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1

海航國際帶升港航空租賃業

2015-03-25
来源:香港商報

海航集团(国际)首席运营官崔家兴(左),香港航空租赁(HKAC)行政总裁博唐纳、行政副总裁及财务总监莫凯翔(右)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編者按】跨羊年門檻春色滿眼,看中國經濟風向變幻:1978年改革開放元年,中國擁抱外資,神州西風勁吹;36年過去,東風壓倒西風——2014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突破千億美元,首度成為資本淨輸出國。而總有一個地方,於東風與西風交接處,如海岸邊的磐石巍然屹立。改革開放,海外資本都會通過這地方進入內地;風向改變,這地方又是中國資本吹向海外首選地。這處風口,就是香港。

  東風壓倒西風的歷史時刻,「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之際,本報策劃了「中企出海」系列報道,對話7家走出國門的中國優秀企業,包括招商局集團、國家電網、中石化冠德、中國鐵路物資(香港)、海航集團、金川集團及中糧集團(香港),看國際風雲,說企業發展,談他們「走出去」的橋樑、兩地的「超級聯繫人」——香港。

  2010年,正是金融海嘯後環球資產價格低迷之時,海航集團把握機遇,斥資1.5億美元(約11.7億港元)收購澳洲ALLCO航空租賃業務。該項併購標誌中企正式踏足國際航空租賃業大舞臺。及後,海航還把該項業務遷至香港營運,為香港引進「航空租賃」這個陌生產業,亦為香港迎來了更多融資和相關活動以及航空租賃專才。

  香港商報記者 鄺偉軒

  立足香港回饋香港

  過去5年,海航瞄準航空、旅遊、實業、金融及物流五大行業,策動連串併購,手影遍及歐、美、亞、澳、非五大洲。其中,2010年1月落實的ALLCO航空租賃業務併購,實現了中國航空租賃業與國際的接軌。而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在這項「平地一聲雷」的併購中功不可沒,皆因整項交易由磋商直至簽字和融資下款,均以海航旗下香港子公司海航集團(國際) (下稱海航國際)平臺完成。

  把握機遇成功併購

  海航集團旗下香港航空租賃 (前身為ALLCO) 行政副總裁及財務總監莫凱翔憶述,海航對環球航空業和航空租賃業並不陌生,及至金融海嘯後,不少海外投資人和金融機構急於出售資產,這正好給予海航進軍航空租賃業的機會:「金融海嘯後,環球航空租賃業出現大量併購機會,海航國際經過一系列詳盡調查後,發現ALLCO提供了一個極具價值的併購機會。最後,經海航集團批準後,我們於2009年展開併購計劃。」

  ALLCO原屬澳洲企業Allco Finance Group (AFG)。金融海嘯後,AFG因陷入財務危機而被清算人託管,被迫出售資產用於還債。當時,AFG 飛機租賃業務合共擁有和管理68架商用飛機,包括31架自有飛機,另管理37架飛機。雖然海航集團在內地擁有海南航空、祥鵬航空以及西部航空等多家具知名度的航空公司,但西方清算管理人和ALLCO資產的部分債權銀行擔心中國企業執行能力和併購後租賃資產管理能力較弱,海航集團在競價和合同談判過程中遇到很大的挑戰和困難。經多輪博弈,海航集團最終於2009年下半年,分別獲得內地及澳洲兩國政府批準,並於2010年1月8日在悉尼正式簽字落實交易。

  落戶香港拓展大業

  之後,成功「抱得美人歸」的海航集團把ALLCO總部遷至香港繼續營運,並易名「香港航空租賃有限公司」(Hong Kong Aviation Capital,HKAC),把其航空租賃業務中心轉至香港,拓展亞太地區航空租賃業。為何把ALLCO遷港經營?莫凱翔指,在金融建構上,香港在企業融資方面具有很大優勢,這便於航空租賃公司通過金融機構和成熟資本市場取得融資:「環球主要銀行在香港均設有分支機構,我們可與這些金融機構取得聯繫聯絡,籌集航空租賃業務進一步增長所需的資本。」

  除了增加香港金融活動,海航將其「戰利品」遷冊至港繼續經營外,更為香港帶來一流國際級航空租賃業人才,並為一眾利用香港「走出去」的中企樹立了回饋香港社會的極佳榜樣。目前,HKAC管理層當中,除莫凱翔外,大多來自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如HKAC 行政總裁博唐納(Donal Boylan),擁有著超過25年的航空租賃經驗。

  HKAC引入環球航空租賃業翹楚,既為香港帶來額外高消費能力的專業人士,亦為香港日後發展航空租賃業出了一分力。更甚的是,海航透過HKAC和海航國際落戶香港,更觸發了香港智庫機構對發展新產業的研究。海航國際首席運營官崔家興表示,為促進航空租賃業發展,HKAC與香港知名智庫「一國兩制」研究中心合作,共同探討進一步將香港打造成全球航空航運金融中心必要的條件和經驗。

  2015年1月,行政長官梁振英在其最新《施政報告》指,香港既是內地航運公司「走出去」的最佳跳板,也是國際航運公司進入內地市場的平臺。在經濟發展委員會建議下,港府正就推動本港航空融資業務提出研究,以加強香港作為國際航空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地位。

  未來發展聚焦非洲

  目前,海航集團的業務範疇,除了包括海內外的航空、物流、地產、旅遊及金融外,在可見的將來如何利用香港實現其「走出去」的宏願?

  崔家興指,為配合國家的整體戰略,除了涉足現有產業外,海航未來亦將關注能源、醫療及創新服務產業。至於注視哪些地區,他表示,隨中國與非洲國家的合作日漸頻繁,加上當地具有龐大發展潛力,海航集團未來將注視非洲項目,並利用香港這平臺部署併購。

  內地航空租賃需求大 令港受益

  航空租賃(Aircraft Leasing)泛指承租人(一般為航空公司)從租賃公司手中租出一定數目的航機,承租人以按期繳付租金為代價,從而取得航機使用權。對航空公司而言,透過航空租賃形式營運業務,既可紓緩一次性大量購入航機帶來的資金壓力,租用航機帶來的租金成本,亦可分攤在企業成本,從而減少企業稅務開支。

  李超人投身航空租賃業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內地航空公司就開始有航空租賃業務。市場預計至2020年,內地需額外補充至少約2500架航機,估計涉及航空租賃資金約830億美元(約6474億港元),故航空租賃在內地有巨大發展空間之餘,香港亦因「近水樓臺」,勢將在這股大浪潮之中受惠。

  海航成功透過旗下海航集團(國際),策動收購ALLCO航空租賃業務,再將其業務遷至香港,成為今天的香港航空租賃 (HKAC)。此舉標示中國成功併購海外航空租賃資產,同時亦掀起香港企業競購航運租賃資產以及研究從事航空租賃業的可能性。

  HKAC落戶香港,既獲得港府對發展航空融資業務的興趣,香港上市公司近年亦爭相競購海外航運融資項目。當中,尤以長和系主席李嘉誠最為引人矚目。繼2014年11月,長江實業斥資約158億元購入60架航機進軍飛機租賃業務後,李嘉誠再於2015年1月透過系內公司長江基建斥資293億元收購英國車輛租賃公司Eversholt Rail。

  香港平臺法制制勝

  海航集團在港策動多項國際級併購之際,對香港這彈丸之地有何評價?海航集團(國際)首席運營官崔家興認為,除了可為內地企業提供穩定的投資環境及足夠的境外資金供應外,最重要的是香港具有健全的法制和公平的營商環境,這使中企在透過香港「走出去」過程中降低了風險。

  過去,不少中企在「走出去」過程中,因不熟悉歐美法律制度而落得慘淡收場。正因如此,香港航空租賃副行政總裁兼財務總監莫凱翔說,中企欠缺營運跨國業務的經驗,加上在併購海外項目過程中,極需在港尋找具有國際視野的金融、法律及會計人才,「他們非但充分了解海外風土人情,更對內地制度亦有一定程度認識,對中企來說,他們的作用相當大」。

  崔家興亦表示,香港在法律、投資諮詢、市場推廣及資訊等四方面可為中企提供「一站式」服務,既提供各種商機,更令企業進一步壯大,「可以說,香港的專才為中企進行海外併購提供了最大的便利」。

  對中企來說,相較其他金融中心,香港有何優勢?對此,崔家興表示,香港屬於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系,既奉行簡單稅制,亦無實施外匯管制措施。香港投資平臺,不僅可為中企提供境外資金,同時亦可尋找到國際合作夥伴;在人才、資金及法律制度諸方面,香港均可為中企提供便利。「健全的法律制度是香港賴以成功的基石,而穩定的投資環境同樣是造就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王道。」他說。

  海航集團併購大事記

  日期 項目

  2010年1月 收購澳洲ALLCO 航空租賃業務

  2010年11月 購入土耳其myTECHNIC 維修公司部分股權

  2011年7月 參與土耳其ACT貨運航空公司戰略投資

  2011年12月 收購全球第五大集裝箱租賃公司之一的SEACO

  2012年9月 組建非洲加納AWA航空

  2012年10月 收購法國第二大航空公司藍鷹航空48%股權

  2013年4月 收購歐洲第三大酒店集團西班牙NH酒店集團20%股權,及後增持至約29%

  2013年5月 收購澳洲Arena航校80%股權,及後更名為「澳大利亞國際航空學院」

  2013年10月 收購歐洲第一大拖車租賃公司TIP拖車租賃公司

  2014年11月 收購全球第八大集裝箱租賃商Cronos公司80%股權

  (資料來源:海航集團)

[责任编辑:默默]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