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三公經費400多億?不大可能

2015-03-08
来源:腾讯评论

  導語:財政部部長樓繼偉6日表示:“三公經費3000億是胡扯”,因為他自己估算是400多億,而且連年減少。在為三公經費連年壓縮點贊的同時,也有必要指出這個“400多億”存在若干問題

  即便是“估算”,也不該是400多億

  按照部長的估算方法,三公經費應該是700多億

  樓繼偉部長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中央財政三公經費去年是71億多……,中央財政2萬多億支出,全國財政15萬億支出,按這個倍數來估算,全國的三公經費大概是400多億。”

  以中央財政三公經費來推導全國的三公經費,這不嚴謹。當然樓部長也特意強調這只是“估算”,“不知道全國到底是多少”。

  然而,即便按照這個估算方法,得出400多億也是有漏洞的。2014年中央本級支出22569.91億元,這裡面有8082.88億元是軍費支出,所以“71億多”的中央三公經費支出不是從全部的22569.91億元中出來的,而是從扣減軍費後的14514億中出來的。而全國扣減軍費後的財政支出是154849.74億元(全國財政支出)-8286.27億元(全國軍費支出)=146563.47億元。146563.47是的14514的10倍,所以按這個倍數來估算,全國的三公經費應該是700多億而非400多億。

  此外,估算的基數是財政撥款,而三公經費不是全部來自財政撥款

  所謂的“中央財政三公經費71億多”,是指財政部撥給中央行政單位、事業單位和其他單位的三公經費。但是中央這些單位並非只有財政撥款可以用作三公經費。

  以中國人民銀行為例,它不是財政撥款單位,它的經費來自於“依法開展業務活動取得的收入(在財政預算表中列為“其它收入”)”。所以中國人民銀行沒有從這“71億多”中拿到一分錢。但其仍有不菲的三公支出。2013年中國人民銀行系統的三公經費預算為5.39億元。

  再以中華全國總工會為例,其三公經費全部來自於每年收取的工會經費,而非財政撥款。

  所以“中央財政三公經費71億多”,不代表中央部門就只花了這71億多用作三公。中央部門的收入除了財政撥款外,還包括事業收入、事業單位經營收入、其他收入3項(有的部門這3項收入占到了預算收入的90%以上),這3項的錢也可以用作三公支出。

  更何況很多三公經費已經轉嫁給了“下屬單位”

  中央部門三公的開銷還不止上述這些,很多開銷是“自己花錢、別人記帳”,尤其是“下屬單位”成了中央部門三公經費的重要承擔者。

  比如審計署2013年對45個中央部門的審計發現,有20個部門將出國費用轉嫁給其他單位。比如2013年4月,有網友拾到中國福利彩票發行管理中心去京郊吃喝玩樂的行程單,這次吃喝的費用就是由福彩中心下屬企業中彩印製負擔。

福彩管理中心這次公款吃喝由下屬企業埋單

  最後,一些三公支出可能會被“保密”掩蓋

  外交部是少數幾個不公開三公經費的中央部門,理由是“保密”。那麼中央財政三公經費這“71億多”中是否包含外交部的經費,也就存疑。

  而根據常識,外交部的三公經費應該不是小數目。比如前駐法大使趙進軍曾表示,“(我們)認為大使代表國家,我當大使出去肯定是頭等艙”。

  總之,如果算上林林種種的三公經費,中央部門的三公經費應該遠不止“71億多”,以中央為基數推導全國,那麼全國三公經費就遠不止400多億,當然也不止700多億。

  “不知道全國到底是多少”是必然的

  全國的三公經費,部長說不清,也沒人能說清

  有不少媒體和評論員反問,既然你說3000億是胡扯,那麼倒是給個準確數字啊。可這真的難為部長了,全國三公經費是筆糊塗賬,而且也沒有搞清楚的現實條件。

  先說糊塗賬。在2006年,媒體曾經熱議過一次三公經費“3000億”,源頭是國家資訊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政策動向課題組引用的一組數字顯示,2004年,全國公款吃喝3700億元……

  注意課題組這裡也是引用了數字,那麼“公款吃喝3700億元”來源何處呢?可以追溯到《中國改革》2006年第一期的一篇文章《構建和諧社會:務必著力降低執政成本》。該文作者“千里馬”是安徽省政協委員、省國稅局原局長。但是“千里馬”從哪裡得來“公款吃喝3700億元”,就再沒有追溯到。

  除了“公款吃喝3700億元”,被廣泛引用的還有“每年公車消費3000多億元”。如早在2003年3月8日新華網刊發的《公車改革勢在必行》一文,就提到“到了20世紀90年代後期,我國約有350萬輛公車,包括司勤人員在內耗用約3000億元人民幣”。這個說法的源頭是當年全國政協第225號提案,據提案的起草者、民進江蘇省委參政議政處介紹,“(提案)初稿是一位姓謝的會員寫的”,而材料來源是“在網上搜集的”,具體情況因時間太久記不清楚了。

  除了公款吃喝和公車消費,還有“公費出國3000億”的普遍說法。如《同舟共進》雜誌2005年12期的一篇《從五大浪費“黑洞”看節約潛力》,寫道“據《中國統計年鑒——2000》顯示,1999年的全國財政開支中,幹部公費出國所消耗的費用(3000億元)。”然而《中國統計年鑒》實際上並不提供公費出國的數字。

  可見,“三公經費3000億”實際上是指廣泛流傳的一組數字,即每年公款吃喝、公車消費、公費出國各耗費約3000億。但是這組數字每一項都不可被證實。

  因為“3000億”的說法愈演愈烈,2006年人民網曾經就此採訪過財政部預算司有關負責人。該負責人介紹,根據《2004年度行政事業單位決算》有關科目資料,可以對公車消費、出國費用等進行初步估算:2004全年公車消費大約為1000億元、公款伙食費大約為172億元、出國費用約為29億元,以上三類開支合計1201億元。但是根據該負責人的估算方法,可知這個估算也非常不嚴謹。不過這也側面反映了“400多億”有些離題萬里,因為2004年全國財政支出28487億元,2014年財政支出是2004年的5.4倍,三公經費反倒只有2004年的1/3?

  僅中央單位的都很難算清,遑論全國

  再說三公經費沒有搞清楚的現實條件。這從中央部門的情況就可見一斑。

  自從2011年要求公佈三公經費以來,中央有95個單位已經在按時公開三公經費。但是翻看這些公開,可以發現特點是雜亂無章。首先,三公經費沒有統一的界定標準,所以各個單位是按自己的理解來公開,經常出現不同單位公佈的同一類數位反差很大的情況。其次,有的單位只公佈來源於財政撥款的三公經費,比如工信部;而全國總工會由於沒拿財政撥款,所以公佈的三公經費直接為“0”。第三,大多數公開都非常粗略,難窺細節。最後,帳是很容易“做”的,這種公開有多少公信力,能反映多少實際情況,都非常存疑——反正它是這樣公佈的,我們信不信都沒辦法。

中央部門的三公經費公開粗略且不全面

  歸根結底,在財政公開、人大監督等基本制度建設還沒有完善的情況下,想要搞清楚三公經費的準確情況,是不現實的。

  國企的三公揮霍同樣嚴重,但更難測算

  老百姓對三公經費之所以敏感,是因為這三項經費過度消耗了公共財產,通俗點說就是“一頓飯吃掉一頭牛、一屁股坐掉一棟樓”。而“一頓飯吃掉一頭牛”的也不只是行政事業單位,國企同樣是三公揮霍的重災區。

  2013年,珠海市國資委前副主任、格力集團總裁周少強被曝光一頓飯吃了3.7萬元。但是事後餐館幫忙把3.7萬元的單子做成4千,當地國資委紀委還做了假調查。2014年華潤集團董事長宋林被調查後,香港媒體曝光其在職期間,常在香港灣仔的華潤總部宴會廳宴請政商權貴,豪吃22頭吉品乾鮑、蘇眉、冬蟲草燉湯等名貴菜式,更豪飲每支約8萬至12萬元的法國勃艮第頂級紅酒,估計每餐最少花費60萬元。

格力集團總裁的天價餐

  這種揮霍同樣觸目驚心,但更難測算。比如周少強的那頓天價餐,雖然計價3.7萬元,但實際是免單的,因為餐館本就是國企旗下的會館。

  結語:中央重拳反腐,三公經費連年壓縮,這都是可喜的變化。樓部長不回避尖銳問題的開誠佈公態度也值得讚賞。但是搞清和根治三公問題,尚需要一系列基礎制度建設的跟進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