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5

暴風影音“斷臂”上市 5.1億買未來?

2015-03-24
来源:凤凰科技

  在曆經撤離外資結構,變更上市地點,多次對媒體“通氣”後,創業8年的馮鑫終於如願帶領暴風走上了創業板的紅毯。老驥伏櫪12載的暴風影音今日掛牌深圳創業板,擬發行不超過3000萬股人民幣普通股,發行價格為7.14元,總募集資金6億元(其中通過上市將募集1.6億元,其他部分將由公司自籌解決)。

  作為一家老牌視頻公司,從PC到移動互聯網,從播放器到在線視頻,暴風一路卻走的有些顛簸。市場格局在變,用戶習慣在變,作為PC之王的暴風邁出的步子卻不夠大。12年之後,暴風的上市之舉讓這款幾乎快被遺忘的產品再次成為焦點。

  三年維持低版權輸出:“斷臂”只為上市

  在遍地虧損的視頻行業,高達70%的毛利讓暴風顯得鶴立雞群。

  創始人馮鑫將盈利的秘訣歸結為一個字——省。為了達到創業板對上市公司必須三年盈利的要求,暴風這三年的版權支出費用維持在了4千萬左右。

  暴風科技副總裁王剛表示,在內容采購上暴風“不燒錢”,少買或不買獨家、少買或不買首輪播出權;在內容制作上不花錢搞自制。

  盡力維持小規模的盈利模式所帶來的後果是:市場份額和廣告份額逐漸下降,營收規模也難以出現大規模增長。

  數據顯示,暴風影音2013年的廣告收入為3.25億元,僅相當於同在國內上市的樂視網2014年Q1的廣告收入。2014年,暴風影音的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約為2.7億元,也遠不及業務模式相似的迅雷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8.46億元。

  事實上,從易觀智庫監測的數據來看,暴風影音在視頻網站所占的廣告份額排到了10名左右,其一直引以為傲的PC端活躍用戶數據則直接跌到了10名開外。

  三大風險掣肘:營收單一 版權弱勢 政策不確定性

  而對於上市後暴風將面臨的風險,有業內人士稱,暴風未來將面臨營收、風險、政策等三方面的風險。

  營收方面,在同行業中並不算高的廣告收入,實則暴風唯一的變現途徑。招股書顯示,2011年至2013年,暴風通過貼片、彈窗、Tips、文字鏈等方式進行的廣告信息發布與推廣業務帶來的收入,占其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達93%、99.95%、99.82%。

  除過度依賴於廣告外,暴風的客戶還格外集中。招股書顯示,暴風2014年營收的67%來自十大客戶,其中包括阿裏、百度和京東等部分互聯網廣告金主及一些廣告代理公司----這就意味著如果因某些原因損失了一個大客戶,暴風都有可能面臨虧損風險。

  版權方面,為了節省成本支出來維持盈利現狀,暴風做了很多低成本聚合工作,即“通過平台合作播放其他視頻網站的內容”。招股書顯示,自2011年1月1日起,暴風科技因包含平台合作在內的聚合模式而作為被告涉訴的案件中,已結案的訴訟高達152起。

  有分析稱,盡管大規模的訴訟未給暴風科技經營結果造成實質性影響,但不可忽略的是,頻繁的侵權糾紛讓作為上市公司的暴風科技聲譽受損,這給其品牌形象及用戶粘度帶來的隱性傷害不可小覷。

  政策方面,相關數據顯示,暴風在2007年到2012年期間免繳所得稅,2013年到2015年的所得稅率也只有12.5% ,其全資子公司天津鑫影,在2013年和2014年獲得了免稅的資格,2015年到2017年稅率也是12.5%。

  除此之外,從2011年到2014年第三季度,暴風拿到了超過2500萬的政府補貼,三年來政府補貼金額占淨利潤的比例分別為14.50%、8.62%和24.93%,上市之後,暴風不知是否還能享受到免稅和政府補貼,但政策依賴性強也可能帶來利潤大幅波動的風險。

  5.1億元的困局:拿了這筆錢暴風想做什么?

  此次上市,暴風科技還將募集到5.1億的資金投入到業務研發中,這是否意味著暴風又重新擁有了在視頻行業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的可能?

  易觀分析師表示,這筆資金其實對暴風影音而言,用來改善商業模式和盈利能力的作用並不大。一方面來說,暴風要想對主營廣告業務進行改善,對內容和帶寬的投入都會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這對在視頻行業資金鏈相對捉襟見肘的暴風而言並非易事。

  另一方面,從現在視頻行業的燒錢局面來看,版權費用水漲船高,一集《半月傳》的版權賣到了200萬,衛視的熱門綜藝節目的版權打包費用已至數億,5億元的資金算不上視頻行業的大數字,因此暴風也很難對此塊業務進行改善。

  另外,新的商業模式變現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募集資金未必會對盈利帶來改善,暴風科技這樣不溫不火的局面仍將持續下去。

  對於視頻行業來說,廣告是最大的收入,廣告收入的來源必須依靠的是內容的差異化和用戶的活躍度,也就是說通過購買獨家的版權內容和打造自制內容才能吸引過多的用戶,才能整體提升盈利水平,而不走尋常路的暴風卻像是陷入了這樣一個死循環,該如何尋找下一個新的盈利點來打破死結成為了擺在馮鑫面前的一道難題。

  暴風未來之路:轉型移動端?

  新的盈利點到底在何方?起碼,“轉型移動端”並不是暴風能給出的答案。

  招股說明書中披露,在PC端“日均有效使用時長”排名第一的暴風影音,在移動端只排名第九。

  從數據上看,暴風在收入和用戶覆蓋上也明顯不敵競爭對手。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優酷土豆和愛奇藝在移動業務上的收入已經達到或超過30%。截至2014年4月30日,暴風影音的下載總量為3.9億次,而愛奇藝和優酷則分別高達9.8億次和8.2億次。

  這也就意味著,暴風的移動用戶量可能僅為其主要對手的40%和不到50%,相差甚遠。

  從模式上講,現在靠PC端免費+廣告的模式,想玩轉客戶端已經不再行得通。此前的純視頻播放器PPS和PPTV都已委身巨頭,而樂視則通過移動端打通了平台、內容、增值服務多個窗口。

  事實上,從招股書中,也可以看出暴風對布局移動端信心的缺失。在本次計劃募集的5.1億元資金中,移動終端視頻服務系統研發項目計劃投入1960萬元,僅占計劃募資額的3.8%。

  押注虛擬現實:真噱頭還是偽概念?

  不過,從暴風近期的動作看,馮鑫對“未來”給出的答案可能是,押注於虛擬現實智能硬件------暴風魔鏡。

  這款售價僅為99元的虛擬現實設備,需要將手機放在其中,從而實現最基礎的虛擬現實功能。據暴風影音官方披露的數據來看,截止2015年1月份,暴風魔鏡的用戶數有15萬人,APP日活躍用戶數最高為1.3萬,產品仍處於初級階段。

  暴風科技副總裁王剛也坦言,目前魔鏡產品還不夠成熟,將來要籌建子公司獨立運營,並繼續加大對技術和內容的投入。

  對於暴風的這步險棋,有業內人士認為,單純的工具性產品想要擺脫邊緣化,就應當沿著從工具到渠道再到平台最後抵達入口的路徑,而暴風魔鏡則越過了中間形態直接躋身入口,看起來有些像是一次心急的基因突變。

  其實馮鑫的商業意圖很明顯,希望借助於虛擬現實產品,再依靠暴風團隊多年來在視頻行業積累的技術經驗,從而向虛擬現實視頻平台轉型。

  而暴風魔鏡的賣點也很明顯:希望借99元低價教育用戶並培養市場,然而有分析師也直言,虛擬現實歸根到底講究的是用戶體驗,是靠暴風的兩個偏振片可能並不能實現。

  事實上,99元的暴風魔鏡帶著些噱頭的色彩,也並非是一款單純的市場向產品,可能暴風的目的也只是“占個坑”。至於靠一款並不成熟的魔鏡來撐起暴風的未來,可能只是一個看起來很美的泡泡----不用碰,自己就碎了。

  在不久前,馮鑫自己也坦言:視頻現在像一個巨大的絞肉機,就看誰先能轉起來,把別人絞死,自己留下來。同樣資本市場不喜歡聽老故事,互聯網時代下的投資者也沒有戀舊情節,作為視頻行業活化石的暴風,要跟上視頻行業的新玩法,需要改變的還有很多。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