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9

董少鵬:股市維穩與改革必須統籌兼顧

2016-03-11
来源:證券日報

  3月10日,在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李稻葵委員指出,近期,我國出現了一輪股票指數快速下行與人民幣匯率貶值預期輪番互動的市場波動,這對當前中國經濟的運行和轉型升級構成了直接的威脅。針對這一情況,他提出了嚴厲打擊內幕交易和不合理行為,建立統一的大金融監管體系,建立較大規模的資本市場穩定基金等五項建議。

  筆者認為,李稻葵委員的意見是十分正確的,金融市場的秩序和預期是否穩定,對于國計民生具有重大影響,那種淡化我國股市大幅度下跌對實體經濟影響的說法是不能成立的。

  從2015年6月中旬到年底,上證指數下跌幅度達31%;今年初至2月26日上證指數又下降了22%。與此同時,諸多因素導致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從2015年以來貶值約6%。在實體經濟預期不穩之時,金融市場走勢驟然惡化,無論對投資者、企業家,還是對普通居民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針對這一情況,需要上下一條心,共同應對,穩住陣腳。只有穩住,才能進一步推進改革。

  但令人遺憾的是,迄今為止,對于包括股票市場在內的金融市場穩定工作,仍存在一些錯誤認識。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質疑去年六七月間國家維穩股市的行動;有的人表面上支持維穩,卻又以“證金公司應該及時還錢”為說辭,要求政策退出。對這種錯誤認識必須加以糾正。須知,任何一個國家維護股市穩定,都不會僅從七八個月的時間跨度來考慮問題。美國為了自身經濟金融穩定,竟然實施了長達4年多的量化寬松政策!在近期匆忙提出中國維穩資金退出問題,要么是幼稚,要么是希望市場動蕩。

  2015年8月14日,證監會發布21號公告,明確表示“今后若干年,中國證金公司不會退出,其穩定市場的職能不變”,“當市場劇烈異常波動、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時,仍將繼續以多種形式發揮維穩作用”。這個鄭重表態并沒有變,也不會變。不僅如此,我們應該按照李稻葵委員所建議的,建立較大規模的資本市場穩定基金,一旦金融市場出現恐慌性巨幅下降,就及時果斷入市。

  筆者注意到,目前關于中國證券市場改革的呼聲很高,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高度重視穩定與改革的協調一致。股市穩定既是發展的前提,也是改革的前提。這一點已經被國內外的經驗教訓反復證明。如果股市穩定出了問題,可能在短短的時間內讓長期不懈努力獲得的股票市場甚至經濟發展改革成果毀于一旦。

  有了金融市場的基本穩定,改革就可以推進得快一些,改革效果會更好一些。備受矚目的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能不能推,怎么推,與市場穩定緊密關聯。有的學者說,“證券監管部門絕不能以指數高低作為判斷自己工作成績的標準,因為維持指數和執法原則這兩個功能是沖突的。”這話只說對了一半,因為發達市場并非沒有人“管指數”,他們那里“管指數”的是大型投行。其實,任何一個市場,都是需要領頭羊的。

  既然我們承認股市中有羊群效應,就應當培育自己的“專業領頭羊”;所謂的“宏觀審慎”需要高水平的“羊倌兒”逆周期管理引導。這些機制性因素,在我國金融市場還是欠缺的。所以,改革實事求是推進,要統籌近期目標與長期目標,不能簡單效仿發達市場。

  證監會主席劉士余3月5日表示,“我將盡我的努力,忠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保護廣大股民的合法權益。”他還強調,“加強監管本身也是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筆者認為,這為下一步證券監管改革打下了清晰的“底色”:即依法治市、依法辦事、依法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無論打擊違法違規,規范監管者行為,提高監管效能,培育市場主體,強化市場主體博弈機制,還是在必要時采取措施穩定市場,都脫離不開這個清晰的底色。

  筆者認為,底色清晰了,監管者和市場主體的行為就會更有秩序,更有章法,更講次序,股市改革和發展的預期就可以更加穩定。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