近期的「光复」事件之中,本土派又一次挑起两地矛盾,喊起本土、独港/港独的口号;无独有偶,前港大学生会刊物《学苑》的编辑,在电视节目及城市论坛上两度宣称自己支持独港/港独,显示独港/港独思想已经进入学院,不再只是街头政治呐喊。
    
    族群对立易生悲剧
    
    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这两点是法律的明文,是历史结论,也是中华民族的底线,不可挑战。超过了这条底线的言论和行为,无论出於什麽原因,都须严肃对待;不论个中原因是社区生活不宁、租金上扬、就业竞争、还是文化冲突,都可以一一讨论处理,但独港/港独言论和行为须及时遏止。所以近日基本法第23条立法、内地《国家安全法》的引入与否,才成为讨论话题。
    
    以上范畴,多方的政治人物和学者都已经提出了意见。笔者希望在此提出另一个角度,就是独港/港独言行对我们小市民日常生活和成长的影响。
    
    首先,本土派把生活矛盾诠释成族群、身份的对立,把外在的具体问题扭曲为内在的、本质的族群差异,力图创造「香港民族」,正如《学苑》标题所指。这种对立一旦塑造出来,是难以化解的。当本土主义把一切问题塑造成身份的对立,一切就难以协商与调和,正如世界各地的政治冲突往往能够妥协,但民族和宗教冲突却常常以悲剧收场。固然港独不可能成真,香港不会分裂出去,但本土主义造成的社群分裂,我们已经日益体会到。极端反对派对於爱国群众的排挤和进逼,其实就是一种清洗。
    
    换句话说,如果独港/港独继续嚣张,并在媒体占有力量,那麽可能以后发一个庆祝回归的贴子,也动不动被投诉,被注销,甚至会遭遇更大的打击。
    
    激烈抗争社会不宁
    
    其次,越是无法实现的政治图谋,就越趋向使用激烈手法。多数人不会在无法实现的狂想之中钻牛角尖,但好像独港/港独这样的少数图谋者,会走上街头,使用激烈的、扰乱秩序的招数,口说抗争,实际就是占街事件的伸延,企图一再破坏秩序,使香港陷於无法管治的局面,作为向中央讨价还价的筹码。当占街事件结束,有论者认为占街只是进入「游击战」阶段,把旷日持久的霸占改为「快闪式」的骚扰。从最近的「光复」事件来看,这是一种很可能的趋势。这样说来,一天独港/港独不除,一天社会民生都将受到威胁,占街事件可能随时「快闪」出现,使社会终日不宁。
    
    抗拒内地令人担忧
    
    第三,在这样的印象之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只会日益抗拒内地。青年人总是崇拜敢於动手反抗权威的形象,而独港/港独给予他们一种抗争、牺牲的伟大想像,是有一定吸引力的。早前,笔者在一反思占街运动的讲座中指出,香港可能会出现极端的「死士」,在内地的各传媒网站纷纷转载。这正说明,内地深感担忧。如果不加以遏止,独港/港独总能吸引部分青年直接参与,并在青年心中普遍引起同情。如果情况持续,下一代与内地的隔阂只会增,不会减。
    
    从这些角度我们可以看到,独港/港独问题并不仅仅牵涉国家主权尊严,更影响我们的生活,或者进一步说,国家主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国家与我们是一体相连的。
    
    香港毕竟是中国一个城市,不可也不应独立生存,必须融入整个中国经济体,方能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位置。如果香港一整代人与内地产生隔阂,这种开拓势必受到相当的阻碍。
[责任编辑:刘深]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