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9

中國“躺尸企業”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2016-04-19
来源:商業見地網

  作者:如松

  知名經濟學家如松認為,未來的通脹,預計將是長期的,這些企業將從僵尸企業變成"躺尸企業",大量的員工下崗或待業,要么破產。

  一談到企業,很多人會認為和我無關,實際上,這是涉及面最廣的問題,如果你還需要就業,就需要關注這樣的問題。

  以前如松說過,通脹掉頭向上,銀行間拆借利率上升,債券市場的收益率必定上升,債券牛市不在,那時就到了最危險的關口,中國的問題歸根結底是債務問題。

  對于很多中國企業特別是部分國企,自身沒有充足的現金流,長期依靠財政補貼、銀行低息貸款、債券市場籌資來生存,今天,銀行對于那些缺乏現金流的“僵尸企業”已經敬而遠之,原因在于自身的壞賬率不斷上升,當自己的日子都難以維持的時候,不可能再當僵尸企業的“雷鋒”。

  政府財政補貼一直也是那些僵尸企業的現金流來源之一,可是,當今已經有部分地區的財政難以支付薪酬,即便財政稍好的地區,財政壓力也是日趨緊張,再對這些企業進行大額補貼的能力逐步受限。

  與以上兩點相對應的是,隨著銀行貸款和財政補貼的收緊,去年開始,債券融資的規模大規模爆發,隨著央行寬松的貨幣政策不斷進行,債券特別是垃圾債券走出牛市!

  債券是這些企業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央行制造了這根稻草。

  當通脹轉向、銀行寬松能力受限、銀行間利率開始上升的時候,稻草就飄走了,這些企業的鬼門關就到了。

  我們看到的是,三大評級公司中的有些評級公司開始調降中國主權債券的信用等級,雖然很多官媒在反駁,但這些調降行為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是有道理的!下一步,三大評級公司必定開始調降很多重要企業的評級,這是毫無疑問的,這是債市風暴的開始!

  具體債市風暴會有多嚴峻?巴西剛剛上演這樣的例子。

  2015年底,巴西主權信用評級被調降為垃圾級。據2016年3月份媒體報道:隨著巴西主權信用評級被國際評級組織降為垃圾級別,巴西公共賬戶專家、經濟學家Raul Velloso表示,“巴西正面臨著一場巨大的財政危機,我們當前正在與惡性通脹進行‘調情’,所有的債務變量正在向錯誤的方向發展”,“巴西政府走向債務違約已經不可避免。“

  巴西中央銀行發布的報告顯示,巴西經濟2015年衰退4.08%,預計2016年將縮水至3.33%。巴西經濟正步入1948年以來首次連續兩年衰退。在企業層面,破產企業數量連續5年攀升,去年共有5525家企業申請破產。這是驚人的數字。

  信用評級的下滑,嚴重地影響了巴西企業。2015年6月前,巴西最大的國有企業巴西石油(或許類似于中國中石油的地位)擁有764億的美元計價債務,利率僅為4.4%,可是隨著巴西主權信用等級和企業信用等級的不斷下調,巴西石油在2015年6月發行的”世紀債券“的利率高達8.45%,融資成本飆升。這還是巴西最大的國有企業,對眾多中小企業或現金流缺乏的企業而言,融資市場將是基本關閉的局面。

  那么,巴西國家財政又會如何?

  2015年,巴西聯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債券融資基本停滯了,投資者規避巴西政府債券。想當初的2014年初,”渡邊太太“們還對巴西政府債券趨之若鶩。這世界變化太快了,前后也就兩年的時間。最大的緣由就是評級公司不斷調降巴西主權信用等級。到此,希望管理者們不要文過飾非,對于三大評級公司的”降級“行為給予充分的重視,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是更加聰明的做法。

  巴西的今天怎么辦?一個人、一個企業失去信用,短期內根本無法恢復,一個國家也一樣,源于信用是長期積累的結果,信用喪失之后,很難恢復甚至根本無法恢復。巴西的今天,依靠自身的能力已經根本無法融資,最終很只能等待一個結果——一些經濟學家認為,IMF是巴西走出僵局的惟一救星。

  可是,讓IMF涉足巴西也會付出”慘重“的代價,在布魯金斯學會拉美項目主任Ernesto Talvi看來,讓IMF涉足巴西經濟,意味著巴西政府必須在中期將財政初級盈余增加到GDP的2%-3%;約束政府支出(稅收負擔已經畸高);并取消讓支出過于僵化的指數化規則;此外,還必須逐漸取消對巴西開發銀行的財政補貼,更多地使用市場利率作為該行貸款的參考利率,從而協助重塑財政健康、去除金融中介的扭曲,“這些救助的代價毒不毒,可以看看希臘的漫漫救助之路”。

  這實際上是對巴西的金融和財政按IMF的意愿進行改革,對于上層來說自然是災難,對于下層來說,很可能相反。

  轉來轉去,最后還是轉到巴西的體制上,這是邁不過去的坎。

  再回來,說中國

  通脹向上拐頭,現在或許僅僅是開始,但已經在債券市場上發作:其一,三大評級公司已經開始調降主權信用評級;其二,未等三大評級公司對公司債動手,市場已經先行動手,垃圾債券遭到拋售。

  據報道: ”3月和4月間,七年期AA-等級企業債券與可比政府債券之間的收益率差已經擴大了14個基點,兩月內出現如此巨大的增幅,上一次還是在2014年12月。從1月19日352個基點的低點起,這一缺口現在已經達到了376個基點的近四個月最高點,在此期間內,今年已經至少有七家公司發生債務違約,而去年同期只有一家“。

  在中國,AA-或者以下評級即可視為垃圾債券。截至4月13日,今年已經有三十七家中國企業取消或者推遲了352億元的債券發行計劃,而去年同期只有九家和124億元。其中大約有半數都是發生在本周,即國有的中國鐵路物資周一宣布暫停債券交易之后。

  未來,中國政府將會使出所有的行政手段打壓通脹,甚至不排除進行價格管制,所有的目的都是為了維護寬松的貨幣政策,因為如果貨幣政策在通脹的壓力下被動收緊,債券市場將面臨危機和破裂,當債券市場失去籌資功能之后,大量的國有低效企業只能是死亡。

  但是,通脹有自我達成的動力,只要貨幣政策不斷寬松,即便行政手段短期打壓通脹,但通脹一樣發展。2010年下半年,政府也在不斷用行政手段打壓通脹,但通脹照樣發展,就是例證。當通脹不斷深化之后,央行只能是被動收縮,這些企業的大限也就到了。

  這與很多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未來的通脹,按本人預計將是長期的,這些企業要么從僵尸企業變成”躺尸企業“,大量的員工下崗或待業,要么破產,帶來的是失業—為什么呢?

  隨著中國重化工業化接近結束,很多企業喪失了市場,期望他們”住院“一段時間之后可以健康地出院,這不現實。這些企業的員工,必須對未來的前途做好充分的準備,做到未雨綢繆。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