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8

《金融時報》:下一個為日代言的新聞機構?

2015-07-28
来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摘要:英國《金融時報》雖然發行量無法與日經新聞相比,但在全球范圍影響力和應對數字化轉型方面卻遙遙領先。分析稱,收購《金融時報》不僅是日經新聞和日本企業的一項戰略舉措,而且是更寬泛的對外政治戰略的一部分。

  是繼續按照英國的新聞傳統辦報,還是轉而遵守日本的報道規范?擺在《金融時報》編輯們面前的是一個類似“哈姆雷特”式的問題。但他們沒有選擇權。不管願不願意,日本政府都將會抹去《金融時報》“自由代理人”的印跡。

  “奇怪”的並購

  就性價比來講,日本最大媒體公司日本經濟新聞社以8.44億英磅(約合1600億日元,1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金融時報》集團並不劃算,況且這份資產中並不包含著名的《經濟學人》和總部大樓。

  目前各方對日經收購《金融時報》目的的分析,都指向它意欲打造全球品牌,開拓新市場,以彌補逐漸萎縮的國內市場。

  這確屬實情。作為日本最大的財經類報紙,《日本經濟新聞》在本土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在日本商界幾乎人手一份。但這樣的優勢地位卻僅限於日本國內。隨著日本國內市場趨於飽和和讀者數量減少,日經新聞本土銷量直線下跌,亟待開拓海外市場。

  英國《金融時報》雖然發行量無法與日經新聞相比,但在全球范圍影響力和應對數字化轉型方面卻遙遙領先。

  分析稱,日經新聞主要考慮到其全球化戰略以及新媒體時代擴大數字業務的需要,而《金融時報》能夠為日經新聞帶來的潛在價值遠大於直接的現金收益。

  據日經新聞的數據,在收購《金融時報》完成後,該報將超過《紐約時報》成為全球電子付費用戶最多的媒體。同時,日經新聞的報紙發行量也將超過《華爾街日報》兩倍以上。

  從日經新聞的財務報表來看,去年淨利潤僅為102.9億日元,加上現金儲備1030億日元和有價證券等資產也不足1400億日元。而《金融時報》去年利潤約為46億日元。由此可見,日經新聞的現金流還並未充足到購買《金融時報》的地步,同時收購價格也遠超《金融時報》的盈利能力。

  賠本的買賣?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講,這場交易是失敗的。但此事值得“玩味”卻正在於此:日本人難道只會賠本賺吆喝?

  分析稱,收購《金融時報》不僅是日經新聞和日本企業的一項戰略舉措,而且是更寬泛的對外政治戰略的一部分。

  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國會表示“我國的理念”正在遭到外國人的誤解。他呼籲采取措施“主動收集和傳播信息,使我們得到正確理解。”在這種理念下,日本外務省在2015年度預算中增加了約500億日元的“對外發信”預算,用於強化“廣報”(新聞傳播)體制等。

  並購發生後,日本內閣官員難掩喜悅之情。日本經濟財政兼再生相甘利明說“(此舉)有望向國際社會更加准確地傳遞日本的經濟情況,可喜可賀。” 日本地方創生相石破茂稱,“希望能作出符合全球化趨勢的報道、拉動日本經濟的報道。”

  “這雖然是從經濟一體化的角度來解釋這個問題,但言外之意卻值得玩味。”中國社科院日本所研究員呂耀東說:“一個國家的媒體,不可能完全不反映國家的利益。”多年來,《金融時報》一直是各大英語新聞機構中描黑日本經濟的主力,“雖然西方講求新聞的獨立性,但日經新聞與《金融時報》的整合,肯定要反映日本的聲音。

  《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輯蔣豐則從“日經中文網”的成功開始反思日本這個對外戰略。

  “日經新聞創辦的中文網,現在越來越多地受到中國媒體的引用,我不認為他們在中文網上的投入會比並購《金融時報》低。在某種程度上,是日經中文網的成功促使他們下決心收購《金融時報》。” 蔣豐說。“通過日經中文網對漢語圈進行滲透,通過《金融時報》對英語圈施加影響。這種相互拓展的手法是日本媒體奪取國際話語權的重要手段。”

  “被安倍”的《金融時報》

  日經新聞董事長兼CEO喜多恒雄與社長岡田直敏致《金融時報》員工的一封信帶有明顯的“安撫”意味。“《金融時報》將繼續享有完全的編輯獨立性和自由,正如所有新聞機構應該享有的。”

  “言外之意,肯定是外界有所擔憂。”呂耀東說。眾所周知,安倍曾將一名與其關系密切的支持者任命為NHK的會長,並針對自由派報紙《朝日新聞》關於戰時“慰安婦”的報道采取了多項措施,這些措施引發了對日本新聞自由的擔憂。

  6月25日,安倍所在的自民黨中,有一群年輕議員在討論對付敵對媒體的辦法時表示,他們打算“動用一切手段關閉”沖繩的兩家主要報紙。這則報道令人們更加擔心日本的新聞自由狀況。

  “尤其是特別秘密保護法通過後,日本媒體出現了一種欲言又止的現象。如果涉及秘密的話,肯定要受到約束和處罰。這在日本國內已經是事實。肯定有人擔憂,收購《金融時報》會有這樣的情況。”呂耀東分析。

  雖然英國《金融時報》總編輯表示:“編輯獨立是我們的文化中固有的一部分,它代表著英國《金融時報》的真正價值。”但東家易人之後,日本方面肯定不會長期做“甩手掌櫃”。

  福布斯中文網甚至憤怒地表達不滿,“不管願不願意,《金融時報》似乎注定將變成日本政府的另一個喉舌。”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