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290

世界屋脊上太陽的味道

2016-01-25
来源:香港商报

  唐卡,源自一種古老的智慧,源自覺悟者豐盈的心。「太陽的味道」唐卡藝術展近日在深圳歡樂海岸聚寶盆藝術館開展。本次展覽展出西藏攀德達杰福利學校6名唐卡藝術家的16幅唐卡作品。攀德達杰,藏語為利他、弘揚之意,生命在西藏這里生生不息,信仰在這里遍地開花。香港商報記者 黃鶯 通訊員 米會玲

  師承十世班禪專職畫師

  作為西藏最傳統的繪畫形式,唐卡蘊藏著覺悟者內心與宇宙之間的秘密,是藏族人民宗教生活中極為重要的承載物。「唐」,指廣袤的空間,表示容納一切;「卡」,表示在光滑、乾凈的地方追求極致的圓滿。

  攀德達杰文化課老師張蔚告訴記者,本次在聚寶盆展出的唐卡,均出自攀德達杰的年輕畫師們,他們師承十世班禪的專職畫師洛桑平措大師,經由大師的弟子平措多吉的全面指導,學習7至11年,接受系統的佛教學習和佛法修持訓練,并跟隨平措多吉為西藏多個著名寺院繪制了壁畫。平措多吉56歲起師從扎什倫布寺的主管畫師格桑老師,而后又跟隨扎什倫布寺噶欽洛桑平措大師深入學習,情同父子。扎西南杰(五世至九世班禪大師的靈塔殿)和十世班禪大師靈塔殿的重要壁畫都是平措多吉老師的繪畫作品。

  攀德達杰畫師們筆下的唐卡生動傳神、法度嚴謹,曾受邀在國家博物館、北京國際藝術博覽會展出,在藝術界和佛教界都得到不凡的反響。

  傳統唐卡繪制用料考究

  藏族人民認為,唐卡的繪制過程也是修行過程,畫師們作畫時嚴守法度,以智慧平息妄念,靜怡心靈,每一筆,每一根線條都充滿能量和靈性,止息心波、返璞歸真,使身心升華到澄澈空明、次第圓滿的境界,從而實現自我覺悟的修行目的。

  傳統唐卡的繪制,過程極為復雜,用料也極其考究。這些作品均為手工打造,嚴格按照《造像量度經》規格制作,并具有攀德達杰獨特的藝術風格,神態刻畫惟妙惟肖,造型完美生動,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佛教內涵。

  張蔚告訴記者,這些唐卡都是用天然礦物原料制作的顏料,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所繪制的唐卡色澤鮮豔,經幾百年的歲月仍不褪色,這是現代化學顏料所無法比擬的。「事實上,每幅唐卡平均都要耗時3-4個月以上,在唐卡的繪制過程中由於視力、精力的大量消耗,畫師在完成一幅作品后都需要休息一段時間。」張蔚說。

  傳播唐卡背后的人間大愛

  本次展覽的如法繪制的止唐,除傳統彩唐外,還有朱紅唐(朱紅唐卡)、黑唐兩類。作品曾由色拉寺老堪布加持,獲得弘法寺印順大和尚加持。

  聚寶盆創始人羅磊光先生表示,與攀德達杰緣起於去年深圳弘法寺的唐卡展覽,自己被張莉的精神所感動,16年前,張莉到了西藏,11年前,創辦了攀德達杰福利學校,今年,「太陽的味道」藝術展在聚寶盆拉開帷幕。「攜手攀德達杰做這樣一場珍貴的唐卡展,是聚寶盆的緣分。此次展覽將這太陽的溫暖和芬芳帶到了聚寶盆,我們希望它帶給大家的不僅僅是西藏之美、傳統唐卡藝術之美,還有背后一點一滴的人間大愛」,羅磊光說。

  張莉的攀德達杰 被愛滋養的地方

  都說西藏美如天堂,在人們嚮往的西藏里,有納木錯湖邊飄揚的彩色經幡、放晴后的羊卓雍湖邊溜著藏地最勤奮的精靈犛牛,大昭寺聖潔的八廓街著名的轉經路。其中的攀德達杰也坐落於此。張莉早自1993年起就自己開店做生意,在廈門和杭州開辦了兩家地產策劃管理公司。與西藏的緣起是2000年。那一年,身著DIESEL牛仔褲、背著PRADA皮包的張莉第一次來到西藏,就喜歡上了這里,為西藏的文化藝術所深深吸引。她也驚訝地發現,她近兩千元一條的褲子能讓西藏的貧苦孩子過上有學上、有飯吃的快樂生活。

  她開始行動起來。最初,她給藏族孩子文具和一些助學金,但很快發現那些錢有些被孩子拿去打游戲,有些乾脆被家長拿走了,根本解決不了孩子上學的問題。張莉想,不如辦一所學校,教貧苦的藏族孩子學習文化知識和西藏傳統工藝。

  經過大半年的籌備和幾十萬元的投入,2005年4月,西藏攀德達杰職業技術福利學校成立了。在藏語里,「攀德」是指福利,「達杰」是宏揚的意思,用張莉的話講,她開辦這所學校,就是希望貧困的藏族孩子在學到本領的同時有能力幫助別人,把西藏傳統文化傳承下去。攀德達杰的第一批近百名學生,幾乎都是張莉和校長扎多從西藏各地鄉下甚至遠及四川、青海的藏區親自招來的,主要面對家庭貧困無法上學的藏族青少年,年齡在13歲到21歲之間。

  有一回張莉去拉薩鄉下招生,看到了給一家富裕藏族人家做保姆的13歲的康卓次吉,張莉猶豫了一下,原本打算放棄這個孩子,把有限的機會留給更困難的孩子,但是想到康卓瘦弱得也就七、八歲的模樣,張莉還是不忍地回頭問了一句孩子的工資情況,原來孩子做保姆根本沒有工錢。經過孩子父親的同意,張莉把孩子帶回了攀德達杰。在她辦學這些年里,面對大多都是貧窮、困難、需要被幫助的人們,這過程中也經歷了不少他人因無知而示惡傷人的事,承受了許多難堪與誤解。

  學校開辦初期,遇到經濟困難,張莉還有一些積蓄,后來常常碰著學校經費短缺了,她就不得不暫別她充滿歡聲笑語的童話世界,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的水泥森林間奔波,靠接策劃案、做項目賺錢,維持著學校的正常運轉。出去賺錢的日子每年要幾個月,但是這幾個月,隻身在外的張莉體會著更深刻的感動,平常一開口就害羞地捂住臉的孩子那時候也要給她打電話問她有沒有感冒,每次她一回來,孩子們就把她圍在中間,她走到哪圍到哪,孩子們也不大說話,就看著她笑。

  雖然經濟上常常捉襟見肘,不少朋友向張莉提出出錢單獨認養孩子,她婉言謝絕了,她不想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體會到愛的分別和不平衡。還有些到西藏旅游的國際友人了解到張莉的辦學情況后,希望給孩子們提供一些資金上的援助,常來看望孩子、和孩子合影什麼的,張莉也婉言謝絕了。她希望孩子們能在正常和平靜的狀態下學習長大,不想讓孩子們覺得和其他人有任何的不同。張莉也從來不主動聯系媒體來幫忙,她的話很樸實:「我不愛張揚不愛折騰事兒,我辦學的目的很單純,我在做就好了。」

  堅持夢想的幸福

  攀德達杰的學生分別在繪畫(唐卡、壁畫)、金屬鑄造、雕刻、編織等四個班中學習。張莉聘請了最好的藏族傳統工藝老師給孩子們上專業課,還聘請了藏語、漢語和英語老師教授文化課。他們白天學習技術,周一三五晚上學習藏文,周二四晚上學習漢語,周六下午學習宗教藝術知識,周日到各個寺廟去感受文化和歷史……能免費學到文化知識和生存技能,攀德達杰為這些孤苦的孩子帶來了新的希望。

  雖然張莉希望學生們不要太受外在影響,但還是有很多孩子因為物質誘惑而放棄學業。這些年唐卡受到追捧,只要在攀德達杰學過兩三年的,對商家來說已是很好的畫師了,商品唐卡不需要多好的技藝,老闆們只要求數量。加上藏族少年天性不羈,不少人今天還好好坐在教室里,明天就不見了,被商家引走或自己去找工作掙錢,他們或許因為無法言說,不懂道別。

  張莉說有些學生很有天份,堅持下去會成為出色的畫師,「他們大部分人都是想走就走,等我知道也來不及了,就算他們暫時經勸導留下學習,心也安定不了。我常安慰校長和老師們,攀德達杰只是一個提供學習的平臺,沒有要求,更不要對他們有期待,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和命運,尊重他們的選擇。」

  攀德達杰學制六年,唐卡班只有十多個能讀滿六年的學生。這十多人大部分都不願離開學校,希望繼續學習,於是張莉於成立了西藏攀德達杰文化藝術傳播有限公司,留下來的學生成為這公司的專職畫師,她供給食宿,月發工資,希望他們能更好地進行創作和學習,張莉還讓老師定期來給他們進行指導,讓他們每人每年至少能創作出四幅優秀的作品。2011年的年底,張莉作為策展人在北京798盛世天空美術館展出了這些畫師的作品,那是攀德達杰第一次專場畫展,30多幅中有20多幅被請走。

  張莉從不抱怨,也不懷疑自己做這件事的意義,只是承擔著壓力、對人無所求地做下去。

  張莉說,攀德達杰就是給需要的人提供一個平臺,能在這所學校里獲得多少,全看個人自己。當然,張莉也很希望畫師們能有美好的將來,不為別的,只是想讓大家看到,堅持夢想的幸福。張莉說:「幸福就是不求回報的付出。」她為這個簡單的句子做出了最充實的詮釋。

  11年來,600多名學生,攀德達杰讓藏族傳統手工藝得以延續,孩子們獲得受教育的機會,傳遞著雪域高原的愛和歡樂。這些來自世界屋脊的色彩里,你能聞到來自溫暖聖潔的雪域高原所獨有的「太陽的味道」,亦如攀德達杰創辦人張莉一樣,散播著太陽的溫暖和芬芳……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