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0

第3届南博会闭幕

2015-06-19
来源:云南网

 

 

  台湾馆采取很多形式来推广自己的产品,图为台湾馆内的表演引起顾客围观。 记者 詹晶晶 摄

  “去年就在台湾馆买过东西,买过海苔、凤梨酥,今年特意再来看看。”市民李女士说。

  “现炒鱼松,欢迎品尝。”台湾参展商大声吆喝。

  “对不起这款商品已经断货了,您要不要再看看别的?”这句话在台湾馆内并不陌生。

  ……

  第3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3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16日落幕,在这5天的时间内,参展商们各显神通,有的更是赚的“盆满钵满”,如果要问哪个展馆最火爆,台湾馆一定是其中之一。

  台湾美食每年都是南博会上的一大亮点,今年南博会上,很多台湾馆的展位上早早就挂出了“售罄”字样的牌子。台湾馆为何会如此受欢迎?台湾馆的参展商们对参加南博会又有何感想?

  【现场直击】

  多款商品提前“售罄”

  “对不起,这款商品已经断货,您在看看别的。”

  要问台湾馆的美食到底有多受欢迎,只要看看商家销售的速度就知道。15日,记者在台湾馆一家销售台湾鱼松的店家门口看到一块硬纸板,写上“感谢昆明市民的支持与爱护,鱼松已经全部售完,鱼松产品可至金格、金鹰、百盛、家乐福超市购买,谢谢。”

  此类“售罄”的招牌在台湾馆并不少见,很多商家向记者坦言,昆明市民很热情,感觉自己带多少货都会被买光。

  “我本来要来买点鱼松的,但是看到一些展位已经卖光了,只有再去别家看看。”15日,市民李女士对记者说。

  【顾客体验】

  市民:台湾馆的美食能引起购买欲望

  “我觉得台湾馆好吃的最多,所以特意过来看看。”市民李女士说。

  据李女士介绍,去年她就和朋友来过南博会,当时在台湾馆买了很多零食,所以今年南博会特意来台湾馆转一转。

  “去年买了海苔、凤梨酥等等,今年还想买一点其他的,比如咸菜、黑糖之类的试试。”李女士说。

  台湾馆在商品推销上方式很多,除了有节目表演以外,还有许多的试吃机会。15日,记者在台湾馆采访时发现,很多参展商都拿出精心准备的小餐盒,里面装着面条、米饭等食品,在台湾馆的展位旁边很容易就看到正在津津有味试吃的顾客。

  “这个面条我尝过,发现很好吃,打算买一些回去,可以煮给家里的小孙子吃。”市民陈阿姨说,她和老伴儿来南博会买的最多的就是吃的,其他的馆主要以参观为主,购买食物主要在云南馆和台湾馆,为了扫货,她和老伴还专门带了一个简易的购物拉杆箱来。

  “我觉得台湾馆的东西包装得很精致,比较能引起购买欲吧。”市民李女士说。

  【参展商眼中的南博会】

  讲述者:谢宪宜

  展出商品:台湾肉松

  参展年限:3年

  谈变化:展柜面积越来越大,带来的商品越来越多

  6月13日南博会第二天,下午5点左右记者在台湾馆一个展出肉松系列商品的展柜看到,大大的展柜上,货物已经所剩无几。

  柜台里,记者在导购的指引下找到了谢宪宜经理,对于如此好的销售情况,谢经理说,“比预期的还要好!”

  作为一个连续三年都来参展的商家,谈到变化时,谢宪宜说记得第一年自己只带了40—50箱的产品过来,而今年,自己带来了300多箱!

  不仅带来的产品越来越多,谢宪宜说,自己展柜的面积也越来越大了,“第一年的时候很小,才9平方米,你看我们今年的有多宽,一共有54平方米呢!”

  讲述者:刘燕

  参展商品:台湾黑糖

  参展年限:3年

  谈变化:新的展馆很气派,硬件设施也不错

  6月13日下午5点半,台湾馆一家经营黑糖的展位前,贴着一张用繁体字写的告示“售罄!谢谢云南的乡亲,欢迎明年再来!”

  尽管台湾馆一直以来都很“火爆”,但才到展会第二天就全部售罄,也是不太多见的,询问之下,展柜里笑容甜美的老板刘燕告诉记者,自己这次带了20箱货过来,没想到那么快就卖完了,“一年比一年卖的块,第一年是到展会的第4天下午卖完,第二年是最后一天才卖完,今年真的卖得太快了!”

  除了欣喜产品一年比一年好卖之外,刘燕的语气中也不免有点后悔,“我本来还有一批货可以过来的,但是我想今年是新展馆,客流量可能没有前两年多,所以就没有太上心,现在那批货还在路上,过不来了!”

  谈起新的展馆,刘燕觉得有些细节有待改进,“交通不好,车子进来很麻烦,另外从展馆外面进到里面来也很绕,实在有些不方便!”

  但是刘燕表示新展馆非常气派,客流量也比预期的好。

  “面积更大了,走道什么的也更宽了,而且客流量也比我预期的要多很多!”此外刘燕还提到了一个细节,去洗手间不用排队了,“之前在老的展馆,上厕所都要排长队,今年在这个展馆都不用排队了,很方便!其他硬件设施也不错!”

  云南网记者 念新洪 詹晶晶 张成

[责任编辑:徐瑩]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