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4

北極圈內的石油爭霸戰:美俄主宰 中國靠邊站

2015-03-03
来源:财经杂志

  北極圈內的江湖

  北極近海大陸架的主權歸屬、航道管理權、油氣資源的開發利用等問題成為北極國家、非北極國家及相關國際組織的博弈點

  □ 本刊記者孫愛民/文

  在12年以前,北極地區還是一片安靜的冰雪世界,幾乎只對科學家們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2007年8月2日,來自俄羅斯的“北極-2007”探險隊員在北極點海底插上俄羅斯國旗,放置了一個裝有寫給後代的信的密封艙。自此,一輪地緣政治爭奪被炒熱了,各方都宣佈北極圈內的某塊冰面與海域歸自己所有,北極地區單邊或多邊軍事演習此起彼伏。

  全球氣候變暖已是科學界的共識,而這一劫難在北極地區的回應程度是地球上其他地區的兩倍。北極冰雪不斷融化,曾經冰封的北極資源大門逐漸打開。北極近海大陸架的主權歸屬、航道管理權、油氣資源的開發利用等問題成為北極國家、非北極國家及相關國際組織的博弈點。北極圈內江湖迭現。

  土著、NGO阻開發

  要想將全球平均氣溫控制在26攝氏度以內,北極地區的化石能源最好還是處於沉睡狀態。2015年初,在挪威北部城市特魯姆瑟舉行的第九屆“北極前沿”國際會議上,以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為代表的非政府組織(NGO)在遊說各國政要時稱,北極地區石油與天然氣的開發不利於全球平均氣溫的控制。

  美國地質勘探局的資料顯示,北極地區蘊藏的油氣資源約占全球未開發油氣資源的五分之一。目前,該地區可開採的石油儲量預計為900億桶,其中俄羅斯最多,占北極地區石油儲量的52%,美國占20%,挪威占12%,格陵蘭島占11%,加拿大占5%。

  油氣資源開採的阻力多來自NGO與原住民。WWF氣候變化與能源專案負責人薩曼莎·史密斯(Samantha Smith)就公開指責挪威政府在巴倫支海投入數百萬美元的石油開發專案,無異于拿著納稅人的錢在賭博。不同於以往盲目的否定,WWF希望從政府到能源公司都能將視線轉向更加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它出具的一份能源報告顯示,地球完全可以在2050年實現100%新能源使用。

  NGO的活躍引起了俄羅斯國內對其西方背景的擔憂。綠色和平組織曾多次抗議俄羅斯企業在北冰洋建海上鑽井平臺。聖彼德堡州立大學教授亞歷山大·謝爾古寧(Alexander Sergunin)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NGO的抗議活動的確拖慢了一些石油開採項目,隨著政府態度的強硬,那些阻礙力量將逐漸消失,“目前俄羅斯北極石油開發最大的問題是合作方的退出”。

  作為冷戰結束後的一項積極成果, 1996年北極圈內的挪威、芬蘭、瑞典、丹麥、冰島、美國、俄羅斯、加拿大八個國家共同成立北極理事會,促成了八國在北極地區科學研究、環境保護、能源開發等行動的實質性合作。

  現在,西方國家因俄羅斯出兵克裡米亞而對其進行了制裁,其中挪威國家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英國石油公司先後斷絕與俄羅斯Rosneft石油公司的石油開發專案,道達爾則直接斷絕與俄羅斯盧克公司的開發專案。在這樣尷尬的狀況下,NGO再來攪和,的確令俄羅斯政府頭疼。

  在北歐國家中,因油氣資源產生的爭端並不多見,土著人日漸成為油氣資源開採不可忽視的阻力。

  在挪威,土著人薩米人居住在北部地方,居住地約占該國國土的40%,而富庶的油氣礦多分佈於此。保留了部分原始生產方式的薩米人對於生存環境的改變心存忌憚,而能源公司也無法保證開採油氣過程中實現零污染,前者的擔憂直接反映到議會、政府甚至北極理事會上。

  儘管已進入經濟發展瓶頸期的南部居民普遍贊同北極境內油氣開發,挪威國家石油公司也在大小場合宣稱開採過程的環保與安全,挪威北部地方的石油、天然氣開發仍然進展緩慢,薩米人的勢力不可小窺。

  角力後的開放

  在大量油氣資源被發現之前,北極國家表現出了強烈的排外與封閉狀態;對能源的渴望、邊境線的爭端、全球性氣候問題的出現反而促成了這個地區國家的對外開放。

  2008年5月,環北冰洋五國美國、俄羅斯、加拿大、挪威、丹麥(格陵蘭)首次聚首於丹麥格陵蘭島伊盧利薩特市,簽署了《伊盧利薩特宣言》。該宣言聲明北冰洋的沿岸五國要主導未來北極事務的處理方式,包括礦產資源的利用、新航道的開通、生態系統的保護等。除美國以外的北冰洋沿岸國有意借助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通過大陸架的延伸來“拓展”各自的海洋權益。

  此外,該宣言拒絕仿照南極條約去創制一個多邊參與的北極條約。歐洲一些智庫將此宣言視為對歐洲在北極利益的排斥。德國國際與安全事務研究所研究員溫克曼(Ingo Winkelmann)認為,北冰洋沿岸五國不斷強化它們對於北極的主權,就是要拒絕協力廠商參與北極事務。

  北歐國家普遍希望北極“國際化”,擴大北極理事會規模,因此提出北極問題的解決不能只靠北極國家,而需要更多的國家與機構參與合作共同解決。這遭到在北極控制了更多領土的俄羅斯和加拿大的強烈反對。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全球治理研究所研究員楊劍分析稱,五國宣言削弱了歐盟成員國芬蘭和瑞典在北極事務中的作用,“瑞典是海運大國,芬蘭具有造船技術優勢,而且兩國在北極圈中都有領土存在,但缺少北冰洋海岸線嚴重影響了它們在北極航運事務中發揮作用”。

  其實,按照1982年通過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各國大陸架外的公海資源不屬於任何國家,這為非北極國家參與北極事務留下了空間。

  於是,一個折衷辦法產生了:各國可以申請做北極理事會的觀察員國。有14個國家或組織申請,最終在2013年5月,中國、韓國、日本、新加坡、印度和義大利六國成為了北極理事會的永久觀察員國。永久觀察員國不具投票權,也無權在年會上發言,但在北極議題上具有合法的權利。

  中國不屬於北極國家,最北的漠河距離北極圈都有1492公里。在西方學者看來,同日本、韓國一樣,中國對於北極事務的興趣,源自於對中東石油過度依賴產生的警惕,以及北極新航道的開闢。

  而在中國學者看來,中國在南極已經鮮有機會,在北極卻大有希望。

  西方國家對俄羅斯能源計畫的制裁,或許將亞洲國家引向北極油氣的開發熱潮。“俄羅斯及時將目光轉向了東方,邀請了中國、印度、越南相繼以資金投入、技術支援等方式延續擱置的油氣開發專案,損失正在挽回,但產生的戰略意義已全然不同。”亞歷山大·謝爾古寧稱。

  2012年中國政府分別與冰島和俄羅斯簽署合作協定,中海油在冰島東部海域參與油氣開發專案,中石油在俄羅斯亞瑪律半島與俄羅斯石油公司開展油氣合作專案,並獲得該專案20%的權益。

  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院長孫賢勝獲邀在2015年“北極前沿”會議作報告,其重點放在了介紹中國公司的資本優勢、合作誠意、環境保護的意識、參與當地社區建設的習慣等,擺出更接近西方思維的姿態。

  不過,對於中國石油公司的進入,北極國家仍然心存警惕。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海洋與極地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沛分析,北歐國家,尤其是挪威對於中國的石油公司一直保持警惕與距離,主要是因為他們擔心潛在合作公司背後的政府背景。他建議,成立相應的基金會,促成沒有政府背景的私營企業先行參與北極石油、天然氣開發,“先把檯子搭好,以後的戲就自然而然了”。

  北極事務的角力,也打破了北歐國家間之前的封閉狀態。挪威北極大學政治學教授拉斯姆斯·波特森兩年前在丹麥奧爾堡大學就職,現在順利轉到挪威北極大學,這讓他很意外,“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此前北歐各國之間人才難以流動。

  不過,硬被捏在一起的鄰國如果尋不到共同利益,不免尷尬。在“北極前沿”挪威、芬蘭、瑞典三國領導人圓桌論壇上,芬蘭首相亞歷山大·斯圖布玩笑稱,“挪威有石油、瑞典有煤炭,芬蘭只有聖誕老人。”

  新航道的變數

  三條新的海運航道出現,使北極的利益格局更為棘手。

  隨著北極變暖、冰川與海冰融化加速,北極無主水域逐步具備通航條件,海運經濟價值日益顯著:連接歐洲和東亞、靠近俄羅斯北冰洋沿海的北方海航道(NSR);連接東亞和北美東海岸、經過加拿大北極群島的西北航道(NPW);穿極航道(TSR)。

  新航道的開闢面臨諸多的挑戰,諸如在北極環境下建設航運基礎設施、破冰船的研發與建造等技術問題正在被逐步解決,航道歸屬權和管理權產生的分歧卻曠日持久。

  其中,北方海航道早在前蘇聯時期就被開闢使用,並強調這個航線在其境內的北冰洋水域,暗示擁有主權或管轄權。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續主張北方海航道位於其領海或毗鄰俄羅斯北方沿海經濟專屬區內,並宣佈“開放”該航道;同時,俄羅斯通過法律要求使用北方海航道的外國船隻必須經過俄羅斯允許、付出高額的破冰導航服務費才可通行。

  美國、挪威、丹麥等國家卻認為北方海航道是國際水域,適用於過境航行。

  位於加拿大北極群島的西北航道同樣存在著類似的主權爭議。

  2014年,全球輿論熱炒北極航道所帶來的利益,經過俄羅斯沿海的北方海航道最被寄予厚望。這條新航道,使得歐洲到東北亞的路程縮短了三成到五成。韓國海事機構預測,到2030年亞洲和歐洲之間的船舶中將有四分之一從北方海航道通過;中國極地中心預測,2020年15%的中國集裝箱船將選擇這一航道;俄羅斯機構預測,2021年這一航道的貨運量將達到4000萬噸。

  北方海航道一旦開通,或將改變世界貿易結構,進而改變世界經濟政治格局,形成以歐洲、北美、俄羅斯為主體的超強環北冰洋經濟圈。

  不幸的是,受到石油價格下跌、西方國家制裁俄羅斯的影響,北極新航道的開闢遇冷。

  同時,在2014年北極地區冰面融化速度減慢,以油氣、礦物為主要貨物的大型貨船受到西方制裁俄羅斯的影響而減少。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斯托裡(Ian Storey)表示,2014年北方海航道的貨船數量下降了四分之一,載重量下降了近八成,大部分運輸都發生在俄羅斯港口之間,鮮有貫穿歐洲與亞洲的運輸。

  在北極新航道開發方面,中國起步較慢,日本在上世紀90年代就進行過北極航道的開闢。雖然中國已經通過科學考察船“雪龍”號和中國遠洋公司的“永盛”輪對東北航道開展了科學和商業的探索,但由於缺乏宏觀的北極事務國家計畫,中國後續的研究、基礎設施建設、試航等都後勁乏力,甚至連破冰船都無法實現自主研發建造。

  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政策與規劃處處長徐世傑說,北極新航道對中國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可以實現與歐洲海上就近連接,促進東北地區經濟的騰飛,“中國全面進入北極事務是沒有問題的,目前要考慮如何深入”。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