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8

中國資產證券化市場將超百萬億

2015-09-22
来源:騰訊財經

  華爾街有句名言:“如果你有一個穩定的現金流,就把它證券化。”而對于當前基礎資產不合理、投資主體單一的中國市場而言,離上述階段還相去甚遠。

  中國的銀行資產總規模將近200萬億元,信貸資產證券化對于盤活銀行存量的信貸資產,調整資產結構,緩解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的壓力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制度和技術的原因,中國的信貸資產證券化進程較為緩慢。

  9月21日,在廈門資產證券化高峰論壇,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行長呂家進提到,當前制約資產證券化的發展有三個因素:一是基礎資產結構不夠合理。美國資產證券化市場結構90%是零售貸款,包括個人按揭貸款、消費貸款和信用卡貸款等等,而中國的個人按揭貸款占比不到14%,信貸資產證券化資產池中企業貸款超過80%;

  二是業務流程相對復雜,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涉及到銀行、證券、信托、評級等多個金融機構,屬于金融聯合產品,從資產選擇開始到最后公開發行,涉及的機構和部門眾多,大大增加了發行環節的交易成本;

  三是投資主體比較單一,目前商業銀行購買資產證券化的占比達到80%以上,基金、保險、資管、券商、養老基金等機構的參與熱情不高。這也使得市場流動性比較弱,特別是期限比較長的證券化產品的發行較困難。

  包括華夏銀行行長樊大志、招商銀行副行長唐志宏在內的多位銀行高管表達了類似觀點。中國的資產證券化受2008年次貸危機的影響之后,一度停滯。在樊大志看來,當前中國經濟承受很大的壓力,在這個時候探討資產證券化的問題,面臨的阻力不比08年小。

  除了上述制約因素之外,樊大志認為,目前對標的資產風險評估的手段和技術比較欠缺,資產證券化的征信方式比較單一,給交易價格形成帶來很大的問題。

  唐志宏認為,傳統的各類融資方式,無論是以銀行貸款為代表的間接融資,還是以債權融資、股權融資為代表的直接融資,目的都是改善資產負債表右邊。而在利率市場化加速的今天,在資產負債表右邊實現低成本的融資難度越來越大,

  而資產證券化通過盤活存量資產,創造新的現金流,改善資產負債表的左邊,已經越來越受到青睞。

  據他介紹,招行在國內發行了423億元以各類信貸資產為基礎資產的資產證券,這個數字并不算太多,但在銀行業中排第二名。“說明中國資產證券化規模仍然比較小。”

  樊大志提到,銀行總資產中,有60%—80%的資產是信貸資產,將來這些資產要從持有型向交易型轉變,提高信貸資產的流動性。這意味著,中國的信貸資產證券化市場超過百萬億元。

  微眾銀行董事長顧敏也提到,未來三到五年,中國會涌現出百萬億級的財富管理市場,其中30%—50%將對接資產證券化產品,或者是場外固定資產產品。“同時目前還有非常多的存量資產需要去盤活,這是另外一個百萬億元的市場。”他說。

  上述銀行高管建議,應該加快資產證券化條例的起草和相關立法工作,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鼓勵質押回購等多種交易方式,提高市場流動性。

  此外,要發揮互聯網平臺的優勢,推動新型資產交易方式的發展,成立專門的互聯網+資產證券化的平臺,將缺乏流動性的信貸資產轉換成方便交易的產品,通過互聯網平臺銷售,從而解決傳統信貸資產證券化資產范圍小、融資速度慢的問題。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